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第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第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6:54:35

文档简介

桥圩三中2022年春季期阶段性测评九年级试题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
注意:答案-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称道(chēng) 窠巢(kē) 惟妙惟肖(xiào) 血气方刚(xuè)
B.雪橇(qiāo) 侮辱(wǔ) 力不瑕供(gōng) 以身作则(zhé)
C. 要塞(sài) 隽刻(juān) 摩肩接踵(zhǒng) 屏息敛声(píng)
D.阴蔽(yīn) 奔丧(sàng) 混为一谈(hùn) 金蝉脱壳(qiào)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
B.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体现了团结和集体的力量,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
B.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
C.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推进,在开幕式一开篇就向世界发扬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中国气质。
D.第24届冬奥会开闭幕式围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
4.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小明一家为爷爷庆祝七十大寿,儿孙团聚,多日不喝酒的爷爷来了兴致,想要畅饮一番。小明知道爷爷有高血压不能多喝酒,他想劝爷爷少喝一点酒,于是他说:
A.爷爷,您要是觉得酒好,就自己慢慢喝,喝不了的留着以后喝。
B.爷爷,您忘了自己患有高血压吗?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C.爷爷,您健康长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为了健康,还是少喝一点。
D.爷爷,嗜酒可不是好事情,您作为长辈要给我们做一个好的示范。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运用典故,点出诗作主旨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不乏叠词的功劳。请写出含有叠词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议论文阅读(6—8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①回家的路,纵然千山万水亦是坦途。抚平坎坷的,是亲情团圆的情浓意切,更有敬业者的奉献奋斗、好心人的一臂之力。载着返乡游子的火车遭遇塌方,车上的产妇也受惊早产,刘承光刘家明父子两代列车长勇于担当,指挥大家度险;带领一众摩托大军回家的廖承平得知消息后,匆忙改道前去援助……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从“回家”故事中刻画出小镇百姓“肩头担道义”的家国大义,让观众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向善力量。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的,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爱家的那份心灵原色,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展现的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脉薪火相传。
③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爱国先爱家。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在家尽孝、家道和顺,当一个人“私德”无瑕疵,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担得起大任和重托。
④爱家更爱国,没有国,家又如何圆满?“不能走,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不能走。”青藏高原上,卓嘎、央宗姐妹俩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几十年如一日续写着从父辈开始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守边故事。“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守卫开山岛32年,“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充分诠释出许党报国的心中大爱。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爱国爱民、匡扶天下,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 。
⑤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家国情怀所通达的,正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春节期间,一对父子街头相遇却装作互不相识,因为父亲在着装巡逻,儿子在便衣反扒。“小家”虽然忙碌,却护航着“大家”的团圆。浓烈的家庭亲情贯穿于炽热的国之大爱,激发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勤于实干、善于作为的不竭动力,这样的家风令人感佩。今日之中国,脱贫攻坚号角嘹亮,全面小康越来越近,改革开放气势如虹,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圆梦的舞台无比广阔,呼唤每个人、每个家庭奋发进取、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⑥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在家国一体、命运与共中找到梦想安放的空间,激荡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将一往无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家国之间既是独立分开的,又是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关系。
B.“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在家尽孝、“私德”无瑕疵的人。
C. 只要在家国一体、命运与共中找到梦想安放的空间,就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D.家庭建设满怀“家国天下”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国富民强”之志,家国情怀所通达的,正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用《家道颖颖》中的小故事作为开头,让读者看到普通人身上的家国大义,拉近家与国之间,以及普通人跟国家之间的距离,引出“家国大义”的论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逻辑清晰,第②③④⑤段的位置不宜调换。
C.文中引用了《大学》的经典句子,还有范仲淹、林则徐的名句,这些引用论证使文章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文中的家国情怀更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D.第⑤段从反面列举春节期间一对父子街头相遇却装作互不相识的事例,对中心论点起到补充论证的作用,是论证更严密。
8.下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国家更加昌盛,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小家更加幸福。
B.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小家更加幸福,让国家更加昌盛。
