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各地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选编(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各地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选编(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2 15: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
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2.(2021·安徽阜南·八年级期末)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3.(2021·安徽·合肥38中八年级期末)如图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正在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
B. 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
C.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
D. 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
4.(2021·安徽南陵·八年级期末)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D.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而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5.(2021·安徽马鞍山·八年级期末)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6.(2021·安徽瑶海·八年级期末)足球是青少年热爱的一项运动,足球比赛中如图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还受到重力
B.球最终落回地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足球飞在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静止
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7.(2021·安徽·六安市第九中学八年级期末)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质,为了使救灾物质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时应(  )
A.在正上方投掷 B.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
C.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 D.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
8.(2021·安徽金寨·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为了获得相同的水平初速度
B.小车在毛巾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小车在木板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处于非平衡状态
D.小车在玻璃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此时它的惯性最大
9.(2021·安徽肥东·八年级期末)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是( )
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
10.(2021·安徽铜官·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2021·安徽贵池·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 O 点,将小球向下拉到 B 点,释放小球,已知 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D.小球从O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12.(2021·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8N、4N B.4N、8N C.0N、8N D.4N、4N
13.(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10N拉一根弹簧,使弹簧伸长了2cm,如果在该弹簧两端同时用两个力F2和F2'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要使此弹簧同样伸长2cm,则力F2和F2'的大小分别为(  )
A.5N、5N B.10N、10N C.10N、20N D.20N、20N
14.(2021·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15.(2021·安徽瑶海·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其上表面水平,物体B放在A上,A和B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A和B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和GB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F1和GA是一对平衡力
C.F3、f的合力与GA是一对平衡力 D.F1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2021·安徽·合肥38中八年级期末)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使足球发生形变
C.踩在脚下的足球上面发生形变是因为受到了脚的压力
D.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17.(2021·安徽八公山·八年级期末)用手竖直捏住物理课本,手和课本都在空中静止.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课本的压力与课本对手的压力
B.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压力
C.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
D.课本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
18.(2021·安徽埇桥·八年级期末)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食用传统食物元宵,还要打灯笼、猜灯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如图所示,挂在绳子下端的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9.(2021·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群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分析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速度越来越快
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
C.下落过程速度保持不变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20.(2021·安徽·六安市汇文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对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对B的压力和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木块A下面是一长木板B。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 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B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如果使长木板B加速向左运动,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22.(2021·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以下四个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23.(2021·安徽东至·八年级期末)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24.(2021·安徽宣城·八年级期末)杨扬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在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5.(2021·安徽太湖·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 A、B 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地面对 B的摩擦力为 0
B.A和 B 之间摩擦力为0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右
26.(2021·安徽·六安市汇文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27.(2021·安徽·合肥38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此过程中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28.(2021·安徽滁州·八年级期末)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斜向下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二、填空题
29.(2021·安徽东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30.(2021·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
31.(2021·安徽砀山·八年级期末)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2021·安徽·六安市汇文中学八年级期末)一个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受到F1=5N和F2=3N的两个力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33.(2021·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在推力F(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50N)的作用下静止在天花板下面,若物体的重力为30N,则天花板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N,方向_____.
34.(2021·安徽颍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甲的质量为0.8kg,物体乙恰好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物体乙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需给乙施加一个F=______N水平向左的力(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35.(2021·安徽肥东·八年级期末)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抛出后的小球由于___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由于受到__________作用下落,若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__________(选填“掉下来”、“停在空中”、“匀速上升”)。
36.(2021·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物体乙恰好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物体乙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需给乙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_______N(不计绳重、滑轮间的摩擦)
37.(2021·安徽埇桥·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奥运项目中的多人划艇,人向后划水,艇却会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划艇具有_________.
38.(2021·安徽滁州·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2)当h=4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三、作图题
39.(2021·安徽肥东·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平板车上,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请画出车突然加速时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0.(2021·安徽宣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与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41.(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以初速度v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42.(2021·安徽蜀山·八年级期末)一人用两个竖直的夹板将三块砖如图甲所示夹起保持静止,每块砖重为20N,将“2”号砖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2”号砖所受的摩擦力合力f的示意图,并标明大小。
43.(2021·安徽铜官·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及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44.(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_____.纠正错误后,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5.(2021·安徽宣城·八年级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运动.
