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洋务运动》说课
大邑外国语学校 李家琼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学法、教法分析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流程
六、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1、《洋务运动》在教材中的地位:
洋务运动是中国学习西方,开始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方向发展的起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近代化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课知识点:
洋务派的产生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分析与评价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4、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因而它的发展概况及对它历史地位的评价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用大,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大?如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这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还比较低,所以常常死背硬记知识点,不能深入理解、巧妙记忆、辩证分析评价。这样,记忆效果差、学习上不了层次。教学中,我们既要调动学生阅读、查找、勾画、背记知识点,还要作恰当的点拨、补充、示范,让学生加深印象、打开思路、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培养更强的学习能力。三、学法、教法分析学法(1)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一些史料,作适当勾画、背记,以培养学生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答问、讨论、辩论,学会合作学习。
(3)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历史的思维。
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
(2) 提问法:层层提问,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认识。
(3)讲解法:针对教材疑问部分教师应着重讲解并补充相关材料,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四、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在教学中我活用教材,补充展示历史图片加深学生直观印象;通过层层提问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通过多个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补充史料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组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表达等综合能力;设计拓展思考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第二学习主题
(二)洋务派的产生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兴办新式学堂
创建海军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局限性
进步性
(五)巩固小结
1、学生概括、复述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2、拓展思考。近代化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技术制度思想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第二学习主题
(二)洋务派的产生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兴办新式学堂
创建海军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局限性
进步性
(五)巩固小结
1、学生概括、复述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2、拓展思考。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洋务派:指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洋务运动: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奕? 恭亲王奕?,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曾国藩(1811—1872) 曾国藩,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为对抗太平天国,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旋扩编为湘军,次年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1860年他升任两江总督,授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主张“借洋兵助剿”。1862年(同治元年)为协办大学士,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左宗棠入浙江,会同“常胜军”、“常捷军”夹攻太平军,1864年7月攻陷天京。次年他奉命督办直隶(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后战败回两江总督任。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68年他被授武英殿大学士,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曾国藩查办天津教案,惩办民众,对外妥协,受到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后病死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李鸿章(1823—1901) 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1853年(咸丰三年)李鸿章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61年编练淮军,次年(同治元年)调上海,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进攻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李鸿章署两江总督,次年继曾国藩任钦差大臣,节制各军专办镇压捻军事务。1867年至1868年间,李鸿章镇压了东、西捻军;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从60年代起李鸿章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事业,利用海关税收购买军火和军舰,扩充淮军势力,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李鸿章主张妥协。1876年李鸿章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1885年中法战争中.与法国订立《中法新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海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1896年李鸿章访俄,签订《中俄密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李鸿章被任为议和全权大臣.与庆亲王奕勖代表清政府于次年签订《辛丑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左宗棠(1812-1885)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阴人,道光举人。1860年(咸丰十年)由曾国藩推荐,左宗棠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1862年(同治元年)初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次年升闽浙总督。1865年左宗棠奉命节制赣、粤、闽三省军务,镇压太平军余部李世贤、汪海洋。1866年他创办福州船政局,同年调陕甘总督;次年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镇压回民起义和捻军。1868年左宗棠会同李鸿章击灭西捻军后,又率军返回西北,于1873年攻占肃州(治今甘肃酒泉)等处,击灭回民军。1875年(光绪元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军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后在西北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等新式企业。1881年左宗棠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时左宗棠督办福建军务,病死于福州。有《左文襄公全集》。张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务派首领,字孝达,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1882年(光绪八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1884年中法战争时,升调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击败法军,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1889年张之洞调湖广总督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创办自强学堂,并筹办芦汉铁路。1894年张之洞代刘坤一为两江总督,曾编练江南自强军。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在帝国主义策划下,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倡议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和唐才常自立军起事。1907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事务。有《张文襄公全集》学生阅读教材、观看课件图片和解释,一起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1、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式下产生的?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4、说出洋务运动的开展时间。
老师点评、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作简单解释,由此导出洋务运动的内容。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创设,是清末最早官办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厂。该厂“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规模较小,专造子弹、火药、炸炮等武器弹药。1864年,该厂迁往南京,次年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后膛钢炮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建立的炼钢厂,1891年在这里炼出了中国的第一炉钢。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曼里夏1888直拉式步枪 福州船政局,又名马尾船政局,1866年,由左宗棠创办,是清政府经营的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该局主要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雇用工人约1700~2000名。从1866年到1907年,该局共造各种船舶约40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制造了3艘巡洋快船。图为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福州船政局使用的机器 1、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学生阅读教材、观看课件图片和解释,一起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1、洋务派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时间段是什么?
2、洋务运动为什么会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
3、洋务运动初期以什么为旗号?
4、洋务派发展的军事工业代表有哪些?
点评学生的回答,根据回答情况作点拨和补充。介绍洋务运动初期的资金来源及中后期对开明商人、地主的吸引,导出民用工业的兴办。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汉阳铁厂,19世纪末张之洞在武汉兴建,为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建立的规模最大的近代民用工业;兼营采矿和冶炼。1893年底全部竣工,有大小10个工厂,拥有炼炉两座,雇用工人约3000人。该厂先为“官办”,后改为“官督商办”。图为1894年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上海汉阳开平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武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文化教育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京师同文馆1872年30名幼童赴美留学镇远舰铁锚(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海军的建立 返 回返 回停泊于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部分舰只 海军的建立 停泊于旅顺港内的北洋舰队部分舰只 海军的建立 海军的建立 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学生看图片,阅读教材讨论、回答问题:1、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时间段是什么?此阶段以什么为旗号?
2、洋务运动为什么要发展民用工业?
3、洋务派发展的民用工业代表有哪些?
4、开明地主和商人投身洋务兴办近代企业后,其身份有什么样的变化?
5、新式学堂的建立和派遣留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
6、洋务派创建了哪三支海军?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后期开明地主和商人投身洋务,兴办企业后身份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理能力,也为教学“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打下基础。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第二学习主题
(二)洋务派的产生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兴办新式学堂
创建海军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局限性
进步性
(五)巩固小结
1、学生概括、复述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2、拓展思考。洋务运动的评价1、学生辩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还是消极作用是主要的。”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表达能力。
2、局限性:
(1)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其含义
材料: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引导学生回忆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联系清王朝的垮台,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它的目的“富国强兵,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这是它的局限性。展示以下反映洋务运动进步性的材料,让学生体会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培养其一分为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材料一 1892年,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还仿制成功欧洲新式火炮。
材料二 1888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军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队。
材料三 北洋舰队于1888年正式组成,拥有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多人……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
材料四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材料五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材料六 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材。如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采矿工程师,发现了湘潭煤矿;唐国安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3、进步性:
引导学生分析其进步性。它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派遣留学生和近代企业的建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人;吸引开明地主、商人 兴办近代企业,产生了资本家,所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军事工业的创办,海军的建立,提高了国防力量,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样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洋务运动是中国学习西方,开始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方向发展的起点,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提示学生区别: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近代化的开端
(五)巩固小结 1、学生概括、复述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 、拓展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清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落后要挨打,决心推行改革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现在你们被邀请到朝廷共商国事,商讨如何改革。请大家积极为清政府献计献策。六、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
中央代表:
地方代表:
二、洋务运动的过程
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
1、第一阶段
时间:
口号:
发展重点:
代表企业:
2、第二阶段
时间:
口号:
发展重点:
代表企业:
3、兴办新式学堂:
4、创建海军: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局限性:
积极性:
本课教学的倾向1、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
2、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