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四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 编制太阳历 B. 使用象形文字
C. 制作木乃伊 D. 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以下作品并列称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其中诞生时间最早的作品是( )
A. 《荷马史诗》 B. 《浮士德》 C. 《神曲》 D. 《哈姆雷特》
在穆罕默德统一的阿拉伯半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犹太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幕府统治 D. 闭关锁国
发生在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改变了欧洲面貌。这场运动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B. 保留了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
C. 汇集了许多学者和人才 D. 人文主义盛行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法拉第 D. 爱迪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交战双方都帝国主义国家
B. 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对世界历史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 )
A. 开辟了殖民掠夺道路 B.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 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 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
假如你在电脑上下载了伏尔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资料,那么你最容易学习和掌握的是( )
A. 古代思想文化 B. 文艺复兴
C. 近代启蒙思想和文化 D. 现代艺术
历史上有很多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下列名称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
A. 文艺复兴 B. 印第安人 C. 阿拉伯数字 D. 三角贸易
我国国家领导人为了表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在美国演讲时高度赞扬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主要是因为林肯( )
A. 有曲折感人的生活经历 B. 解放了黑人奴隶
C. 为美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D. 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
即将毕业的木明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中古时代中东国家状况的毕业论文,他可以参考的古典文学著作是( )
A. 《荷马史诗》 B.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C. 《俄底浦斯王》 D. 《天方夜潭》
“以人为本,能力为先”已成为当今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中“以人为本”这一口号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哪一运动中( )
A. 启蒙运动 B. 文艺复兴运动 C. 宗教改革运动 D. 宪章运动
非洲的许多国家至今仍没有摆脱贫困,下列历史事件中,与非洲的贫困、落后有密切联系的是( )
A. 三角贸易 B. 鸦片贸易 C. 棉花贸易 D. 丝绸之路
在一部反映1890年的电影中,下列哪种道具是不可以出现的( )
A. 飞机 B. 有线电话
C. 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D. 碳丝灯泡
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 戈尔巴乔夫 D. 东欧巨变
小明设计了四个历史论文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与宪章运动 B. 华盛顿与《人权宣言》
C. 法国与巴黎公社 D. 亚历山大二世与1861年改革
有人说:“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说的依据是( )
A. 采取冷战政策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工业革命时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这里“新旧格局交替”的准确含义是( )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C. 由世界大战向局部战争过渡 D. 由单一经济向多样化经济发展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九年级(1)班的小张同学对英国发展历史中的有关问题很感兴趣。他列了一个学习表格,请你帮他填上所缺的内容。
问 题 寻求帮助结果
16-17世纪文艺复兴英国文学巨匠的代表作 ______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 ______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 ______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机械师 ______
发明火车机车的工程师 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 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上,这块土地就可以成为私有财产。
材料二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分别出于什么文件?何时颁布?
(2) 这两个文件起到什么作用?
(3) 与这两个文件紧密相连的总统是谁?
(4) 他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战争?该战争性质如何?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作坊里的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贱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行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到了近代又向西方拜认了第二位老师。
(1) 日本向两位老师学习的方式有什么本质不同?
(2) 这两位老师分别是谁?学习的具体事件是什么?
(3) 比较这两件事件有何共同点?
(4) 日本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 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工具方面有哪些新的发明和创造?
(2) 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3)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2)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3)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
(4)为改变苏联僵化了的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戈尔巴乔夫进行了改革,但结果失败了,从中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埃及的木乃伊,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C.古代埃及人擅长遗体防腐处理,来制作木乃伊(使用特制香油或药物)。他们相信灵魂不死,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甚至人有机会复活,因此会选择性地保存一些遗体(比如法老的)。故C正确。
ABD.均是古埃及人的杰出创造,但与本题无关。
故选C。
2.【答案】A
【解析】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相传是古代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四大名著诞生时间最早的作品。A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代文学作品,《神曲》和《哈姆雷特》创作于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歌德的《浮士德》1768年开始创作,BCD都是近代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主要考查欧洲文学四大名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四大名著诞生时间最早的作品。
把握《荷马史诗》的相关史实,考查从题干选项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答案】B
【解析】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
故选:B。
本题以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为切入点,考查明治维新,重点掌握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本题以明治维新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A
【解析】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故选: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表现(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成就)以及作用。
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奠定理论基础。
故选:C。
本题考查法拉第,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答案】C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所以其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对世界历史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明治维新都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条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共同作用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B。
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这反映的是启蒙思想,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也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起了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这反映的是启蒙文化.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伏尔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共同作用.
注意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及其贡献.
10.【答案】D
【解析】历史上有很多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不属于这一类的是三角贸易。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因大致呈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三角贸易”的航线。
11.【答案】D
【解析】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这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有借鉴意义,所以中国领导人对林肯高度赞扬。
故选:D。
本题以我国领导人对林肯的高度赞扬为切入点,考查林肯的主要贡献.
注意识记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12.【答案】D
【解析】反映阿拉伯文化的古典文学著作是《天方夜谭》。《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天方夜谭》的知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文学方面的成就。
13.【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故“以人为本”这一口号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故选:B。
本题以“以人为本”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知识。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本题识记文艺复兴运动原因、性质及代表人物、影响。
14.【答案】A
【解析】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持续了三百多年,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过程中,掳获大量非洲黑人卖到美洲,给非洲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当地的贫困和落后,A符合题意。BCD与非洲的贫困、落后无关。
故选:A。
主要考查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与非洲的贫困、落后有密切联系”。
把握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考查从题干选项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因此飞机不可能是1890年电影中的道具。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题干中“1890年”是解题关键。
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很重要,要注意识记。
16.【答案】A
【解析】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消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对工业也进行“手术”;同时,进行政治改革,反对个人崇拜,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等,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的是赫鲁晓夫改革。
故选A。
本题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依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苏东艰难探索的相关知识。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B项中《人权宣言》是法国的,而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对应错误。ACD对应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美国的诞生,识记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
注意主要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对应。
18.【答案】D
【解析】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说的依据是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采取冷战政策、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罗斯福无关;C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列宁,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意义。把握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可知,这样的生活应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中的“电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还要知道,其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卡尔 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其动力机械是内燃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20.【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题干中的“新旧格局交替”的准确含义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格局的变化的相关史实。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格局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21.【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克伦威尔,查理一世,瓦特,斯蒂芬森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17世纪,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18世纪,瓦特制成了改进的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明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试车成功。
故答案为:
问 题 寻求帮助结果
16-17世纪文艺复兴英国文学巨匠的代表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 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 查理一世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机械师 瓦特
发明火车机车的工程师 斯蒂芬森
本题以表格的形式,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中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克伦威尔以及被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发明火车机车的工程师斯蒂芬森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中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克伦威尔以及被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发明火车机车的工程师斯蒂芬森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小题1】《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
【小题2】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扭转了北方连连战败的局面,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小题3】林肯。
【小题4】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及其颁布的重要文献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美国南北战争及其颁布的重要文献的相关知识。
23.【答案】【小题1】大化改新是通过封建性质的改革学习隋唐,明治维新是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学习西方。
【小题2】中国(隋唐)和西方;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小题3】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和社会进步。
【小题4】要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应坚决拥护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解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注意区分两者的异同。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4.【答案】【小题1】第一次:火车、轮船;第二次:汽车、飞机。
【小题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小题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重大发明和影响等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25.【答案】(1)据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据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把资本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权模式阻碍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围绕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
故答案为:
(1)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把资本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3)斯大林模式。
(4)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相关知识的掌握。“新经济政策”把资本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