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2 14: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后达标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基本
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4、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5、日本至今仍然保留着唐朝的一些社会习俗。下列各项属于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的有( )
①仿照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②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③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习俗 ④建筑、铸钱与唐朝相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 )
A.玄奘西行 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C.唐蕃和亲 D.郑成功收复台湾
7、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按照唐朝的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9、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10、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高僧玄奘 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11、“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12、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影响深远
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13、《大国海图人物志: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为了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介绍的内容( )
A.讲授佛经
B.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
C.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
D.口述成《大唐西域记》
14、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班超经营西域
15、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两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开元通宝受和同开珎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  2014年4月14日,大型群雕《鉴真东渡》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广场正式落成。据了解,《鉴真东渡》雕塑连底座高7.8米,宽13.8米,雕塑再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的情景。
材料二  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西行的目的地天竺是佛教发源地,玄奘曾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2014年5月14日,一场主题为“在佛陀脚步之上”的展览在香港开幕,展品就包括出土自那烂陀寺的“文物”。
【问题探究】
(1)请完成表格。(5分)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
事件 身份 目的地 途中 遭遇 是否 结伴 是否 归国
玄奘 西行 僧人 ① 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否 ⑤ 
鉴真 东渡 僧人 ② ③____次东渡,前五次失败,历经磨难 ④  否
(2)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 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4分)
(3)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分)
【情感体验】
(4)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2分)
(5)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2分)
17、(15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 335卷,约1 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根据玄奘的口述,他的弟子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4分)
(2)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4分)
(3)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分)
【当代再创和谐外交】
材料四 2016年8月24日,出席第八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的中国外长表示,希望三国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以及彼此关系的改善做出努力。
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为中日双方应如何做才能让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BCA 6-10 CDBDD 11-15 DDDBD
二非选择题
16、((1)①天竺 ②日本 ③六 ④是 ⑤是
(2)玄奘: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最杰出的使者。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日本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方式:鉴真是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是把天竺的文化带回唐朝。
(3)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4)做事坚持不懈,不怕艰苦,有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合理即可)
(5)一个国家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开放有利于发展,保守导致落后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7、(1)印度半岛。《大唐西域记》。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