C.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小家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昌盛。
D.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能让国家更加昌盛,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小家更加幸福。
三、古诗文阅读(9-15小题,共2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6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边塞飞雪图、军营酷寒图、军中饯别图、雪地送别图,诗中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
B诗歌开头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大,“卷”“折”从正面描写边塞风势之猛,“即”字表明了雪下得大,下得早。
C.“湿罗幕”“锦衾薄”, “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从军旅生活方面烘托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D.“百丈冰”这是夸张的说法,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10. 同样是写大雪满山的景象,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分析本诗“去时雪满天山路”和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分别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文言文阅读(11-15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战国策·赵策》(节选)
晋毕阳之孙豫让①,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②,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知伯死于赵襄子③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知伯的家臣。②知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③赵襄子:春秋末叶晋国卿,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谥号为“襄子”。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谓唐雎曰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C.知伯死于赵襄子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士为知己者死 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请广于君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C.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 (2)及三晋分知氏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⑵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士”的精神。(4分)
四、综合性学习(6分)。
16.光明学校九年级(2)班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点赞红星——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问题连埃德 加斯诺都无法回答, 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第一次和埃德 加斯诺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他规划行程,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红星”1: “红星”2:
(2)整理对联——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到的一副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2分)
吴敬梓 深情怀旧 讽丑恶 冷眼观世 《儒林外史》 周树人 忆往昔《朝花夕拾》
上联: 下联:
1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播报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要超过25字)(2分)
北京时间2022年2月6日19:00,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女足对阵韩国女足。上半场,中国女足开场后先是占据场上优势,但在一次进攻中被断球,崔宥莉帮助韩国女足反击破门,朱钰做出关键扑救化解了韩国随后的一次任意球机会,最后时刻姚凌薇手球送点、池笑然点射破门;下半场,在逆境中铿锵玫瑰没有放弃,唐佳丽点射扳回一球,随后不久,替补登场的小将张琳艳头球破门扳平比分,朱钰神扑立功,补时阶段肖裕仪单刀绝杀,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女足夺冠!
五、现代文阅读。(完成18—21小题,共15分)
有月光
谷禾
①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里,在青草气息披拂的风中,安静地坐下来,回忆从前,反思现在,也想一下亲爱的诗歌。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
②现在,月光又溢满天空了,澄碧的蔚蓝似乎在隐隐发出银子的光亮,如果披着衣裳出去走走,你会遇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他仿佛迷失在了月光的声音里,一边凝望着沉睡的小村和远处的田野,目光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你知道这就是我了。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晩上所引诱的。
③案上的台灯突然熄灭了,我存身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与月光有关的回忆被暂时中断。我下意识地去拉窗帘,刚打开一条缝隙,交织的寒凉就落满了我的面颊。我没有避开,而是把目光继续投向了远天,去寻找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偶尔飘过的那一轮灰白。我知道,自从携家拖口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我已经和真正的月亮,和有月光的晚上越来越生分了。
④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禾苗上飘摇的月光,草尖上涨潮的月光,露珠里闪烁的月光,池塘里静影沉璧底月光,牛羊眼睛里默默反刍的月光,小河淌水亮汪汪的月光,树叶剪影哗啦啦的月光,白菜顶着雪的月光,照着我沿着母亲的唤声回家的月光,我走她也走的月光,床前照影的月光,地上凝霜的月光……还有月光里睡熟的村庄和醒着的田野,月光牵动着蛙鼓虫鸣和枝枝叶叶,似乎都成了古老的回忆。
⑤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5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 3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渡口就在曾外婆家的村子旁,因为经常去那里住,那些在对岸干完农活回村的舅舅和阿姨们差不多都认识我,要带我去曾外婆家,但问清我一定要赶在晚饭前把药送回家后,就不再强留,而是把我拎到肩上,背过了河去。
⑥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速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⑦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黏上我疲倦的眉头。
⑧屋子里什么时候已经被柔和的灯光重新充满了。我舒了一口气,去拉严窗帘的瞬间,耳畔恍惚传来鸟儿在月光中惊起的声音那是在如墨的田野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跃上了树梢,正在巢中沉睡的鸟儿仿佛受了惊吓,慌乱中扇动披着月光的翅膀飞了起来,接着,许多鸟儿也纷纷飞了起来你知道这定是我的错觉了,或者是某块废弃的砖石突然被汽车咆哮的声浪席卷着从最高的楼顶跌落下来。 (文章有删改)
