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机械与人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2 13:0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机械与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拉力对书包做了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匀速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抛出手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了一段距离,推力一直对实心球做功
D.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2.如下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开瓶器
C.门把手
D. 钳子
3.下面四种情形中,若杠杆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且不计甲、乙、丁杠杆的自重,则对所施加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作出的判定正确的是(  )
        
A.甲:用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力提升重物,所施加的力将先变小后变大
B.乙:杠杆始终静止,F1经顺时针方向到F2过程中将先变小后变大
C.丙:用一个始终竖直向上的力提升重棒,所施加的力将大小不变
D.丁: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提升重物,所施加的力先变小后变大
4.如图所示,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若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则(  )
A.乙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C.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大
D.甲做的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5.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铁球A、B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和光滑圆弧面的顶点滑到底部,如果它们都是从静止开始下滑,忽略各种阻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到达底部时,两球速度相等
B.下滑到底部时,两球动能相等
C.下滑过程中两球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D.下滑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相等
6.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用自制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将质量为40kg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5m,他对绳的拉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拉力所做的功为2500J
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7.一只皮球从高处落下,碰地后发生形变,又反跳起来,则下列各阶段中皮球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的是(  )
A.从高处下落到刚碰地面 B.从碰到地面到皮球形变最大
C.从皮球形变最大到离开地面 D.从皮球离开地面到最高点
8.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A.在B点时受力平衡
B.在B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将静止不动
C.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9.如图是上坡型避险车道,供刹车失灵的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砂石,当失控车辆冲上避险车道后,它的(  )
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
C.机械能减少 D.机械能不变
10.如图,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和水平面必须是光滑的
B.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没有能量
C.木块被撞击后滑行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D.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滑下推动木块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动能与高度有关
1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力对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越大
B.根据可知,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C.根据P=Fv可知,汽车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
D.根据P=Fv可知,汽车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反比
12.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3N,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
A.在1s内拉力F做功0.9J B.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9N
C.拉力F的功率是0.3W D.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3N
13.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重力 B.弹性势能 C.重力势能 D.动能
14.如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然后减小 D.先减小,然后增大
15.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质量为3m,乙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质量为2m,物体A的质量为2m,物体B的质量为m。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别用甲、乙两滑轮组使物体A和B匀速升高相同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1大于F2
B.拉力F1拉动绳子自由端的速度小于F2拉动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C.拉力F1的功率小于拉力F2的功率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很多桥上都设计了便于行走的斜面,若单侧桥斜面长12m,高4m,沿斜面方向用50N的推力,将一个重100N的自行车在10s内由桥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斜面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机械,则此过程中人对自行车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7.斜面长1m,高0.25m,用大小为8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力为20N的铁块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18.在人体中有许许多多杠杆,甚至踮一下脚尖都是人体杠杆在起作用。如图所示,人以O为支点,通过小腿腓肠肌用力,踮起脚尖,按杠杆的分类,这是一个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小明体重为600N,当小明踮起脚尖时,假设重力作用线恰好通过“杠杆”中心,则两腿肌肉共用力至少________N。
19.如图所示,小明用200N的水平力推着重为300N的木箱在水平地板上10s前进了4m,松手后,木箱又向前自由滑行了1m后静止。整个过程中,木箱的重力做功______J,小明对木箱做功______J,功率是______W。
20.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速度会越来越快。如图,某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 = BC。若AB、BC段重力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W1________W2,P1_______P2。(两空均选填“<”“>”或“=”)
21.2016年8月1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量子卫星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2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AB,用细线将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A点,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保持杠杆水平静止的情况下,拉力F=______G;若将拉力F改为沿图中虚线方向F将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23.如图所示是“套圈”游戏,“套圈”从岀手到落地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a、b、c三个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其中a为“套圈”出手后运动的最高点,且hab=hbc。则“套圈”在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设“套圈”在ab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则P1______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如图所示,物体重6N,用滑轮组和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匀速向上运动,5s使物体上升3m,动滑轮重为______N,拉力的有用功为______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25.在水平面上铺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这是因为皮球在较高处时具有的______能较大。
三、作图题
26.画出图中杠杆结构的动力、阻力。
27.手机自拍已成一种时尚。使用自拍杆辅助手机进行自拍时,将自拍杆看作一个杠杆,如图甲所示,其简化示意图如乙图所示。请在乙图中的A点画出最小的动力F1及阻力F2的力臂l2。
四、实验题
2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确定杠杆的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拉姆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四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如果再在A、B两处各去掉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降;
(3)拉姆在分析总结数据的基础上,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
29.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小球/木块)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______的关系;
(2)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______(有/无)关,该结论与实际不相符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小球的质量m/kg 0.1 0.15 0.20
木块滑行距离s/cm 12.11 12.13 12.12
(3)在丙图中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发现木块被撞出后无法记录数据,为了能继续完成实验,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最方便的解决办法是______。
30.小华用图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2 10 1.0
2 3 10 1.4 71.4
3 6 10 2.5 80.0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小华用该滑轮组再次匀速提高同样多的钩码,但钩码上升的高度比原来高,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
31.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为5000N的重物使其匀速上升,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2000N,重物在10s内上升了1m。则:
(1)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多少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其中的动滑轮重30N,现用它将重为60N物块提升1m。求:
(1)滑轮组此时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滑轮组在提升的过程中,共花了2s,若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拉力F的功率;
(3)若摩擦和绳重所产生的额外功始终占有用功的12.5%,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所吊物体的重。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C
7.B
8.C
9.C
10.C
11.D
12.A
13.C
14.D
15.D
16. 省力 60 66.7%
17. 5 62.5% 3
18. 省力 300
19. 0 800 80
20. = <
21. 增大 增大 增大
22. (或0.5) 增大
23. 变大 小于
24. 1.2 18 83.3%
25. B 重力势
26.
27.
28. 右 力臂 6 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9. 小球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速度 无 测量时估读产生的误差 将高度设定为h
30. 匀速缓慢 66.7% 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 不变
31.(1)5000J;(2)600W;(3)83.3%
32.(1)60J;(2)45W;(3)240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