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练习题第十六章电磁转换(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练习题第十六章电磁转换(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2 20:2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练习题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2.以下有关换向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换向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的铜环组成
B.换向器分别与线圈的首尾两端相连
C.换向器始终是与电刷接触的
D.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可以自动的改变电流大小
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磁波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电器设备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微波炉 B.电磁起重机 C.B超 D.电吹风
4.下列的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
B.图乙,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图丙,闭合开关,保持电流方向不变,对调磁体的N、S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
D.图丁,闭合开关,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路中就一定会有感应电流
5.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出发,回到磁体N极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6.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的是发电机的原理
B.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C.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的是电动机的原理
D.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特点
7.小明在做“研究磁铁的磁场”实验时,不慎将铁屑撒在实验桌上,为了收集铁屑,小明想用磁铁去吸引铁屑,同组的小波建议用塑料袋或白纸包裹磁铁后再去吸引铁屑.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
A.小明的方法可行,小波的方法不可行
B.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明的方法好些
C.小波的方法可行,小明的方法不可行
D.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波的方法好些
8.如图,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吊一块条形磁铁,将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9.如图所示, 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当在磁场中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垂直纸面向里运动 B.垂直纸面向外运动
C.沿纸面向右运动 D.沿纸面向上运动
10.下列四幅图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B.图乙中的手摇发电机是根据安培的发现而制成的
C.图丙中的抽油烟机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D.图丁中的人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时很危险,会触电
11.关闭并拔出电动自行车的钥匙,用力踩踏使其前进,会发现按下喇叭开关时,喇叭也能发出鸣叫,这是因为此时
A.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电路漏电了
B.钥匙开关没有切断喇叭与电源的连接
C.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
D.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
12.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能用来探究影响电流的磁场强弱因素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方向总是_________ ,作用点叫________,重力的大小与质量_______.
14.在“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发电机”、“电动机”这些仪器中,正常工作时,把机械能主要转化为电能的是 ________
15.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电机是根据图______的原理制成;电动机是根据图_____的原理制成.
16.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还知道了很多物理学家及他们对物理学做出的贡献.如:奥斯特发现了 ________,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 ________最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 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发明了发电机.
17.如图是录音机录音磁头的工作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当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上的线圈时,线圈周围就产生强弱变化的 ________;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 ________效应;磁记录技术还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举一例: ________ .
18.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_____原理。
19.宋朝学者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说“万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则被磁化的针指南的一端为_____极(选填“N”或“S”)。
20.如图所示,敲击风铃,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风铃_____产生,通过_____传入人耳的.敲击不同长度的风铃,会使声音的_____发生改变.
2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与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同。人们利用该原理制造了______。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2.法拉第曾发明了一种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图),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面产生持续的电流:
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有关;
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有关;
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23.在跳板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是______(选填 “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其大小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的两个物体上,但是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______,后者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
三、作图题
24.如图所示,将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绕制成滑轮组,要求最省力。
25.【2016·上海卷】根据如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实验题
26.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当条形磁铁放在线圈中不动时,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__;在条形磁铁从线圈里拉出的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__(以上三空选填“偏转”或“不偏转”);这是研究________的实验.
27.归纳式探究-研究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的运动:
(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我们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形象地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磁感线密;磁感应强度小的地方,磁感线疏.
条形磁体外部的磁感线分布如图甲所示,则a、b两点磁感应强度较大的是__.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2)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被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它们接在电压一定的交流电源上,从D1的圆心O处释放不同的带电粒子(加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粒子在两金属盒之间被不断加速,最终离开回旋加速器时,获得一定的最大动能.改变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磁感应强度B,金属盒半径R,带电粒子的最大动能Ek随之改变.得到数据如表:
 次数  m/kg q/C   B/T  R/m Ek/J 
 1 3.2×10-27 1.6×10-19 1×10-2 1 4×10-16
 2 6.4×10-27 1.6×10-19 1×10-2 1 2×10-16
 3 3.2×10-27 4.8×10-19 1×10-2 1 36×10-16
 4 6.4×10-27 1.6×10-19 2×10-2 1 8×10-16
 5 1.6×10-27 1.6×10-19 1×10-2 3 72×10-16
①Ek= k__,其中k=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②对于同一带电粒子.在不同的同旋加速器中,要获得相同的最大动能,则金属盒半径R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表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的原理工作的。
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的装置,能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的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电源,当磁场中的线圈转动时,小灯泡会发光,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探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 电动机的换向器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半圆铜环制成的,此说法错误.
B 换向器的两个半圆环分别与线圈的两端连接,并通过电刷接在电源的两级,此说法正确.
C 换向器当转到平衡位置时,需要改变电流方向,此时与电刷是不相连的,此说法错误.
D 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的作用就是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不是改变的大小,故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3.A
【解析】
【详解】
A.微波炉是利用微波的剧烈震动加热物体的,所以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故A正确;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B超是利用超声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电吹风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A.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该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实验中的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它的周围是否有新的磁场,所以不管有没有小磁针,电流的磁场总是存在的,选项A错误;
B.安培定则的内容是: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先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方向,方向向下,再判断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选项B正确;
C.图丙中有电源,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的实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只改变其中一个量,导体受力的方向改变,运动方向改变,如果两个量都改变,则物体受力方向不变,运动方向不变.故选项C错误;
D.图丁中没有电源,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1闭合的电路,2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3切割磁感线.故选项D错误.
