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 )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2.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光学实验:配戴眼镜凝视书中的两条平行黑线,并慢慢移近,直至不能清楚地看到这两条黑线为止,摘下眼镜后又能看清这两条黑线。小丽同学可能患有的眼睛疾病与矫正方法,与下列图形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有关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时,要使像变大,照相机应远离物体
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C.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用凸透镜矫正
4.关于实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接收到的像是实像 B.物体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C.物体经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D.实像一定是正立的
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6.小雨和同桌小花一人近视,一人远视,他们的眼镜外形完全一样,他们的眼镜混在一起时,常采用下面的方法区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远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相机胶片上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⑤
8.小阳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视力娇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B.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C.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近视眼
D.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
9.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
②人不能看到虚像,人能看到实像
③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④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是小明的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其镜头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镜头需要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1.如图,来自于物体MN的三束光线a、b、c平行于主光轴,O是透镜的光心,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
(1)MN经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选填“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2)若透镜不动,物体MN往透镜方向移动2cm,则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点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3)晚上广州海心桥上的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________m;若河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___m,彩灯在江水中“倒影”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小明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甲图方式检查,她应距平面镜_______m。经检测小明患上了近视眼,乙图中_______(选填“a”或“b”)图能简易说明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检查后小明站起来后向镜子走了0.5m,此时他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________ m。同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张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将物体从20cm处远离凸透镜,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14.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______(选填“a”、“b”或“c”),因为它们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我们用这类透镜制成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老花”)。
15.2021年12月9日,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老师向水膜中注水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叶光富老师立即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其中形成一个球形气泡,此时水球产生了双重成像,中间和外部分别形成一正一倒两个像,这是因为气泡将水球的中心部分变成两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正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周围部分仍是凸透镜形成了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6.如图,用眼睛去观察平面镜时,平面镜前看光似乎是从镜中N点发出的,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移去平面镜,在N点放一蜡烛,在凸透镜另一侧会得到一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1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蜡烛上A点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的折射光线。
19.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四、实验题
20.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______清晰的像(填写下列选项字母),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cm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A.正立放大
B.倒立放大
C.倒立缩小
(2)实验中将蜡烛从图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像距v随时间t的大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3)如图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处,人眼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B”“C”或“D”)。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该像是_______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
(3)再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5cm刻度线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为了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光屏上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D
7.A
8.C
9.D
10.会聚 远离 不同
11.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动 13 25 不变
12.2.4 a 3.8 不变
13.10 靠近
14.a、c 会聚 老花
15.凹 虚像 实像
16.10 缩小
17.
18.
19.(1);(2)
20.B 65 C D
21.同一高度 前 缩小 照相机 远离 下 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2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厘米 B.6厘米 C.7厘米 D.10厘米
2.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致近视眼,近视眼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虚像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光照射到粗糙的墙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C.光束通过凹透镜后,可能会与主光轴平行
D.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4.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峰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实像是放大的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得到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6.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7.如图所示是小军利用放大镜观察窗外景物时的情景,你认为这时小军看到的像会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8.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同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若蜡烛远离透镜,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③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9cm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远离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10.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近视眼,应当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11.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牡丹江市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扫码、测温、戴口罩”的出行管理要求。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用手机扫描健康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扫描的健康码是光源
B.手机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扫码时,健康码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扫码时,健康码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一位老师正在利用投影仪进行授课,屏幕的位置应当位于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倍焦距的地方,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各角度的同学都能看清屏幕,是因为光射在屏幕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范围应该为:___________;当光屏上出现放大像时,凸透镜物距u的范围 ___________;当把凸透镜当做放大镜用时,物距u满足的范围是:___________(选填“u<10cm”或“10m<u<20cm”或“u>20cm”)
15.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______立的虚像。
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km/s,小明在“翠微峰”为父母拍照时发现主峰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主峰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了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17.物体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0 cm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当物体再靠近凸透镜5 cm时,则此时所成像的性质为倒立、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18.2021年12月9日,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老师向水膜中注水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叶光富老师立即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其中形成一个球形气泡,此时水球产生了双重成像,中间和外部分别形成一正一倒两个像,这是因为气泡将水球的中心部分变成两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正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周围部分仍是凸透镜形成了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9.如图所示,是小明的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其镜头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镜头需要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烛焰,A′为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画出一个焦点即可)。
21.在图1中完成凸透镜光路图,在图2中完成凹透镜光路图。
四、实验题
22.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不动。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若把点燃的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________;
A.B.C.D.
(3)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________;
A.出现手指的影子
B.出现手指的实像
C.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D.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4)现在不少学校的教室中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3.某实验小组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
(2)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小雨同学把他的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左”或“右”)移动,才能使像清晰。
(4)细心的小丽同学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时,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处于光屏的________方。(选填“上”或“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C
8.A
9.C
10.B
11.C
12.B
13.大于 红、绿、蓝 漫
14.u>20cm 10cm<u<20cm u<10cm
15.小于 正
16.3×105 向后缩
17.10 放大
18.凹 虚像 实像
19.会聚 远离 不同
20.
21.
