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妙手,点化成金——“化用”手法的妙处

文档属性

名称 莲花妙手,点化成金——“化用”手法的妙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8 10: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任职单位
学科
语文
年级
单元标题
体悟山水神韵
研究性学习名称
莲花妙手,点化成金——“化用”手法的妙处
小组成员
40人
所需时间
1课时+课下2课时
【学习目标】(或概述)
本专题主要根据对《听听那冷雨》的学习,仔细研读文中有关化用的语段,联系以前所学内容,对化用这一修辞手法进行系统的深入的了解与把握,体会化用诗句的作用,并且能运用化用进行写作。
【情境】
同学们,当你听到雨声,会不会不自觉想起一些经典诗句?试举例。
大家齐读“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感受古诗文营造的伤感意境。
【任务与预期成果】
找出文中运用化用的语段,仔细品读,比较“化用”之后的表达效果。然后小组合作,研讨化用的种类和方法,并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化用这一手法进行文章的写作。
【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首先自由阅读,找出文中运用化用的语段,小组合作体会运用这些诗句的妙处。
活动一:自由阅读
自由交流
1、找出有关化用的语段,仔细品读。
2、选择感兴趣的语段,熟读成诵
活动二:交流所找出的文段,并有感情的朗读(小组探讨)
1.哪些语段运用了化用的手法?运用了谁的诗句?是如何化用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2.倘若去掉这些化用,诗句中会缺少些什么?
活动三:了解并运用“化用”
研讨:根据找出的文段和语句,思考“化用”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哪些?
作业:运用“化用”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文字,200字左右。
【评价设计】
1.能准确判断化用的诗句。
2能分析化用诗句的妙处。
3.能灵活运用诗句进行文章写作。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资源列表】
1.鲁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体悟山水神韵单元”等。
2.豆丁网
3.语文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