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课_回声_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课_回声_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7 22: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回声》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依然要以多种方式“读”为主线,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让学生自己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对话交流,进而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2、感受语言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5自然段中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能根据句子展开想象,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 同学们,你们听到过回声吗?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 初读课文。要求:
??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2、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找出图文对应的段落。
?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 1、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
??? 2、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 (四)、检查初读效果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板书
???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五)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 (1) 分段学习第一段
1.谁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小朋友边听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小河上有座石桥。)
2.书上还告诉我们什么?什么像个大月亮?
3.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美)
4.“多美啊”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一段?
(2)、学习第二、三段
1.这么美的景色吸引了谁的到来呢?(小青蛙和妈妈)
2.小青蛙和它的妈妈一起旅游来到桥洞下,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二、三段。(小青蛙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
3.这只小青蛙都学它说什么话了,谁来读读?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4.假如你是小青蛙,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呢?
①哪里来的一只小青蛙在学我说话?②那只小青蛙到底在哪里啊?
5.书上用了个什么词?“奇怪极了”。小青蛙为什么奇怪?那它是怎样做的呢?
6.谁读一下它问妈妈的话?(要读出问的语气)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
7.妈妈是怎样回答它的?(孩子,跟我来!) 我们也跟着青蛙妈妈去看一看,好吗??
(3)、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出示自学要求: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要求:①妈妈做的句子用“ ”画上;
②妈妈说的句子用“~~~”画上。
2.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在哪一个自然段?(4自然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老师先找一个,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的“带”字。大家再找一下,还有表示动作的词吗?
?(跳 捡 扔)
3.小朋友拿起笔,把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字点上黑点。
?4.当青蛙妈妈把石子扔进河里时,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愿意上台来解说?
?(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回荡来)
5.“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我们就叫它“水波”。注意这个“圈”字是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水波碰到河岸,就要“荡”回来。“荡”是什么意思?水波怎么样?(一上一下,一起一伏,好像荡秋千)
6.学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见板书)
7.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请小组合作学习。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四句话:①②③④小组汇报:读第一句话,这一句话中,妈妈把小青蛙的叫声比做什么?
8.青蛙妈妈为什么说它们像呢?谁来说说它们哪里像?(板书:声波?石壁)(碰到障碍物都要返回来)
9.青蛙妈妈说水波碰到河岸时的结果,用了哪个表示动作的词?(荡)
10.青蛙妈妈说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上,用了一个“返”,“返”是什么意思?(回来)这两个词能互换吗??
11.想一想:小青蛙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我们叫它什么?(回声)
12、小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小青蛙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又返回来,小青蛙就听见自己的声音了。)
13.看来,小朋友都明白这个道理了,那小青蛙明白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14.“一蹦老高”是什么意思?小青蛙为什么“一蹦老高”?(高兴、兴奋、获得了知识)
15.学到这里,你说我们新认识的朋友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你们觉得这只小青蛙怎么样呢(好学好问、聪明可爱)是啊,妈妈也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