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1:02:15

内容文字预览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学设计
【文本与学情分析】
1.文本分析
《傅雷家书》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傅雷家书》选编了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1954年至1966年8月与孩子傅聪、傅聪的夫人弥拉及傅敏的往来家信。这些书信一方面展现了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以亲切的风格展现了傅家两代人之间在求学、处世、音乐、文学等方面的交流,体现了傅雷的教育思想: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字里行间洋溢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
2.学情分析
《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再加上傅雷深厚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八年级的学生读起来并不困难。但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讯方式的不断变化,导致如今的学生对书信这种书面交流形式较为陌生,尤其是家书,学生更是鲜有接触,理解字里行间的父子情深略有隔阂。
【教学目标】
1.认识傅雷,了解家书。
2.学习阅读《傅雷家书》的方法,即选择性阅读。
3.感受父子之间的真情流露,认识阅读《傅雷家书》的意义,树立传承家书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做人之道、求学之路和父子情深三方面进行有选择地阅读《傅雷家书》。
【教学难点】
选择性阅读时对整体文本内容的把握。
【教学过程】
初识傅雷父子
傅雷(1908—1966年),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1927年冬,赴法留学,就读于巴黎大学文学院,主修文艺理论。留学期间,曾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主要有罗曼 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幻灭》等名著。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1931年秋回国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3年,辞去美专职务,选择译书为业,以启迪民智、拓展读者精神视野为目标。
傅雷翻译态度严谨,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
傅聪(1934-2020年), 1934年3月10日傅聪出生于上海, 7岁半开始学钢琴, 19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1954年赴波兰留学。 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的音乐会, 录制了约五十张唱片,荣获了“钢琴诗人”的美名。
二、了解家书价值
家书是家人相互来往的书信, 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传统的联系方式, 其中往往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 终结于1966年 ,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傅雷家书 第一部分 1954年-1957年 傅聪留学波兰时期 传达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鼓励傅聪努力学习
第二部分 1958年-1960年 傅聪移居英国时期 关心傅聪的事业、为儿子排解苦闷、教儿子管理时间
第三部分 1961年-1966年 傅聪成家立业时期 协助傅聪进步、教导儿子学会理财、处理感情、关心孙子的教育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道,“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 不是空唠叨, 不是莫名其妙的, 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 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 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 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 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 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 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 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 做面“忠实的镜子”, 不论在做人方面, 在生活细节方面, 在艺术修养方面, 在演奏姿态方面。” 由此可见,家书成为了傅雷,与儿子父亲沟通思想 教子做人,为儿子做好表率的 一座桥梁。
《傅雷家书》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两代人的悲欢,所有赤子的风貌。这部家书,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四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一九八六年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特殊年代书写的、已成为文化遗产和文化符号的《傅雷家书》,是父子二人在相同时段却逆向而行的空间与时光中,以书信体的方式勾勒出的人生脉络和片段。见证了一个家庭和其中的个体在时代的裹挟下,在面对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如何远隔重洋地理解升华与彼此成就,书信中留下了一笔笔瑰丽的思想印迹,傅雷先生解析出了无关东西方的一个个世间朴实的真知灼见。
三、选择性阅读
《傅雷家书》的内容涉及家庭交往的方方面面, 包括日常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艺术修养、感情处理等等 ,同学们读起来可能会感到散乱、抓不到重点。因此,我们在读的时候, 要在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进行精读, 选择自己感兴趣 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入探究, 这样才能受益匪浅。那么,如何进行有选择地阅读《傅雷家书》呢?我们可以首先 根据书信内容,概括出三大主题 ——做人之道、求学之路、父子情深,接下来再从各个主题中找寻相应的代表性家书进行细读,品味傅雷教子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1.选择性阅读之一:做人之道
“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定要紧是humain(法文字,即英文的human,意为“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父亲的观点是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艺术,都要先学会做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德才兼备,人格卓越。否则,学问和艺术水平再高,也是枉然。
“第一做人, 第二做艺术家, 第三做音乐家 ,最后才是钢琴家。 ”(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要学艺,先学做人,做人是一切的基础,如果连人都做不好,那么其他一切都是枉然。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之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夜)——平凡的语言中缺蕴含着一位父亲伟大的爱国情操和民族大义,令人动容。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个人得失应服从国家利益,父亲的爱国情操,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但愿你不忘祖国对你的培养,首长们的爱护,坚持你的独立斗争,为了民族自尊心,在外更要出人头地的为国争光,不仅在艺术方面,并且在做人方面,我相信你不会随风倒舵,也绝不会随便改变主张。你的成功,仍然是祖国的光荣。”(一九六〇年一月十日夜)——傅雷希望儿子为国家争光,为民族扬眉,强烈的爱国情感,在给儿子的家信中一览无余。
小结:对于做人之道,我们可以从上述几封代表家书的字里行间中看到傅雷先生的纯纯爱国之情和拳拳赤子之心,对儿子傅聪寄予了想要成才,先学做人的深情厚望。
2.选择性阅读之二:求学之路
“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 学的慢一些, 但所学的必须牢记, 这样才能基础扎实, 贪多务得是没用的, 反而影响钢琴业务, 甚至使你身心困顿, 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 。——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 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 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 尤其是语言, 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 把已学的从头到尾温一遍, 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傅雷以自己当年学外语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给儿子学习外语提供参考,教导儿子什么才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关键,给初出国门的傅聪极大的借鉴。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父亲是一个永远把学问、艺术和真理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人,自然他希望儿子也能像他这样。
“再说得明白些,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氛围,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突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一日午前)——在学习中,感觉的东西,因为不稳定,所以不可靠。而只有经过理性的归纳、整理和消化,变成自己一种内在的东西,才能稳定发挥。
“要练琴时间正常,必须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假定有事出门,回来的时间必须预先肯定,在外面也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被打乱事先订好的日程。”(一九五六年一月四日深夜)——父亲教导儿子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井然有序的安排才能将学习的时间效率最大化。
