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声波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的应用对人体有利无害
C.电磁波和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卫星通信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超导体在超低温状态下电阻为零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3.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手机的充电器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C.使用手机时,消耗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D.手机的蓝牙耳机是利用红外线传递信息的
4.华为5G“黑科技”凭借着它的高传输速率,低时延、多终端广连接数等各项优势在此次抗疫复产行动起到了积极作用,5G智能巡检机器人,空中课堂,“智能快递小哥”……5G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5G技术也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是真空,电磁波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定电话可以通过电流传递声音信息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C.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就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
6.现在,有些学校为学生配备了智能学生证(如图所示).智能学生证功能很多,如电子签到、GPS定位、亲情对话一键通及紧急呼叫等功能.智能学生证可以( )
A.即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
C.只能接收电磁波 D.即能发射超声波又能接收超声波
7.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直播.直播时,现场记者将视频资料传送到电视台所依靠的载体是
A.声波 B.可见光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
8.2019年1月3日,由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下列有关“嫦娥四号”巡枧器“玉兔二号”下行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行控制中心利用声波控制“玉兔二号”
B.飞行控制中心利用电磁波控制“玉兔二号”
C.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D.太阳能电池板接收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9.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是守恒的,人类利用能源时不用节约
B.LED灯内的发光二极管是没有正负极之分的
C.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
D.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
10.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一种电磁波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h
C.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其波长与频率成正比
D.中央电视台与三明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
11.(2013 湘潭)手机在通话时,可听到远方通话者的声音,则从手机中听到通话者的声音和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分别是( )
A.声波和声波
B.电磁波和声波
C.声波和电磁波
D.电磁波和电磁波
12.物理学中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B.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电磁波
D.磁感线描述的磁场不是真实存在的
13.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B.“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
C.节能光源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D.通过手机微信的“摇一摇”,就可以参与抢红包,这一过程是靠声波传递信息的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移动通信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
C.超导体材料可用于电饭锅的发热元件 D.光导纤维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15.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只能传递能量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16.“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正确的做法是( )
A.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恢复供电
C.为了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
17.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传递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
A.太阳能、核能和地热能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B.光纤网络和电视遥控器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号
C.卫星通信利用高频率微波来传输信号是因为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D.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内部,核燃料具有的核能通过核裂变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
18.下列相关物理量的数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36.6℃
B.中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米
C.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约1分钟
D.北斗导航系统卫星共有3颗
19.下列设备使用微波传递信息的是
A.汽车倒车雷达
B.医用B超机
C.光导纤维
D.卫星传送电视信号
20.关于声音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和固定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B.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
C.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为了弹奏不同的响度
二、填空题
21.下列部件装在话筒里的有________;装在听筒里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永久磁体;B.螺线管;C.炭粒;D.用碳精片制成的振动膜;E.用薄铁片制成的振动膜
22.电磁波是在空间_____变化的_____.
23.2018年春节,“中国年最西安”活动中,300架无人机在大唐芙蓉园上空灯光秀,空中拜大年,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简称“飞控”,无人机悬停还是飞行、向哪个方向飞行、上升还是下降等飞行指令都由飞控下达,飞控主要由感知飞行姿态的陀螺仪、GPS定位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各种功能的传感器及控制电路组成.
(1)GPS定位模块利用_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
(2)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这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_的特 点.
(3)气压传感器可通过测定大气压值获知无人机所在位置的______________ .
2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105千米/秒.
25.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微波段来加热物体的,这个现象说明电磁波具有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电磁波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过量接触电磁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B错误.C. 电磁波和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D.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m/s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根据我们学过的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2.C
【解析】
【详解】
A.“光年”是距离单位,A选项错误;
B.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选项错误;
C.超导体在超低温状态下电阻为零,C选项正确;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D选项错误.
