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达标检测(二) 世界地理概况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1~2题。
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 D.马来群岛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2021江苏扬州市调研测试)土地垦殖率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与土地质量、人口、垦殖历史、经济技术密切相关。下图为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四个国家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美国、中国、巴西、印度
B.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美国、中国
D.美国、印度、中国、巴西
4.四个国家中,印度土地垦殖率最高主要是因为印度( )
①国土面积较小 ②垦殖历史悠久 ③科技水平高
④人口最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安徽省铜陵市期中考试)下图示意每5°纬度带世界海陆分布及平均温度年较差。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 )
A.图例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高纬比低纬海洋面积大
C.南回归线附近海陆面积相差最小
D.南半球中纬比北半球海洋面积大
6.据图推断( )
A.①地亚寒带针叶林面积广大
B.②地可能为热带雨林气候
C.③地以海陆间循环为主
D.④地有日本暖流流经
7.图中对平均温度年较差的叙述( )
A.40°S比40°N平均温度年较差小
B.平均温度年较差和纬度成负相关
C.北半球比南半球平均温度年较差小
D.北半球所有纬度都比南半球同纬度的平均温度年较差大
(2021甘肃兰州模拟)下面左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 000 mm,乙地约为200 mm;右图示意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据此回答8~10题。
8.导致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洋流性质
C.大气环 D.海陆位置
9.图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乙地的自然带是( )
A.荒漠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硬叶林带
11.(2021宁波高二检测)下图为世界板块边界局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下列四岛屿中位于如图所示区域的是( )
B 图中所示为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结合板块分布图可判断为东南亚地区,结合选项中纬度分布及岛屿形状,可判断为B图所示岛屿。A(马达加斯加岛)、D(古巴岛)都位于板块内部;C为台湾岛,位于两大板块碰撞地带。
(2021山东聊城期中考试)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12~13题。
12.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
A.现代工业发展早 B.经济高度发达
C.灌溉农业发展早 D.矿产资源丰富
13.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A.针叶林广布 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
(2021山东省菏泽市模拟考试)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4~15题。
14.出行期望量的变化规律是( )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
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
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
15.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是( )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
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
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
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21广东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三亚最高月均温为28.7℃,最低月均温为21.4℃,素有“天然温室”之称。该市平均年降水量1347.5mm,其中由热带气旋引发的降水约占32%,最高年份高达全年降水量的84%。热带气旋数量强度及登陆位置的差异,是导致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影响沙滩。三亚亚龙湾沙滩绵延起伏且平缓宽阔,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如图1示意三亚市地理位置,如图2示意三亚市某年降水分布状况。
(1)描述AB沿线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2)分析三亚市东部沿海年降水量高于西部沿海的原因。(8分)
(3)分析三亚市年温差较小的原因。(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写出图中A、B海峡的名称。(4分)
(2)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6分)
(4)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6分)
1.D 2.A 第1题,“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基本无风且有雨。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非洲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中国西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四季分明;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大气对流运动强、水平运动很弱,基本无风但降雨多。
3.B 4.A 第3题,中国和印度是传统农业大国,土地垦殖历史悠久,可判断甲、丁代表中国和印度。1700~1850年甲国耕地面积变化较小,1950~1975年增加较多,之后有减少趋势,根据我国历史发展、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可推断,甲国为中国;印度有较长期的殖民历史,耕地开发较快,故丁国应为印度。美国和巴西都是移民国家,土地垦殖历史较短,美国耕地面积较大,且技术发展快、水平高,故乙国应为美国,丙国应为巴西。故B正确。第4题,印度是文明古国,土地开垦历史悠久,②正确;四个国家中印度国土面积最小,但水热条件较充足,可垦殖土地面积较大,故垦殖率最高,①正确;对于中国、
美国、巴西这些国家来说,印度科技水平并不高,③错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是印度,④错误。
5.D 6.B 7.A 第5题,根据世界的海陆分布可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所以图中甲是陆地,乙是海洋;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北半球高纬度比低纬度海洋面积小;由图中的信息可知,45°N附近海陆面积相差最小;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南半球中纬度的海洋面积大于北半球海洋面积,D正确。第6题,①地大约位于45°N的陆地内部,主要为温带的植被类型,②地位于赤道地区的陆地,可能为
热带雨林气候,图中③地位于15°S附近的海洋内部,以海水内循环为主,④地位于50°S附近海域,日本暖流位于北半球。第7题,图中右侧纵坐标表示平均年温差,结合图可读出,40°S平均温度年较差为6℃,40°N平均温度年较差为23℃,40°S比40°N平均温度年较差小;平均温度年较差和纬度成正相关;北半球比南半球平均温度年较差大;北半球15°比南半球同纬度的平均温度年较差小。
8.A 9.B 10.A 第8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地所处纬度相同,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约为140 km,但两地的降水量差别很大,可能是因为两地之间存在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向内陆运动。第9题,南半球6~8月为冬季,气温较低,排除①④曲线;甲地位于南半球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排除③曲线。故②曲线最吻合。
第10题,乙地同甲地所处纬度相同,但由于乙地地处内陆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低,形成典型的荒漠景观。
12.C 13.D 第12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大洲为亚洲,①地位于印度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该地现代工业发展较晚,经济较为落后,不属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地区。第13题,②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14.D 15.D 第14题,通过读图,不难得出大中等城市间出行期望量较大,乡村和小城市间虽然距离近但是出行期望量较小。综合分析得出出行期望量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D正确。第15题,出行期望量越大的城市,说明人们对其的需求量越大,就应该优先去建设交通线,D符合题意。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可知,AB沿线中部降水较多、两侧降水较少,可以推测AB沿线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说明其受热带气旋的影响更大,西部沿海受热带气旋的影响较小。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沿海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受东南亚陆地的影响,西南季风在此地形成的降水偏少,因此东部沿海降水多于西部
沿海。第(3)题,年温差的大小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及光照时数的影响。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部沿海,纬度低,气温年较差较小;海南岛东西较宽,南北较窄,海岸线长,受海洋影响显著;三亚市年降水量大,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较少,气温的年较差小。
【答案】 (1)特点: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从沿海向内陆,先增加后减少。地形。
(2)东部沿海是东南季风迎风坡。是热带气旋或台风主要登陆地,降水较多;西部沿海是东南季风背风坡。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而西南季风又受到东南亚地形削弱,降水偏少。
(3)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较小;临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海洋性较强。
【解析】 第(1)题,考查空间定位能力,根据经纬度及海峡轮廓判断A、B分别为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第(2)题,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影响,风高浪急;而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平浪静。第(3)题,描述分布规律,依赖于对图中等值线信息的判读。第(4)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包括气温高低、温差、光照以及降水等方面,而水果种植业强调光照和温差对有机质积累的影响。
【答案】 (1)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
(2)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3)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4)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