22.同一高度上 C C 凸 实
23.光屏的中央 放大 投影仪 右 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8cm和14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8cm B.11cm C.14cm D.22cm
2.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成像特点(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光学实验:配戴眼镜凝视书中的两条平行黑线,并慢慢移近,直至不能清楚地看到这两条黑线为止,摘下眼镜后又能看清这两条黑线。小丽同学可能患有的眼睛疾病与矫正方法,与下列图形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某学生需要用一块焦距为8-16 厘米的凸透镜,他利用光具座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6厘米,分别更换凸透镜a、b、c,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结果a、b凸透镜分别能成倒立缩小和倒立放大的像,c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学生要求的凸透镜的是( )
A.a凸透镜 B.b凸透镜 C.c凸透镜 D.三者都可以
6.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大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大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7.小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5cm之间
C.一定小于10cm
D.一定在15cm到20cm之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虚像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光照射到粗糙的墙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C.光束通过凹透镜后,可能会与主光轴平行
D.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9.如图所示,若在虚线框中放入甲透镜,则光线会集中到c点;若在虚线框中放入乙透镜,则光线会集中到a点,关于两个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甲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乙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乙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0.小雨和同桌小花一人近视,一人远视,他们的眼镜外形完全一样,他们的眼镜混在一起时,常采用下面的方法区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远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11.如图甲所示,珍珍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C.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更“瘦”一些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是在今年12月9日的天宫课堂上,宇航员王亚平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器中做的一个实验。在圆形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了一正一反两个像。形成倒立的像是因为水球原本就是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以通过它看到一个倒立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由于中间部分有气泡,成像时起到了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我们看到了正立、缩小的像。
1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成像原理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14.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______是实像,______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15.“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
16.李潇同学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可以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___(上/下)。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并将幕布向___________(左/右)移。
三、作图题
17.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18.两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
(1)该透镜是_________透镜(选填“凹”、“凸”)。
(2)光线a从空气射向玻璃砖。①在图中画出a的反射光线;②大致画出a进入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③标示出折射角r。(__)
1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蜡烛上A点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
(2)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端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就向 _____端移动,且像将变 _____;
(3)在图丙中,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焦点和二倍焦点处:
①把烛焰放在 _____点上,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把烛焰放在 _____点上,成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③把烛焰放在 _____点上,成像与放大镜原理相同。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为了使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小夏同学应将蜡烛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______。当蜡烛、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回答一种情况即可)。
(2)当把点燃的蜡烛移动至距离透镜光心20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蜡烛火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蜡烛所放的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点。生活中的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便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把蜡烛从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到C处,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得到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5)把蜡烛移动到A处时,眼睛应按图中______(选填“①”或“②”)的方式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6)随着实验的进行,燃烧的蜡烛会慢慢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B
7.B
8.C
9.D
10.D
11.D
12.凸透镜 实像 凹透镜
13.放大 投影仪 不能
14.① ②③ ②③①
15.二倍焦距以外
16.折射 虚 E B 下 左 右
17.(1);(2)
18.凸
19.
20.同一高度 左 小 c或d a或b e
21.同一高度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10 E 照相机 远离 放大 ② 向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学生需要用一块焦距为8-16 厘米的凸透镜,他利用光具座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6厘米,分别更换凸透镜a、b、c,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结果a、b凸透镜分别能成倒立缩小和倒立放大的像,c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学生要求的凸透镜的是( )
A.a凸透镜 B.b凸透镜 C.c凸透镜 D.三者都可以
2.有关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时,要使像变大,照相机应远离物体
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C.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用凸透镜矫正
3.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光学实验:配戴眼镜凝视书中的两条平行黑线,并慢慢移近,直至不能清楚地看到这两条黑线为止,摘下眼镜后又能看清这两条黑线。小丽同学可能患有的眼睛疾病与矫正方法,与下列图形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投影仪上的投影片与镜头的距离稍大于镜头的焦距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6.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等于8cm
C.一定大于8cm
D.可能小于8cm,也可能大于8cm
7.很多道路口安装了高清晰智能摄像头,实现全天监控,这种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像距不变,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人被锁定并在成像板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此后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总保持清晰,该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 )
A.在成像板上总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镜头的焦点总在F处不变
C.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a点
D.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b点
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
9.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牡丹江市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扫码、测温、戴口罩”的出行管理要求。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用手机扫描健康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扫描的健康码是光源
B.手机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扫码时,健康码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扫码时,健康码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1.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左边离透镜30cm时,成______、______的______像,若想看到放大的像,要将凸透镜向______边移动______cm以上。
12.如图,O是透镜的光心,来自于物体AB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
(1)在图中①画出b经透镜后的光线;②标出右侧焦点F的位置;③标出物距u______;
(2)AB经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正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______(选填“实”“虚”)像。
13.2021年12月9日,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老师向水膜中注水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叶光富老师立即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其中形成一个球形气泡,此时水球产生了双重成像,中间和外部分别形成一正一倒两个像,这是因为气泡将水球的中心部分变成两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正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周围部分仍是凸透镜形成了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如图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面上,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用手电筒射出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透镜。此过程在探究透镜___________问题,杯中充以烟雾是为了_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
15.如图是一款小巧方便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位于倍焦距以外放大的像,若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 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16.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
(2)图中P点所对应的凸透镜成像特点,与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似。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1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蜡烛上A点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19.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步骤和方法 在水平桌子上竖立一块______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面前,再拿另一支______ 的蜡烛来回动,直到看上去它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由此得到像和物大小______ 。若将蜡烛向镜面移近时,蜡烛所成的像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问题讨论 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是______ cm。在此基础上想要成缩小的像,则应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_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3)若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___________实像(填写出像的性质,即像的“正”或“倒”、“放大”或“缩小”)。若实验时发现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此时在光屏上 ___________(填“会”、“不会”)有蚂蚁的像。
(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___________眼镜(“近视”或“远视”),若此时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还需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应该换用一个焦距更 ___________的凸透镜。(选填“大”或“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A
7.C
8.D
9.C
10.B
11.倒立 缩小 实 左 6
12.
倒立 缩小 实
13.凹 虚像 实像
14.对光的作用 显示光路 会聚 发散
15.远离
16.10 投影仪
17.
18.
19.玻璃板 相同的未点燃 相等 不变 10 增大
20.15.0 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 倒立缩小 不会 远视 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