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评价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评价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02 1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评价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犒劳(kào)   敛裾(jū)
平仄(zè) 管弦(xián)
B.夙愿(sù)   侘傺(zhà)
踯躅(zhú)   三匝(zā)
C.黝黑(yǒu)   吐哺(bǔ)
暧暧(ài) 忤视(wǔ)
D.尚飨(xiǎnɡ) 参乘(shènɡ)
箴言(zhēn)   相勖(x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文采 没精打彩 丰姿 风姿绰约
B.干燥 躁动不安 嗔怒 瞋目而视
C.拾掇 日夜不辍 碧绿 金壁辉煌
D.赏赉 赍志以殁 提名 金榜提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能够让先生为拙作写读后感,真是狗尾续貂,令我十分高兴。
B.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D.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让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
4.对下面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翻译: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翻译:如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我知道您做这件事很困难。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翻译:军队中没有什么娱乐,让我来舞剑吧。?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气环流
任何行星上,只要其上空有大气,就应该有大气环流。何谓大气环流?就是行星大气一方面从太阳电磁辐射中接收热量,一方面把自身的部分热量发射到行星际空间。在“收”与“发”的过程中,一些区域常年温度高,气压低,形成低气压,另一些地区常年温度低,气压高,形成高气压。气压的高低不同,导致大范围的大气流动,这就是大气环流。
地球上有三种环流。首先是信风,就是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一种大气环流。它相当稳定,按时前来,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叫做信风。古代商人利用它推动风帆飘洋过海,从事贸易活动,因此又称贸易风。除了信风,在南、北两半球的大气中各有两个环流圈,分别位于中纬度地区和两极地区。此外,在地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还有强而窄的气流(称为急流),对整个大气环流起发动机作用,将低纬度地区的暖空气推向高纬度,将两极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输送。
这三种环流在火星上都有。不过,太阳辐射在火星表面造成的响应与地球不同,火星表面上夏季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夏季半球(即处于夏季的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因此火星上夏季环流圈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分布在赤道两边。此外,火星大气里还有两种特有的环流。一是热潮风,它是火星上的昼夜温差驱动,沿火星天空中太阳运动的方向传播。二是“凝致流动”,是二氧化碳季风性凝结形成的。在火星冬季半球高纬度地区,Y二氧化碳会冻结成干冰。这样,火星冬季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压就比别处低。高气压地区的大气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就形成一股强劲的环流,将热量和质量向极冠区转移。这股环流就是“凝致流动”。
在金星上虽然没有像地球、火星上那样的环流,C但大气中有从东向西流动的高速大风,风速由行星表面向上逐渐增加,Y表面风速为每秒1米,云顶风速可达每秒100米。以每秒100米速度前进,4天可以环绕金星一周,所以此风被称为“四日风”。四日风的能源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至今还是谜。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6年第1期)
5.下列有关“大气环流”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星上的大气由于不同地区气压的高低不同,而导致的大范围的大气流动。
B.行星大气在接收和发射热量的过程中,
造成不同区域常年温度高低不同,而导致
气压的高低不同,最后形成大气的流动。
C.地球上的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有强而
窄的气流,它将低纬度地区的热空气推向
高纬度,将两极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
区输送。
D.火星上夏季环流圈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分布在赤道两边,是因为太阳辐射在火星表面造成的夏季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夏季半球(即处于夏季的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
6.下列关于地球上三种大气环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风,就是地球中低纬度地区的一种
大气环流。它相当稳定,按时前来,决不
轻易失信,因此叫做信风。
B. 地球南北两半球的大气中有两个环流
圈,分别位于中纬度地区和两极地区。
C.古代商人利用地球低纬度地区的大气
环流推动风帆飘洋过海,从事贸易活动,
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又称贸易风。
D.急流是地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的强而窄的气流,它对整个大气环流起发动机作用。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是火星表面接收太阳电磁辐射热量最多的地方。
B.热潮风由火星上的昼夜温差驱动,它
沿火星天空太阳运动的方向传播,是火星
大气里一种特有的环流。
C.在火星夏季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二氧
化碳会冻结成干冰,从而造成高气压地区
的大气向该地区流动,形成一股强劲的环
流。
D.“凝致流动”,是二氧化碳季节性凝结形成的一股强劲的环流,它将热量和质量向火星极冠区转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日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者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选自四部丛刊影宋本《嘉祜集》卷十四)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昌言闻吾废学 废:停止
B.闻介马数万骑驰过 介:铠甲
C.尚心掉不自禁 掉:振奋
D.中国之人不测也 测:观察
9.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体现昌言对“我”的学业关心鼓励的一组是( )
①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②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③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④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⑤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追忆自己与石昌言既是近邻又是亲戚,且得到昌言的关心和鼓励,两人关系融洽,情感深厚。
B.石昌言作为外交使节出使异域,苏洵为他身负外交重任而高兴,并流露出了对他在外交场合建立功勋的敬仰和赞颂。
C.文章用奉春君出使冒顿的故事,劝喻石昌言木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识破敌国的阴谋,在非常时期采取果断措施,英勇善战,不辱使命。
D.这是一篇临别赠序,叙述事件形象具体,采用借古喻今和引用名言的写法,表达主旨深刻,文章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 ? 第II卷(共120分)
三、(30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3分)
译文:
(2)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4分)
译文:
(3)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译文:
12.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6分) ??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 [注]①桀:夏桀,暴君。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 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 一 朝 居 也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1)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一首_______;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_______。(3分)
(2)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防民之口, 。(《召公谏厉王弭谤》)
⑵秦王有虎狼之心, , 。
(《鸿门宴》)
⑶失其所与,不知; ,    。
(《烛之武退秦师》)
⑷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
四、(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8分)
秦淮河上寻桨声
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与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告诉秦淮河究竟是溶了商女的胭脂红多还是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河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坏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见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舱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有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地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下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的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 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竞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业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听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选自2006年第9期《散文选刊》)
15.请概括出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秦淮河的不同感受。(4分)


