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2 15: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侯课背诵·抗美援朝
kangmeiyuanchao
1.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反侵略战争
3.经过:
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司令员:彭德怀 联合国军:麦克阿瑟。
英雄事迹: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等。
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和国际主义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结束:1953.7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5.意义:(1)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tudizhengce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 农民的悲喜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背景
tudigaige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第3课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3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土地改革的原因
tudigaige
第3课
结合教材和图片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状况是怎样的?这样的农村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根本原因: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比例情况
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
tudigaigekaishidebiaozhi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实质: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项目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分配形式
是否有剥削
相同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农民占有土地
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
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
地主剥削农民
不存在剥削
都是土地私有制
请你作为新闻发言人介绍土地改革的经过。
tudigaigei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措施:
特点:
焚烧地契
拔除地界碑
性质:
保存富农,孤立地主,减少土改阻力。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改革。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P14·材料研读
cailiaoyandu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国家建设的需要
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shaoshuminzu
西 藏
1953-1958年
底完成土改地区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
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结果: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改的胜利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土改的胜利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2: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土改的胜利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3: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建国初期的任务
时间 任 务 事 件 意 义
1949 建立人民政府
1951 统一大陆, 民族团结
1950-1953 保家卫国
1950-1952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望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代行职权
政治
军事
经济
巩固政权
本课知识总结
背景
时间
开始标志
土地改革
内容
1.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1950年—1952年底
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土地。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仍是私有制。)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小试牛刀
1.(2021·广西河池·20)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2.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