3.A
【解析】
【详解】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超导材料没有电阻适用制作电动机类物体,故B错误;
C.电能是通过其他能源转化而来的二次能源,故C错误;
D.手机的蓝牙耳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A.太空中是真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
C.光的实质是一种电磁波,故C正确;
D.电磁波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固定电话可以通过电流传递声音信息,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变化的电流,听筒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信号,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导线中的电流有变化时,才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即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据电磁波的应用可知,播时,现场记者将图片传送到电视台时所用的载体是电磁波,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B.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波。电磁波的传递不需要介质,飞行控制中心是利用电磁波来控制“玉兔二号”的,故A错误,B正确;
C.巡枧器“玉兔二号”下行过程中,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的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是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A.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节约能源,故A错误;
B.LED灯内的发光二极管有正负极之分的,故B错误;
C.现有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制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C正确;
D.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详解】
A.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故A正确;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不是3108km/h,故B错误;
C.由波速、波长与频率间的关系cλf,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不成正比,故C错误;
D.中央电视台与三明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不同,但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11.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手机通信是靠电磁波来实现的,基站的作用是把信号进行放大传递.
解:打电话时,说话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手机,手机又将信息转化为电磁波信号传给基站,然后又通过基站传到对方手机,对方手机接收到的信号是电磁波,手机又将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发声体的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给听话者;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是通过打电话的实例,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知道移动通信是靠电磁波进行传递信息的.
1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真实存在的,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这是用模型法来研究物理问题,是假想出来的,是不存在的;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实现的,是真实存在的,为了形象、准确的描述磁场,我们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磁感线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这也是用模型法来研究物理问题,是假想出来的,是不存在的.故C正确.
【考点定位】磁感线、光线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燃冰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故B错误;
C.制作二极管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常用的有硅、锗等材料,故C正确;
D.手机既可以接收电磁波,也可以发射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因此手机抢红包过程中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C。
14.B
【解析】
【详解】
A. 核能与其它化石类能源相同,在预期内是不可可再生的能源,故A错误;
B. 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传递,移动通信就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故B正确;
C. 电饭锅的发热元件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而超导体材料电阻为零,所以不可使用,故C错误;
D. 光导纤维是依靠光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选B.
15.A
【解析】
【详解】
A.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激起电磁波,不变化的电流不能激起电磁波,故A正确为答案.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电磁波既能传递能量又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由可知,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D错误.
点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的速度比声速快得多.
16.A
【解析】
【详解】
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但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体,故A正确;
B. 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电路中有短路故障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所以应先检查原因,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故B错误;
C.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其它用电器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故C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导线挑开,不能直接用手拉开,故D错误。
故选A。
17.B
【解析】
【详解】
A.太阳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
B.光纤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的,激光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故B正确;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故C错误;
D.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内部,核燃料具有的核能通过核裂变反应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1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体正常体温约在36℃~37℃之间,故A符合题意;
B.中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约1秒,故C不符合题意;
D.北斗卫星导航系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汽车倒车雷达和 B.医用B超机是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光导纤维用激光传递信息.D.卫星传送电视信号使用微波传递信息.故选D
考点:信息的传递
20.C
【解析】
【详解】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固定电话的声音信息是由导线中变化的电流来传递的.故A错误;
B.声速与频率无关,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次声波是相同的,故B错误;
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C正确;
D.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要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弹奏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21. CD ABE
【解析】
【详解】
[1] 话筒中有用碳精片制成的振动膜片和随声音跳动的碳粒,人们对话筒讲话时,膜片随着声音的高低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松一紧,把声音转化为变化电流信号,即装在话筒里的有C、D;
[2] 听筒里有永久磁铁、螺线管和用薄铁片制成的膜片,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引起螺线管中磁性的变化,磁铁便把电信号变成膜片的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即装在听筒里的有A、B、E.
22.传播的周期性,磁电场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是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就是变化的电磁场,电生磁、磁生电都是倒数关系,只有周期性的变化,电磁场才能源源不断的传播,所以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
电磁波本题答案为:传播的周期性,磁电场.
考点:电磁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产生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
23. 电磁波 3×108 方向性好,穿透力强 高度
【解析】
【详解】
(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GPS定位模块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为3×108m/s;
(2)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故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
(3)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根据大气压的数值可以测定无人机的高度.
24.3
【解析】
【详解】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5km/s.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光速的;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光速的.
25.能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磁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电磁波的微波段来加热物体说明电磁波具有能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