16.文章开头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这有何作用?(4分)


17.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6分)
(1)第2段中“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解释。(3分)


(2)文章最后说“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



18.文章题目为“秦淮河上寻桨声”,从全文来看,“桨声”指代什么?结合全文,你认为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


五、(12分,每小题4分)
19. 优秀电视节目的开篇,往往有一些精美的导语。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导语就是“共享阳光,分担风雨”,下面是湖南卫视以挖掘、讲述新闻背景故事为主题的专题节目《背后的故事》的一则导语:
情感的穿越,心灵的震撼,那些新闻背后,那些人生背后,那些爱情背后,那些生死背后,有无言的大震撼,有拈花的感动,有自孤峰顶上坐起观灯的大境界,有泪水欢颜、宣泄淋漓的大俗世界。
请你仿照示例为《背后的故事》栏目再设计一则导语,要求切合栏目特点,语言富有韵律、韵味,且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4分)


20. 《水浒传》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简要分析。(4分)


21. 将下面的备选文句分别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使文段语意清晰连贯。(4分)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③射得人眼睛发痛
④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
22.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每天都生活有阳光雨露陪伴的日子里,往往还会被各种磕磕碰碰所包围,以至于在心灵上形成一种潜在的阴影。从此以后,许多人就难以走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其实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将思想的阴影冲破,没有挑战自己的勇气,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世界啊。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走过心灵阴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自拟题目。⑥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第I卷
一、(21分,每小题3分)
1.B
点拨:B项中“侘”应读“chà”,其他都正确。
2.B
点拨:A项“没精打彩”中的“彩”应为“采”;C项“金壁辉煌”中的“壁”应为“碧”;D项“金榜提名”中的“提”应为“题”。B项全正确。
3. C
点拨:A项“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接在美好的事物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此处误解原意。B项“休戚相关”,彼此的忧喜祸福紧密相关。形容彼此利害一致,用于人。此处应用“息息相关”。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B
点拨:文言文的翻译,应注意关键字眼的落实。B项中“君知”应解释为“您知道”,而不是“我知道”。
5.D
点拨:D项讲的是火星上大气环流分布情
况及其原因。
6.D
点拨:A项“中低纬度地区”应为“低纬
度地区”;B项“有两个环流圈”应为“各
有两个环流圈”;C项“决不轻易失信”不
是就“贸易活动”而言的。
7.C
点拨:C项中的“夏季半球”应为“冬季半
球”。
8.C
点拨:掉:振动、战栗
9.D
10.C
点拨:“在非常时期采取果断措施,英勇善战,不辱使命”不对。石昌言是外交使节,不是军事将领。
第II卷
三、(30分) 11.⑴昌言听说我停止了学业,虽然不说,但细究他的心思应是感到遗憾的。
⑵我读书很晚,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心中十分自卑;等听到昌言的话,才感到非常高兴。
⑶男子汉一生不当大将,能担当使臣,在唇枪舌剑之中击败敌人,也就足够了。
参考译文:
