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七课 (演唱)同坐小竹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七课 (演唱)同坐小竹排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2-24 15: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音乐下册《同坐小竹排》教案
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学习歌曲和声势动作的练习体验歌曲的变换拍子。
学生通过对壮族的了解增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准确地演唱歌曲《同坐小竹排》,并能用沙锤、铃鼓伴奏
教学难点:大胆的表演、自信的演唱
课时:1课时
教具:沙锤、铃鼓、多媒体、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爱我中华》律动
师:我国56个民族亲如一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那同学们知道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壮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省区,壮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所以出行时会用到竹排,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竹排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竹排就是由很多竹子并排连在一起,由一人撑竹竿于水底,用力支地,在水中顺水漂流的一种交通工具。壮族的小朋友在十几岁时就会撑着竹排和大人们一起下水了。
师:在这么山清水秀的地方,你们觉得美吗?(美)
师:这里不仅山美、水美,歌声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壮族童谣《同坐小竹排》。
二、讲授新课
感受歌曲
1)师:请同学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边听边拍手)
师:再听一遍,边听边观察老师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随音乐参与表现
1)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歌曲中有两种拍子,一种是3/4拍,一种是2/4拍,当唱到3/4拍时我们用拍一次手拍两次髋骨表现,当唱到2/4拍时我们用拍一次手拍一次髋骨表现
师:同学们先试着跟老师做一做
2)师:同学们做的不错,这次你们自己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
学唱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师:先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歌词,我们边读边打节拍(拍手、点手心)
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唱谱,两小节一次
2>我们来学唱第一段歌词
3>学生自己试着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4>跟着范唱唱一唱
5>跟着伴奏演唱
师:这么美的歌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演唱呢?(愉快的、优美的、自豪的、得意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用这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演唱歌曲吧!
6>边唱边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吧
用打击乐参与表现
铃鼓和沙锤
3/4 × × ×│× × ×│
2/4 × ×│× × │
分组表现
演唱组、动作组、乐器组
拓展
师:在古代民间传说中,有一个传奇人物名叫刘三姐,她是壮族的一位歌手,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有“歌仙”的美誉,她曾经用歌声智斗地主恶霸,深受壮族百姓的热爱,因此每年的三月三人们会在河边赛歌,来悼念“刘三姐”,并把这天当成节日来纪念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刘三姐创作的《唱山歌》。
师:今天我们这节愉快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了。(听歌曲下课)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