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REN LEI DE QI YUAN HE FA ZHAN
第一节
1
2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过程
目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异同点,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3、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
人类的起源
PART 01
神创论
上帝造人
女娲造人
进化论
进化论
事实与观点
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
对同一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
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仔细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长臂猿
红毛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事实
观点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和生活方式
大猩猩
黑猩猩
红毛猩猩
长臂猿
长臂猿 红毛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分布
食物
生活方式共同点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和生活方式
南亚、东南亚以及云南的热带雨林 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热带雨林 非洲东部和西部的赤道地区。 非洲丛林,非常社会化的动物。面部表情丰富。
以植物为食,亦吃昆虫等 以树叶和果实为生,偶尔吃小动物和鸟蛋。 主要以植物嫩芽和果实为食。 食性相对复杂、包括树叶、果实和昆虫等。
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攀援或臂行,不能完全进行直立行走。
比较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比较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森林树栖生活
陆地自由生活
现代类人猿
人类
生活方式
比较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现代类人猿
人类
运动方式
臂行、攀援
直立行走
比较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现代类人猿脑容量约400ml
人类脑容量约1500ml
现代类人猿
人类
脑的发育程度
脑容量小
无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
语言文字能力强
比较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现代类人猿
人类
制造工具的能力
不能制造,
但能使用简单工具
可以制造
并使用复杂工具
比较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现代类人猿
人类
制造工具的能力
不能制造,
但能使用简单工具
可以制造
并使用复杂工具
脑的发育程度
脑容量小
无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
语言文字能力强
运动方式
臂行、攀援
直立行走
生活方式
森林树栖生活
陆地自由生活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宏观相似性——外部特征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宏观相似性——面部表情、行为方式
珍·古道尔(Jane Goodall) ,英国生物学家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宏观相似性——行为方式(面部表情、行为方式)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骨骼
宏观相似性——内部结构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类人猿的牙齿
现代人的牙齿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微观相似性——细胞色素c水平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亲缘关系远近: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越相似或相同.
生物 差异数目 生物 差异数目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果蝇 27
袋鼠 10 小麦 35
马 12 酵母菌 44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微观相似性——基因水平
红毛猩猩
黑猩猩
人类
大猩猩
1.8%
2.4%
1.2%
1.2%
1.4%
2.4%
图片来源:《The Complete World of Human Evolution》
比较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性
事实:
动物行为学证据:面部表情、行为方式
比较解剖学证据:身体结构
分子生物学证据:基因序列
观点: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1500
1000
500
百万年前
共同祖先
0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
树栖
资料:地质研究表明: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形成了全长6000多千米的大裂谷。当时的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思考
1.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对森林古猿有什么影响?
2.如果你是森林古猿,你将面临怎样的选择?
森林古猿
气候:干燥寒冷
地形:稀树草原
继续树栖生活
现代类人猿
(热带丛林树栖)
被迫地面生活
人类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观点
化石证据: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距今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少女“露西”骨骼化石。化石显示她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粗壮,与现代人比较相似,脑容量500mL。
髋骨
下肢骨
事实
分子生物学证据:1987年威尔逊等人测定了来自不同地理群体的14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的遗传的分歧,显示,今日全球人类群体的线粒体DNA的序列差异很小,只有不超过0.6%的碱基对,说明它们有一个较近的祖先。在所有群体中来自非洲的群体之间分歧比非洲以外的群体间差异比较大,因此,非洲群体之间有一个相对最远的共同祖先,所以威尔逊等人得出结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然后再迁移到亚洲和欧洲。
说明:资料来源 Wilson A C,Cann R L.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科学,1992(3):1-10
事实:
地质学证据:热带丛林变成稀树草原
比较解剖学证据:牙齿结构、下肢骨结构、脑容量
最主要的证据:化石(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分子生物学证据:基因序列
观点:
人类起源于非洲。
假说
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过程
PART 02
从1960年起,人类学家在坦桑尼亚先后多次发现了大批石器和古人类化石并存的遗迹。它表明大约在250万年前东非古人类已能制造工具而不仅是使用工具,因而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能人”(意思是有技能的人)阶段。能人脑容量较南方古猿较大,为700ml,直立行走也更稳定。
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石器
能人复原图
早期猿人——能人
晚期猿人(直立人)——北京猿人
1927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掘出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头盖骨化石,考古学者同时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灰烬遗址。据测算,北京猿人的平均脑容量达1088mL。比现代人稍矮,男性身高约162厘米,女性约152厘米。
北京猿人头骨化石复原像
云南元谋人复原像
陕西蓝田人复原像
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尼人)
1856年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发现一名距今20-5万年前的成年男性的颅顶骨和一些肢谷化石。2015年,发现了一个追溯到尼人时期的多种骨头工具,它证明了尼安德特人能够理解骨头的机械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它制造工具。据测算,尼人平均脑容量1200-1750mL。
说明:数据来源DOI: 10.1126/sciadv.aar5255
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1930年,在北京猿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发现距今5-1万年前的脑容量更大约1500mL的山顶洞人,头骨形态与现代人接近。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更复杂的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制作精致器具
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直立行走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简单工具
人工取火
环境变化
制造多种石器
学会用火
你能根据所学内容和右边的关键提示梳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吗?
请暂停视频,尝试写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图
制作精致器具
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直立行走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多种石器
学会用火
制造简单工具
人工取火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本节小结: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
环境变化
人类
非洲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发展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工具、
能够用火、
大脑发达、
产生语言
最主要的事实证据:化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