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柳永的柔情豪情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三课时+课外三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本单元是学生们第一次正式接触柳永的词。故将本单元单元将分成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学习柳永词《雨霖铃》《凤栖梧》,欣赏他的婉约柔情;学习《望海潮》感受他男儿的豪情。专题二,对比柳永不同类型词表达的不同情感,感受柳永词的妙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鉴赏词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抒写对柳永的评价,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柳永的诗词特点,体会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柳永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柳永词的才情,提高对诗词美的感悟水平。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柳永在《雨霖铃》《凤栖梧》《望海潮》词中怎样现他怎样的情感?
2.柳永词中意象的赏析。
专题划分
专题一,学习柳永词《雨霖铃》《凤栖梧》,欣赏他的婉约柔情;学习《望海潮》感受他男儿的豪放。
专题二,对比柳永不同类型词表达的不同情感,感受柳永词的妙处。
专题一
走近柳永的词,体悟词中情怀。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宋代词人柳永在其词中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情怀,他把感情倾注在大千世界中。一草一木皆关情。本次专题活动围绕《雨霖铃》《凤栖梧》《望海潮》三首词展开,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三两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4.感悟词的不同风格。
5.了解柳永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3.三首词中所写情感分别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然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这三首词。
活动二: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意象在在词中传达的情感体会出来。山水风物尽有情,蕴蓄着作者的独特感受。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三:抓住词中某一意象,用书面文字赏析一首词,重在品味每首词中的具体内涵。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布置作业: 1.体会三首词的不同特点,写出自己的鉴赏体会。
2.背诵词。
教学评价
1.主动大胆,表达流利、准确诵读充满情感。
2.赏析时会从已知联想到未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4.小组间互动活跃。
专题二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对柳永词的评价,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柳永给我们奉献了精彩的词章,给词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结合我们所了解的资料评价柳永这个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柳永的人生经历,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并集合评论家的言论合理的做出自己的评价。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结合柳永词中的意象,品味柳永的情感。
从这三首词中,感受柳永的情感世界。根据对柳永及其诗词的认识,在课前写一篇文学评论:柳永这个人要怎么评价。在博客交流,小组筛选课上交流。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检查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叙述表达
让学生展示对“柳永这个人要怎么评价”的回答。小组之间交流辩论,结合实物投影及博客交流展示。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表达对柳永作品的理解。
教学评价
1.能够背诵诗词,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2.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冷静深入。
3.课堂语言体现出诗词的诗情画意。
4.对柳永的评价全面生动。
5.同学之间的评价真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