小结: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傅雷先生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无论对自己、对儿子、对工作、对生活等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傅聪的求学之路上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严父的指引,才能最终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3.选择性阅读之三:父子情深
“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有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儿劲都没有。”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一月十九日晚)——父母对离家远行儿子深切的不舍和彻骨的惦念。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捕捉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的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的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一月十九日晚)——在傅聪留学波兰之后,傅雷曾反思并自责于对儿子的严苛管教,在书信中表达了自责和愧疚之情。由此可见,作为父亲,在严格的管教背后有着不得已的父爱深情。
“收到九月二十二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我是过来人,绝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到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苦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傅雷作为父亲的那种深沉温暖的慈父之心。
“一空下来,他还要为你千思百虑的操心,替你想这样想那样,因为他是出过国的,要把过去的经验尽量告诉你,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波折。他又是样样想的周到,有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得告诉你,指导你,提醒你,孩子,千万别把爸爸的话当耳边风,一定要牢牢记住,而且要经过一番思索,我们的信可以收起来,一个人孤寂的时候,可以不时翻翻。”(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九日)——通过母亲的笔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呕心沥血,用心良苦,希望做儿子的能够真正地领会与理解。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地使命!”(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此时的傅雷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笔带过,却用大量笔墨和浓烈的感情去肯定儿子的成绩,赞美儿子,拳拳父爱,一言难表。
四、总结
著名翻译家楼适夷曾这样评价《傅雷家书》:“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今天,我们通过书信文字品味了作为父亲的傅雷深沉而温暖的一面,感受到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爱。 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在家书中的真情流露,留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读《傅雷家书》,我们可以学会求学之法, 读懂挚爱亲情,收获个人成长。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选择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 ,品读了傅雷家书中的做人之道,求学之路和 父子情深。同学们还可以试着从其他角度对名著进行 选择性阅读,达到整体把握,深入理解的效果,如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方法选择等。
【作业设计】
我给傅雷写回信:假设你可以与傅雷就某一个书中的话题进行交流,试着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观点的理解或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共27张PPT)
2022春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选择性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一、初识傅雷父子
傅雷(1908-1966)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1927年冬,赴法留学,就读于巴黎大学文学院,主修文艺理论。留学期间,曾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主要有罗曼 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等名著。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傅聪(1934-2020)
1934年3月10日傅聪出生于上海,7岁半开始学钢琴,19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1954年赴波兰留学。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的音乐会,录制了约五十张唱片,荣获了“钢琴诗人”的美名。
二、了解家书价值
傅雷家书 第一部分 1954年-1957年 傅聪留学波兰时期 传达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鼓励傅聪努力学习
第二部分 1958年-1960年 傅聪移居英国时期 关心傅聪的事业、为儿子排解苦闷、教儿子管理时间
第三部分 1961年-1966年 傅聪成家立业时期 协助傅聪进步、教导儿子学会理财、处理感情、关心孙子的教育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 终结于1966年 ,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三、选择性阅读
“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定要紧是humain(法文字,即英文的human,意为“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选择性阅读之一:做人之道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之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夜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
选择性阅读之一:做人之道
“但愿你不忘祖国对你的培养,首长们的爱护,坚持你的独立斗争,为了民族自尊心,在外更要出人头地的为国争光,不仅在艺术方面,并且在做人方面,我相信你不会随风倒舵,也绝不会随便改变主张。你的成功,仍然是祖国的光荣。”
——一九六〇年一月十日夜
选择性阅读之一:做人之道
做人之道
“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的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到尾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
选择性阅读之二:求学之路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
“再说得明白些,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氛围,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突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一日午前
选择性阅读之二:求学之路
“要练琴时间正常,必须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假定有事出门,回来的时间必须预先肯定,在外面也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被打乱事先订好的日程。”
——一九五六年一月四日深夜
选择性阅读之二:求学之路
求学之路
“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有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儿劲都没有。”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一月十九日晚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捕捉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的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的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一月十九日晚
选择性阅读之三:父子情深
“收到九月二十二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我是过来人,绝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到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苦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选择性阅读之三:父子情深
“一空下来,他还要为你千思百虑的操心,替你想这样想那样,因为他是出过国的,要把过去的经验尽量告诉你,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波折。他又是样样想的周到,有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得告诉你,指导你,提醒你,孩子,千万别把爸爸的话当耳边风,一定要牢牢记住,而且要经过一番思索,我们的信可以收起来,一个人孤寂的时候,可以不时翻翻。”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选择性阅读之三:父子情深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地使命!”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选择性阅读之三:父子情深
父子情深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楼适夷
四、课后小任务
我给傅雷写回信:假设你可以与傅雷就某一个书中的话题进行交流,试着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观点的理解或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谢 谢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