4《孙权劝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孙权劝学》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2 17: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
七年级 语文科目 新授 课型 第一单元 第4课 第一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他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学习内容及导学流程 方法指导及行为提示
目标导学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可以用哪个成语表达这个意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新知探究 自学自研 朗读《孙权劝学》。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朗读语气孙权:诚恳;坚决,语重心长鲁肃:赞叹、惊讶吕蒙:喜悦、自豪 朗读:1.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
合作共研 一、资料链接名家名作《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代表作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二)背景资料本文所叙故事发生于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后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主要谋士,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立的局面。二、借助注释,翻译课文。三、文言文中的称谓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称谓属于哪种情况(课本P23)。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提示(课本P23):留、替、调、补、删爱称,表示亲昵或喜欢的称呼。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陛下、殿下、麾下、阁下)
巩固提升 探讨: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他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事的吕蒙来说很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推托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说一说“吴下阿蒙”的意思。(指学识浅陋的人。)
学后反思 说一说:你更欣赏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孙权: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表现了对属下的关怀、亲近,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吕蒙:
课后达标 (一)《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解释加点的词。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及鲁肃过寻阳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三)熟读原文,背诵注释。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七年级 语文科目 新授 课型 第一单元 第4课 第二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揣摩领会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学习内容及导学流程 方法指导及行为提示
一、目标导学 复习检测1.《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2.翻译句子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新知探究 自学自研 指名朗读课文。二、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粗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吗”。)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反问语气,“呢”。)三、基础梳理一词多义见 1.见往事耳 (了解)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当 1.卿今当涂掌事 (掌握) 2.但当涉猎 (应该、应当)以 1.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2.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连用,认为)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独。博士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往事 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文言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蒙以军中多务辞”。
合作共研 思考:从三个方面概括课文内容。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二)请分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所起的作用。 指出吕蒙“学”的必要性,“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表现出他对吕蒙的关心和厚望。(三)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课文主要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的学识进步的。启示:人只要肯学习就会大有长进;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听得进别人的正确的建议,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在学识上进步很快。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巩固提升 给句子划分节奏。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原则:根据语法结构确定;句首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后要停顿;“而”字前(处句中)后(处句首)停顿,“也”字后停顿;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中间要停顿;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
学后反思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收获。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臣闻之  (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五处)
 少 而 好 学 如 日 出 之 阳 壮 而 好 学 如 日中 之 光 老 而 好 学 如 炳 烛 之 明3.翻译“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乃始就学
不可不学
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军中多务——孰若孤
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劝因)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目的)
孤常读书 大有所益(作用)
才略长进,学有所得
孙权劝学
鲁肃叹学
吕蒙就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印证变化)
蒙乃始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