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平 均 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01
学习目标
02
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03
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04
课堂总结,回顾“平均分”
05
布置作业
目录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尝试用画图法或摆小棒的方法,帮助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你能把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分一分。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有三种不同的分法。
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提示:只要有一份与其他不是同样多,就 不叫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才是公平的。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分一分。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旁边的人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还可以3个3个的分
3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最后每份要同样多。
( )
√
( )
( )
( )
√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三)深化练习
(1)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 )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片枫叶。
8
16
4
4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二)基本练习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5
四、课堂总结,回顾“平均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最后每份要同样多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