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2 10: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春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入学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yìng) 棱镜(líng) 诀别(jué) 混为一谈
B.酝酿(niàng) 秕谷(pǐ) 啄食(zhuó) 翻来复去
C.侍弄(shì ) 争执(zhí) 静谧(mì ) 人迹罕至
D.悔恨(huǐ ) 镶嵌(xiāng ) 莅临(lì) 花团锦族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多年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我到过许多民族地区,其中不乏人迹罕至的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地。
B.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走进故宫,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D.在草原上,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花都区多所学校开展“迎中秋”系列活动,这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起到了推动。
B.花都农民丰收节上,各团队倾情献演,带来的杂技、山歌、舞蹈等节目让人一饱耳福。
C.11月30日,广清城际正式开通运营,广清两地市民进一步享受到广清一体化发展红利。
D.今年两位女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原因是由于她们开创了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4.下列词语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缭亮  云霄  张杨  眉开眼笑
B.贮蓄  决别  鉴赏  见义思迁
C.睫毛  惩诫  纯粹  神彩奕奕
D.淅沥  徘徊  恍惚  恍然大悟
5.下列作品中与作者、年代、国别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郑振铎——《猫》——中国——现代
B.蒲松龄——《狼》——中国——清代
C.诸葛亮——《诫子书》——中国——三国
D.康拉德 劳伦兹——《动物笑谈》——匈牙利——现代
二.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子张》)
(8)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抒发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是    ,   。
(9)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
三.古诗词赏析
7.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8.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B.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C.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D.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目似瞑 瞑:闭上眼睛
B.将啮其喉 啮:咬
C.信不诬哉 信:信任
D.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贻:留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阴险、狡猾、奸诈的共同特征。
B.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C.乙文告诉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楚事物的实质。
D.甲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五.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一轮教学改革中,阅读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首先体现在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比如:初中加强整本书阅读。每次整本书阅读课,如精读、略读、跳读、猜读,对比阅读等等,以此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其次过去的语文高考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面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体裁上不仅包括散文、戏剧、小说、传记、新闻、诗歌,而且包括政论文、科技文、说明文等。
(节选自《广州市小学生阅读状况白皮书》)
【材料二】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材料三】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虽然这些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节选自朱光潜《谈读书》,有改动)
【材料四】
读什么我是强调不走弯路,你读那些二流、三流的书,都是在走弯路。不要走弯路,直奔大师。去读那些经典著作,读那些最好的书。实际上我就是这样做的。虽然我读书的面比较宽广,但是我基本上就是读那些经典的书。为什么要读那些经典著作呢?我说第一,这些是经过最权威的批评家选出来的,这个批评家就是时间。经典著作是经过时间的检验的。所谓经过时间检验,就是说经过了一代一代很善于读书的人,他们选出来的。那么第二,我觉得一个人读书的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像我这样的人,可以说我的职业是读书,但是我就发现,可能很多好书我都来不及读了,那为什么还要去读那些比较平庸的书呢?
(节选自《阅读与人生——周国平先生演讲实录》)
(1)关于朱光潜和周闻平两位先生的观点,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朱光潜先生认为中学生必须每年读四五本课外书。
B.朱光潜先生认为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更值得采用。
C.周国平先生认为经常读畅销的著作能避免走弯路。
D.周国平先生认为读平庸的书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2)采用“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来读书的人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3)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三条阅读建议。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十一号楼的猫
①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色泽。它有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根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束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但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
③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四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取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会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来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
④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那一破一败的。三楼住着的刘妈妈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刻好好就又把它放出去了。
⑤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那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⑥很快、整栋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
⑦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
⑧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为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妈妈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