(4)如图图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
46.(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小明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明通过如图甲的实验操作来验证他的猜想。
(1)如图甲所示,让物体沿着木板和毛巾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物体在木板和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图像。根据图甲和图乙可知,物体在木板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N, 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2)小明又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发现和原来较缓慢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样,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物体截去一半后,测得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据此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明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
47.(2021·安徽·合肥38中八年级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__运动;
(2)为了利用甲、乙两次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乙图中的a应为_________,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3)若将图丙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仍然匀速拉动剩下的木块,则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8.(2021·安徽东至·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_____可得到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其他条件不变,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在物体A上再放个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9.(2021·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方案。
图甲研究对象:小木块 图乙研究对象:轻质小卡片
(1)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_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_;
(2)把小卡片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才能平衡。
50.(2021·安徽阜南·八年级期末)小明在学习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将质量、形状都相同的物块A和B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每次都使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过程及数据如图所示: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______ ;
(2)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A的表面比B的表面 ______ (选填光滑或粗糙);
(3)图甲中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物块A、B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在图乙中,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 N。
51.(2021·安徽蜀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丙图和 ______ 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 _____ 相同时, ______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N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当FN=1N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______ N。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 N。
52.(2021·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_____,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两组数据比较。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乙、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如果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请简述你的实验步骤:_____。
53.(2021·安徽南陵·八年级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明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
(2)为了利用甲、乙两次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乙图中的(a)应为______(选填“木板表面”或“毛巾表面”),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3)若将图丙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仍然同样地拉动剩下的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其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
54.(2021·安徽·合肥38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架质量为2千克的无人机悬停在空中。
(1)求:该无人机所受重力大小G;
(2)求: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升力F的大小和方向;
(3)若无人机出现故障(螺旋桨停止转动,在坠落过程中,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0.5N,求:无人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g=10N/kg)
55.(2021·安徽亳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国产纯电动微型轿车。轿车载着乘客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min所通过的路程为720m。已知轿车总质量m=600kg,受到的阻力f大小恒为轿车总重的0.1倍。
(1)轿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2)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A错误;
B.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故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在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现代的实验手段也不能直接来验证.故C错误;
D.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D正确.
2.C
【详解】
A.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受推力作用,故B错误;
C.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D.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甲队拉乙队的力等于乙队拉甲队的力,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A.正在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速度在增加,即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符合题意;
B.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其运动状态不变,故B不合题意;
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处于静止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故C不合题意;
D.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其运动状态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C
【分析】
【详解】
A.当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匀速转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发生着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5.D
【分析】
【详解】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且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
【详解】
A.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球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足球飞在最高点时,仍然有向前的速度,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分析】
【详解】
飞行员投下物资时,救灾物资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投掷点应选在接近目标的正上方提前投掷物体才会掉在目标区。
故选B。
8.D
【分析】
【详解】
A.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变量是阻力的大小,而速度需要相同,故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为了获得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故小车在毛巾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小车在木板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再减小,运动状态一直再改变,故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小车在玻璃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是因为阻力最小,而不是因为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一对平衡力会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相同,但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A不符合题意;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C不符合题意;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衡力的辨别,解题时必须要牢记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判断时缺一不可.
10.C
【详解】
A.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等大、反向、共线,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C。
11.C
【详解】
A.O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则小球从B点运动到O点时,速度不为0,小球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O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小球到达A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受合力向下,所以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点(弹簧原长的位置在O点的上方),说明此时小球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大小相等;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不含O点)弹簧的形变量大于在O点的形变量,所以此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则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其速度不断增大,故C符合题意;
D.在从O点运动到A点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O点恢复到原长过程,弹力逐渐减小方向仍向上,但合力向下,此时弹力小于重力,故减速,从原长到速度为0时,弹力逐渐增大,方向向下,故合力向下,继续减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分析】
知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可得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得出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详解】
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4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4N,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为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也是4N,即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4N;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4N。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分析】
