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
2.知道整数和小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把复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
的小数。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数的各部分,能把复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
教学方法:合作 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5分) 在鸟的世界中,你知道最小的鸟和最大的鸟分别是哪种鸟吗?他们有多重又有多大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 师问: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这些数都有什么特点? 用到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 二、出示课本例题(20分) 1、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是整数,就常常用小数来表示。 如:一根跳绳的长度是2米15厘米可以写成2.15米。 师问:2米15厘米中有几种单位名称,分别是什么? 师总结: 像这样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 分析:2米15厘米转化为“米”单位的小数,首先长度单位顺序是米、分米、厘米。2米15厘米可以看做是2米1分米5厘米。2米是以米为单位,所以整数部分是2,后边是小数部分,米后边单位名称是分米1,分米后面单位名称是厘米5,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隔开,最后标上较大单位米,所以是2.15米。 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读一读,观察数据, 回答问题: 小数;都有小数点; 米、千米、克、千克等。 读题审题 学生思考回答 两种单位名称;米和厘米 学生认识复名数 师生共同总结2米15厘米转化为“米”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小数话题 培养学生理解题意 复名数 初步了解两个单位名称的复名数转化为较大单位的小数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买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共需3元8角,可以写成以“元”为单位名称的小数是?如何分析? 分析:首先货币单位顺序是元、角、分。3元是以元为单位,所以整数部分是3,后边是小数部分,元后边单位名称是角8角,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隔开,最后标上较大单位元,所以是3.8元。 总结复名数转化为较大单位的小数方法:先将单位名称进行排序,较大单位的是整数部分,在整数部分右下角点上小数点,下一个单位名称的数作为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再下一个单位名称的数作为小数点后第二位,以此类推,缺少的单位名称用0补足。如:6米4厘米中间缺少分米用0补足是6.04米(此方法适用于相邻单位名称进率是10) 小数的组成部分(5分) 小数中有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为两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起到分界作用。 认识几位小数(5分) 判断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关键看该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小数。 回顾与练习(5分)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认识,复名数转化成较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小数的组成,几位小数。 练习:课本练一练。 学生自主学习, 讨论分析得出结果 3.8元 学生讲述,加深学习。 通过练习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说一说 小数的各部分分别是什么? 学生试着写出两个小数。 学生思考回答 加强练习 合作学习 巩固练习 熟练掌握复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认识小数的组成 几位小数的认识 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对本节课内容加强练习,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复名数转化成较大单位的小数学生掌握不是很好,平时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