⑨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他自己的心。
(1)本学期你学会了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并学做摘录。请通览全文,摘录出文中最能体现“十一号楼猫”特点的一个短语,再从第③⑤两段中摘录出能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摘出3句即可)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种品味语言的方法,读下面语句,联系品味语言的思路,按要求品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品描写方法)
②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品加点字)
(3)本文主要写“十一号楼的猫”,第⑦段却写朋友来家做客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4)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常通过猫表达丰富的情感。本文最后一段说:“人们喂饭它,还喂饱自己的心。”说的是人们在照顾这只流浪猫的时候,自己也得到了很多,联系全文说说作者都得到了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舍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段文字分别写了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以及冬天的水色。
B.文中多处用拟人的写法,如把夕阳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生动贴切。
C.作者在选文里描绘山景水色,寓情于景,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
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是直接抒情语句,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选文中第①段按什么顺序描写山景?请依次写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3)选文中第③段从哪两方面写出冬天水色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六.作文
12.成长的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二.默写
6.(1)洪波涌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注意”与”的书写)
(3 )断肠人在天涯
(4 )落花时节又逄君
( 5 )回乐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书写)
(6)何当共剪西窗烛(注意“剪”的书写)
(7)匹夫不可夺志也.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意“阑”的书写)
(9)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三.古诗词赏析
7.(1)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2 )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逄)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四.文言文阅读
8.(1) A
(2) C
(3)D
(4)①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一样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②(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顺。主人竟忘了它们是狼。
五.现代文阅读
9.(1) D
(2)完全从兴趣出发,没有计划目标,东一榔头西一钁头,书的选择.上走极端。
(3)示例一:读书首选经典。
示例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示例三:有计划、有目标,坚持读书。
10.(1)短语:有灵性;句子示例:①“(我)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②“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③“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④“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2)①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猫有灵性的特点。
②这几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这只猫在被收养之前的惨状,与被收养后的可爱模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十一号楼人对这只猫的关爱,从而突出十一号楼人的善良。
( 3 )借朋友来家做客的所见所闻,从侧面写出了因猫的到来给十-号楼带来的改变,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关爱,邻里关系和谐温馨。丰富文章的内容,让文章可读性更强。
( 4)让自己的心灵世界收获更多, 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温暖,感受到了善良之举所带来的快乐。
11.(1) B
(2)①从上到下(或空间顺序) ;②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 )①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②通过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写出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或:运用比喻,把整个济南的天光水色比作空灵的蓝水晶,写出它清亮明丽的色彩。
六.作文
12.最好的作品
剔透的彩釉内的陶胚还隐隐映出指尖摩挲的痕迹,一丝丝指纹虽是封存在那薄薄的釉內,但每当我的指尖触及光滑的釉面,却似乎可感受到一股清流正缓缓从釉内流入我的心田,倾诉着-点- 滴普经的努力与汗水。
六年级的一个生日, 万万没想到父母给我的生日礼物竟是让我自己去陶艺店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作为生日礼物,我带着一份
期待走进了陶艺店,走过店门口的栏架,一件件精美的陶艺作品令我惊叹,更令我对塑造这份作品多了一份渴望。
坐在一张木椅上,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拿过一团陶泥 ,放在转盘上,转盘在电机的驱动下开始了旋转,老师在一旁告诉我大体怎么做后,就悄悄离开了。我双手轻轻握住陶泥,在转盘的旋转中一点点将上部陶泥拔高,拉出一个瓶子的颈部,同时在下部略微放松,做出一个花瓶圆润的腹部。一切进展顺利,我不禁沉浸在一份舒畅的欣喜中 ,感觉我手中揽着的不是陶泥,而是- -位少女 柔软的纤腰,在一圈圈的旋转中翩翩起舞。
很快,到了掏空的步骤,可这时的情况却急转直下,我轻轻用两指在中部向下按压,可正当压到一半时,整个陶胚却突然如脱缰的野马般逃离了我的控制,在转盘上肆意地狂舞着,我不知如何是好,手忙脚乱中顾不得多想,只想把陶胚扳正,但我却发现陶胚非但没有复原,陶泥还从我的指尖-点点流失,我眼睁睁看着一尊饱满的略 显雏形的陶胚从偏离到变形,再到- -点点残缺,最后支离破碎,在我手中只剩几团零星的陶泥。
我几乎要哭出来,看着刚才的成果付之东流,我的心里似乎有-把火在灼烧,又焦急又无可奈何,赶紧又抓了一团陶泥做了起来,可结果却是重蹈覆辙的悲剧。我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无助已经让我化作了一滩无力的水,再也无法激起澎湃的浪花。一段时间里 ,脑海中仿佛是一-团死气沉沉的灰烬,沉默中弥漫着迷茫,我陷入了迷茫的沉思。
可突然一丝火星似乎在一片灰烬中复燃,我猛然想起:对了,我可能用力不均匀才会这样!我抱着试- -试的心情再次启动了转盘,拿过一团陶泥再次挑战。这一-次,我沉下心来,无比小心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 ,再次到了掏空的步骤,我深吸了一口气,平稳着呼吸,捧着陶胚,细细感受转盘运动的力量,在一罔圈的旋转中,我隐隐地感觉到,有一个力的中点!我瞬间醍醐灌顶,似乎-下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我缓缓将手指插入这个点,屏息凝神,从上至下,尽量使用力均匀,不敢有一下疏忽,再进一步向外用力 ,慢慢地,一个中空的陶瓶已悄然形成,我心底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欣喜。我抱着这份重获的信心,进一步对这尊陶胚进行加工,将转盘放慢,用指尖-点点修润粗糙的边缘,我几乎屏住了呼吸,怕一点点唐突的呼气让千辛万苦塑造出的作品遭到灭顶之灾。
终于,在一记舒畅的呼吸中,我完成了我的作品,凝望着这来之不易的作品,我的思绪突然涌动如潮:这是一尊怎样的作品 令我陷入迷茫,又令我在沉思中领悟了真谛,在从头再来后成就了它,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作品,亦是努力的最好证明。
我在时光中跨越- -道道山和大海,正因挫败而沉思,又因沉思而重新出发,找到最好的一种努力方式,也许,只有最好的努力,才成就了最好的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