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课后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课后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2 13: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后达标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由尤小刚执导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在播出时是街头巷尾热议最多的电视剧之一,剧中诸多人物和事件令观众意犹未尽。你认为剧中不会出现(  )
A.唐玄宗信任、提拔李林甫、杨国忠等人 B.安史之乱
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D.唐玄宗重用名相狄仁杰等人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3.唐朝,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  )
A.安史之乱爆发   B.安史之乱结束
C.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朱温建立后梁
4.“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鼎立 D.五代十国
5.安史之乱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发生严重灾荒
C.社会矛盾尖锐 D.节度使权力膨胀
6.“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起义 D.隋末农民起义
7.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农民起义 D.以上都不是
8.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实质上是(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9.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   )
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 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11.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  )
A.618年  B.755年  C.763年  D.907年
12.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C.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3.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姚崇就任宰相②杨国忠、李林甫把持朝政③安史之乱爆发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他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是(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15.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
C.南方政局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D.后唐是这一时期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材料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1)材料一描绘的是什么事件造成的惨状 这一事件是何时由何人发动的 给唐朝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的作者黄巢是什么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他的主要事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时期,虽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19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 安史之乱,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18.下面是一组有关唐朝人口的统计数字,分析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时人口数约1 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人口数约4 142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时人口数约5 292万;
安史之乱后期,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时人口数约1 699万。
(1)唐朝初年,人口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人口统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从755年到760年短短的5年时间,人口数为何会急剧减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 DADDB 6-10 BADDC 11-15 BBACD
二、非选择题
16、(1)安史之乱。
755年;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
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唐末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
黄巢的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17、(1)原因: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安史叛军从河北 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3)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8、(1)隋炀帝暴政,隋朝末年长期战乱。
(2)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人口持续增长。
(3)安史之乱,社会急剧动荡,人口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