18.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5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3分)
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
(2)结合语境,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晚上所引诱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⑤⑥段有何作用 (3分)
文章多次写到月光,有什么艺术效果 (3分)
21.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4分)
六、 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1年3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137次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68岁的德国人托马斯·巴赫成功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会上,巴赫建议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增加“更团结”一词。7月20日,这一提议经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通过。7月23日,新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东京夏季奥运会正式全面启用。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5桥圩三中2022年春季期阶段性测评九年级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A(B“则”应读zé 瑕—暇 C.“屏”应读“bǐng”; 隽— 镌 D,“丧”应读“sāng”阴 — 荫 2.C
3.A 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鼓舞人心后面加上“的奥林匹克精神”C.搭配不当,“发扬”和气质搭配不当,应改为“展现” D.“围绕……”“以……为核心”句式杂糅,应改为,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
4. C【解析】A项,“就自己慢慢喝”,不礼貌:B项,语气过于生硬,含讽刺意味;D项,语气不够委婉,不礼貌
5.①思君不见下渝州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④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⑥ 示例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示例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示例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示例四: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示例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示例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B解析:A”家国之间既是独立分开的”文中没有这个内容,纯属无中生有。C. 原文第⑥段可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还需激荡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信心和决心。D.原文第⑤段说的是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
7. D解析:父子接头相遇却装作互不相识的事例,体现的是浓烈的家庭亲情贯穿于炽热的国之大爱,是从正面列举。
8. C解析:根据文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的观点,此处句子的排序应该是先说小家,到社会,最后是国家。
9.B“卷”“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边塞风势之猛
10. “去时雪满天山路”,写送别时大雪铺满了天山路,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关切之情。(1分)“将登太行雪满山”,虚写场景,以山川的险阻来比喻世路的艰难,(1分)抒发了诗人因仕途受阻而产生的苦闷惆怅、抑郁之情。(1分)
11.C解析:C都是介词,在 A对……说/动词,认为 B介词,凭借/介词,按照,根据D助词 ……的人/ 用在数词后面,种,样
12.C解析:例句,形容词作动词,增广,扩充,A.名词作状语 ,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B.形容词作名词,奇丽的景色 C.形容词作动词,发扬 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13.(1) 道歉 (2)到,等到
14.⑴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⑵那(他)是一位义士,我(以后)只要小心躲开他就罢了。
15.甲: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勇有谋、大义凛然、不卑不亢、不辱使命。(2分)乙:豫让知恩图报、忠诚守节、舍生取义。(2分)
【乙】文译文: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知伯被赵襄子所杀。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
16.(1)1:毛泽东 2:周恩来
16.(2)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17.2022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女足夺冠。
18.(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吹叶子及摩擦衣服的声音比作蚕儿在咀嚼桑叶的 声音,(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乡村晚风的轻柔,(1分)表达了作者喜悦欢快之情。(1分)
18(2)“引诱”意为“诱导、诱惑”,运用拟人的修辞(或贬义褒用),生动地写出了更多人都被美丽的月 光吸引,纷纷出来赏月,(1分)表达出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向往之情。(1分)
19.插叙,作者插入回忆,叙述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亲身经历,描绘出月光下的恬静与诗 意,自己内心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充满兴奋、快乐,充实文章内容,(1分)为下文凸显在城市“欣 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的失落苦闷之情做铺垫(或与下文形成对比) (1分)表现出作者对乡村 月光和诗意生活的赞美之情。(1分)
20.(1)呼应题目,点明题旨。(2)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3)极具诗意的典型意象与都市的喧器形成对比。(4)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写出任意一点得1分)
21.①主旨:表达了亲近自然,追求诗意的美好愿望,(1分)及对都市远离自然的无奈和叹惋。(1分)②感悟:现在奔忙在喧嚣的城市,水泥高楼、灯红酒绿和繁忙工作遮掩了月光,让人徒生欣赏月光是巨大的奢侈之感,生活也远离了诗意,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灵魂栖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能让生活的喧器与繁乱而麻木了恬美与诗意的心。(2分)(围绕亲近自然,追求诗意美好来答即可)
22.参照2021年贵港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打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