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前导学预习题
一、填空题
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 为都城。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____ _ 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 和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_ 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
5.大运河以_ _为中心,北抵_ __南至_ ,连接了海河、__、淮河、长江和 _五大水系,全长 多千米。
6.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__ __。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_ _、不太注重 。
8.______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 _,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
9.隋炀帝时,__ 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10.科举制度的创立,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_____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____的发展。
1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_年。
1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 杀死,隋朝灭亡。
二、选择题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区”的历史功绩,认为其“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5.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它”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6.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7.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 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 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 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娱乐向 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 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 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8.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乘忠状元卷.“状元”这一称号源于( )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刺史制度 D.科举制度
9.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
10.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581 长安 589
2.统一多民族国家
3.币制 度量衡
4.南北交通 605 大运河
5.洛阳 涿郡 余杭 黄河 钱塘江
6.文化交流
7.门第 才能
8.隋炀帝 学识 考试
9.进士科
10.有才学 社会阶层 教育
11.选官制度 1300
12.农民起义 部下
二、选择题
1-5 CBCAC 6-10 BDD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