昌言参加科举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开始读书。回想起在先父身边与一群孩子玩耍时,昌言从一旁取来枣子和栗子给我吃的情景。我们两家挨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十分亲密。昌言参加进士考试,日渐有了名声。我后来逐渐长大,也渐渐知道了读书,学习断旬、对仗、声律,但还没有学成就停止了。昌言听说我停止了学业,虽然不说,但细究他的心思应是感到遗憾的。后来的十几年,昌言考中进士获得第四名,在四方作官,彼此间没有了联系。我日渐长大成熟,就感到后悔,面对挫折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都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我们互相安慰,感到了人生的欢娱;我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十几篇,昌言看了十分高兴,说很好。天写文章,但心中十分自卑;等听到昌言的话,才感到非常高兴。我读书很晚,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心中十分自卑;等听到昌言的话,才感到非常高兴。
现在又过了十几年,我又来京师,而昌言已经当上了两制官,并替天子访问那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胡虏朝庭,树起了大旗,有几百车骑随从,送行的车子多达千辆,走出京都城门,意气勃发。我心里想,小时候在先父身旁看到昌言时,怎么会知道他能达到这样荣耀的程度?富贵不足为奇,对于昌言我独有一些感慨。男子汉一生不当大将,能担当使臣,在唇枪舌剑之中击败敌人,也就足够了。
从前彭任随从富公出使回来,对我说:“出了国境后,住宿在路边的驿站,听到数万披着铠甲的战马沿路驰过,剑槊相互碰撞,一整夜都不停止,随从惊恐失色,天亮之后,看到道路上的马蹄印,还禁不住胆战心惊。”凡是胡虏用来向中原炫耀的,大多是这一类;中原人看不明白,所以有人竟会因此而受到震骇而说不出话,被夷狄讥笑。唉!为什么会如此不用脑筋啊!从前奉春君出使冒顿,壮士和大马都隐藏起来,所以有了平城大捷。今天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是没有什么能力的。孟子说:“游说大人物,那就要轻视他。”更何况是面对夷狄呢!请允许我把这句话作为赠序送给你。
12.[参考答案]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每错一处扣1分。)
13.(1)绝句(或七绝) 送别诗(2)“空”字使用精妙,一语双关。用比拟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
14.(1)甚于防川?(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⑶以乱易整,不武 ⑷壮士不去不复返
四、(18分)
15.少年时期的感受:秦淮河热闹喧嚣,风流曼妙;读大学时的感受:秦淮河古韵消散,寂静无声;2005年的一天:秦淮河商业味浓郁,艳俗无比。
16.引出文章要描写的对象——秦淮河;说明秦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繁华之所;增添文章诗意。
17.(1)自古及今,涉及秦淮河的诗歌很多,人们可以从诗歌中了解秦淮河;秦淮河就如同诗歌一样曼妙无比。(2)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静谧的、自然的。
18.“桨声”指代远离奢侈与繁华、远离浮躁与金钱的人生理想。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理想的肯定和追求,对现实生活中浮躁、一味追求金钱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抨击。
19. 我们目击的真实,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凌;冰山下面的巨大事实,更排山倒海穿透视听。我们直面的人生舞台,也许只是化蝶幻影;层层垂帘般幕后的故事,更震撼世道人心。
20. ①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②既劝诫常人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③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点拨:本题考查同学们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学们要从酒店主人的心理方面分析。
21.②④③①
22.点拨:这是一道极富文学特质的形象性创意作文题。材料中提到的“思想阴影”就是你写作的范围和内容。你可以用哲学的见解或文学的眼光,诠释或描写出某种具体的思想阴影,譬如你在生活中的自卑意识、心灵人格的固有偏见、某种习惯势力的束缚、甚至是自己从未曾察觉到的思维定势等等。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从正反两面思考,要突出“心灵阴影”所带来的危害以及“走出心灵阴影”后的欣喜,突出其中的道理或顿悟。在文体的选择上,若你擅长记叙、描绘,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一个有关“走过心灵阴影”的故事,不过要特别注意从心理上去刻画,让情感震撼人们;若你擅长议论说理,可以写成议论文,从理性的角度辩证分析阴影给人们所带来的种种伤害,告诉人们应该清除心灵的阴影,从而点亮心灵之灯,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