【详解】
当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伸长2cm,在这里暗含了一个意思,固定的一端也受到墙的一个拉力,并且这个力与人的拉力相等也是10N。因此,当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时,受力情况跟原来一样,因此弹簧的伸长量还是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是10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分析】
【详解】
A.F1和GB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F1和GA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B受四个力的作用,F3、f的合力与GA、F2的合力是平衡力,故C错误;
D.F1是A对B的支持力,F2是B对A的压力,F1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
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但不是它的重力,故A错误;
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使地面发生形变,故B错误;
C.脚对足球的压力使足球发生形变,故C正确;
D.进球时,足球撞到网上,球网被撑开,由于网的形变,而使球受到了弹力,故D错误。
故选C。
17.C
【详解】
A.手对课本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课本,力作用在课本上;课本对手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课本,受力物体是手,力作用在手上.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课本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手对课本的压力,方向水平,两个力没有在同一直线上,方向不相反,并且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本在空中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课本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手和课本上,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A
【详解】
A.灯笼受的重力和绳对灯笼的拉力受力物体都是灯泡,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正确;
B.灯笼受的重力和绳对灯笼的拉力受力物体都是灯泡,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错误;
C.灯笼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笼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C错误;
D.灯笼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灯笼施力物体是地球,灯笼对绳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绳施力物体是灯笼,二者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所以D错误;
19.D
【分析】
【详解】
A.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故上升速度越来越慢,故A错误;
B.上升到最高点时,毽子的速度瞬间为0,此时,毽子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毽子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下落时毽子的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
D.上升过程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和,下落过程合力等于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差,所以,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故D正确。
故选D。
20.D
【分析】
【详解】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B重力之和,所以B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B的支持力,故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A对B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B,A的重力受力物体是A,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A物体上,所以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B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A、B重力之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B重力之和,所以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B和地面上,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21.D
【详解】
木板相对物块向左运动,故物块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故选D。
22.C
【分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详解】
A.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A
【详解】
A. 甲、乙两次实验,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所以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A正确.
B. C.乙、丙两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改变了,触面的大小相同.既不能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也不能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B、C错误.
D.乙、丁两次实验中,改变了接触面的大小,但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所以不能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D错误.
24.C
【详解】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于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垂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紧套在锤柄上;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与木块的运动速度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由于受力而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A
【分析】
【详解】
B.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
f1=F=2N
故B错误;
ACD.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故A正确,CD错误。
故选A。
26.B
【分析】
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均为零,先分析A的受力,由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方向,可确定A对B的摩擦力方向。地面对B有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详解】
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①②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A受到向右的拉力F,则A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F,故①②正确;
③④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F,故③④错误。
故选B。
27.D
【详解】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一开始为动摩擦,方向沿斜面向下,静止后变为静摩擦,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
B.木块在A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B错误;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是沿斜面向下,静止后方向沿斜面向上,故C错误;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28.A
【详解】
人随电梯匀速上升,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因此在竖直方向上人只受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既没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A。
29. 右 12
【分析】
判断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力条件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答。
【详解】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3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会给A一个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3N,A匀速向右运动,所以A受B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拉力F的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f=15N-3N=12N,方向水平向左.
30. 3 5
【详解】
[1]由图知,物体在0—2s内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等于3N,故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2]再由图丙知,在4~6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此时
f=F =5N ,
当t=3s时,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5N,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加速运动。
31.不变
【详解】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
【点睛】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无关,认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想法是错误的,与物体的空间位置也没有关系.
32. 0 2N
【分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合成可得出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物体的状态得到物体受到的合力。
【详解】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合力为零。
[2]由于
F1>F2
所以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f=F1-F2=5N-3N=2N
33. 20 竖直向上
【详解】
[1][2]物体受三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推力和天花板对物体的压力,且三个力平衡,天花板对物体的压力为:
F压=F G=50N-30N=20N.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天花板受到的压力大小为20N,方向竖直向上.
34.16
【分析】
【详解】
物体甲的重力是
甲对乙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8N,乙恰好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可知乙受力平衡,乙所受的摩擦力为8N;若要使物体乙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需要克服乙所受的摩擦力以及甲对乙的拉力,故
35. 惯性 重力 停在空中
【分析】
【详解】
[1]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原来处于运动状态,抛出后小球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2]小球在空中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小球最终会下落。
[3]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可认为这一瞬间处于静止状态),若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即停在空中。
36.10
【分析】
【详解】
物体甲的重力
不计绳重、滑轮间的摩擦,物体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甲的重力。物体此时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收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
若要使物体乙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对乙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甲对乙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拉力
37. 相互的 惯性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详解】
(1)人向后划水时,船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的作用,同时水对船桨施加向前的力的作用,在水的作用力下,艇向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由于艇具有惯性,停止划艇后,艇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能继续前进.
38. 4.5 3.0 1.5
【分析】
【详解】
(1)[1]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故钩码所受的重力为4.5N。
(2)[2]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由图像知:当h=6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
=0.75N/cm
表示每伸长1cm所需拉力为0.75N。则当h=4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0.75N/cm×4cm=3N
此时测力计受重力、拉力、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即
4.5N 3.0N=1.5N
39.
【分析】
【详解】
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儿平衡力。水平方向上,不计空气阻力,当车突然加速时,物体A相对平板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40.
【分析】
【详解】
由于物体A和小车一起匀速运动,二者相对静止,所以物体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物体A只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过物体A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出表示重力G和支持力F的线段,注意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41.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42.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2号砖保持静止,即二力平衡状态,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则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43.
【分析】
【详解】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物体相对于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44. 没有水平拉动 变大
【分析】
(1)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滑动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当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2)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滑动摩擦力增大.
【详解】
(1)如图,弹簧测力计没有水平拉动木块,即使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也不是平衡力,因为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要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
45.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小 匀速直线 ②④
【详解】
第一空.小车从斜面越高处滑下,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大,所以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第二空.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所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第三空.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其速度就不会减小,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四空.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从而可判断小车具有能量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小车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由于从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所以还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故选②④.
46. 2.2 当接触面间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无关 没有控制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一定,未控制变量
【详解】
(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等于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小格代表0.1N,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木块在木板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2N,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接触面间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有关,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
(3)[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物体截去一半后,测得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据此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减小而减小。小明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控制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一定,未控制变量。
47. 匀速直线 木板表面 B 减小
【详解】
(1)[1]本实验中是间接测量摩擦力的,只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才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甲乙两图压力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知,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实验(a)应该是木板表面,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就是利用改变压力大小来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故B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分开,来减小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4]若将图丙中的木块切去一部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若匀速拉动剩下的木块,则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
48. 二力平衡 无关 增大
【详解】
(1)[1]实验时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依据二力平衡的原理知,这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2)[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速度变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3)[3]在物体A上再放个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变大,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49. 乙 乙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同一直线上
【分析】
【详解】
(1)[1][2]为了尽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采用乙方案要比甲方案好。
(2)[3]把小卡片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才能平衡。
50. 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光滑 D 0
【详解】
(1)[1]甲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不同,故得出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2] 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丙受到的摩擦力大,所以A的表面更光滑。
(3)[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故选D。
(4)[4]图乙中,A相对于B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B之间摩擦力是0。
51. 甲 接触面粗糙程度 压力 0.2 1.2
【详解】
(1)[1]根据控制变量法,甲丙只有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其他相同,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2][3]甲乙接触面相同,对桌面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5]由图可知,当压力1N时,摩擦力0.2N,因为粗糙程度一定施,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所以压力为6N时,摩擦力为
52. 匀速直线运动 甲、丙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图中,将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示数,并与甲中测力计示数作比较
【详解】
(1)[1]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故应选用甲、丙两组数据比较。
(3)[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根据图中乙、丙两组数据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滑动摩擦力也大,故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故在甲图中,将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示数,并与甲中测力计示数作比较。
53. 匀速直线 木板表面 B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变小,滑动摩擦力变小
【分析】
【详解】
(1)[1]在测量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无法直接测出,应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摩擦力。
(2)[2][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让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甲中接触面为木板表面,那么乙的接触面也应是木板表面。且通过甲、乙实验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而足球守门员的防滑手套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的;用力压住橡皮是在接触面相同时,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移动石块时,铺设滚木,为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的;气垫船喷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是通过让接触面分离而减小摩擦,所以B选项正确。
(3)[4]在图丙中,在此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但木块被切去后,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小,则木块对接触面的摩擦力变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
54.(1)20N;(2)20N,方向竖直向上;(3)19.5N,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
解:(1)此无人机受到的重力为
G=mg=2kg×10N/kg=20N
(2)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无人机处于平衡状态,则螺旋桨产生的升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
F=G=20N
其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升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无人机出现故障(螺旋桨停止转动),在坠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作用;故合力大小为
F合=G-f=20N-0.5N=19.5N
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重力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答:(1)无人机所受重力大小为20N;
(2)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升力的大小为20N,方向竖直向上;
(3)若无人机出现故障(螺旋桨停止转动),在坠落过程中,人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的大小为19.5N,方向竖直向下。
55.(1)12m/s,43.2km/h(2)600N
【详解】
解:(1)轿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
(2)轿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牵引力大小为
F=f=600N
答:(1)轿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多少12m/s,合43.2km/h;
(2)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600N。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