5.B
【解析】
【详解】
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方便而假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存的,故A错;磁场是真实存的物质,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故B正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发出,回到磁体S极,故C错;地磁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D错;应选B.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开关闭合,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因此该实验装置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A错误;
B.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即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错误;
C.此图中没有电源,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实验中有电源,是电磁铁的原理图,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分析】
收集较小的铁制品,可以使用磁铁吸引铁质物体的特点来收集;不让磁铁和铁制品直接接触,可以更容易将二者分离.
【详解】
磁铁可以吸引铁屑,所以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但小波的方法还有一个优点,铁屑吸上来不与磁铁直接接触,可以很容易将铁屑和磁铁分开.故选D.
8.A
【解析】
【分析】
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分析出弹簧秤的受力,由运动可求得力的变化.
【详解】
由图知竖直向上的磁铁受力平衡,N在开始位置时两个N极接近,故为斥力,此时拉力为磁铁的重力减去斥力,当水平向上的磁铁向右运动时,两磁极开始远离,斥力减小,过中点后引力逐渐变大,则拉力变大才能保证磁铁平衡.故示数变大.
故选A.
9.C
【解析】
【详解】
AB.当导体垂直纸面向里或向外运动时,不切割磁感线,将不产生感应电流,故AB不符合题意;
C.沿纸面向右运动时,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故C符合题意;
D.沿纸面向上运动时,导体不切割磁感线,将不产生感应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
【分析】
1.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发电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3. 电动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
4. 人体为导体,一边与火线相接,一边与零线相接或与大地相接,都会形成通路,会触电.
【详解】
A. 图甲是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 图乙中的手摇发电机是根据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 图丙中的抽油烟机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
D. . 人体触电,原因是有电流流过,形成通路.人体为导体,一边与火线相接,一边与零线相接或与大地相接,都会形成通路,图丁中能构成闭合的电路,即有电流流过人体,会触电;故D错误;
故选D.
11.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电路漏电,喇叭不会响,故A 错误;关闭并拔出电动自行车的钥匙,说明已经切断电源,故B错误;用力踩踏电动机变成发电机,进行发电,喇叭发出鸣叫,故C错误,D正确.
考点: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区别和联系
12.C
【解析】
【分析】
从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中可得出实验内容,则可得出各装置的目的。
【详解】
A.演示的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
B.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但不能说明磁场的强弱,故B错误;
C.由于线圈的匝数不同,可看到吸引的铁钉的个数不同,即磁性强弱不同,故C正确;
D.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3. 地球 竖直向下 重心 成正比
【解析】
【详解】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我们把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大小成正比.
故答案为地球;竖直向下;重心;成正比.
14.发电机
【解析】
【详解】
“电流表”、“电压表”在通电时,指针摆动;“电能表”通电时铝盘旋转;“电动机”通电时,转子旋转,都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不符合题意;
“发电机”旋转时,消耗机械能,获得电能,即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
15. A D
【解析】
【详解】
A、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
B、这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这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关系的实验,结论是当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D、此实验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现象,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
16. 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托里拆利 法拉第
【解析】
【详解】
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托里拆利最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发明了发电机.
17. 磁场 电流的磁 信用卡、电话磁卡、第二代身份证、软磁盘和硬磁盘等
【解析】
【详解】
解答: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磁现象的例子有:信用卡、电话磁卡、第二代身份证、软磁盘和硬磁盘等.
点睛: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18. 磁场 排斥
【解析】
【详解】
[1]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看不见而又客观存在的磁场而发生的,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与轨道彼此分离,减小了摩擦,而提高车速。
19.S
【解析】
【详解】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
20. 振动 空气 音调
【解析】
【详解】
解答:敲击风铃,使其振动发出声音,经空气传入人耳;敲击不同长度的风铃,会使声音振动快慢不同,长的振动慢,音调低;短的振动快,音调高.
点睛: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1. 甲 发电机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在甲图中,闭合开关,导体AB在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乙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2. 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导线长度 磁性更强的磁铁
【解析】
【详解】
(1)[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圆盘转速越大电流越大,说明电流的大小跟圆盘转速有关转速。
(2)[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金属圆盘半径增大,所用导线的长度增大,所以电流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导线长度有关。
(3)[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只有改变磁铁的磁性大小,所以应该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
23. 相互作用力 相等 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
[3][4]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4.
【解析】
【详解】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所以,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这就是最省力的绕法,如下图
25.
【解析】
【详解】
磁感线由螺线管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方向如上图所示;螺线线右端为S,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可知,小磁针靠近螺线管的一端是N极,如上图中黑色的一端;由右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如图:
26. 偏转 不偏转 偏转 发电机
【解析】
【详解】
在条形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故有感应电流产生,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将偏转;当条形磁铁放在线圈中不动时,线圈不切割磁感线,故没有感应电流产生,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将不动;在条形磁铁从线圈里拉出的过程中,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故有感应电流产生,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将偏转.这就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故答案为偏转;不偏转;偏转;电磁感应现象.
27. a 0.5J kg/(C2 T2 m2) 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我们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形象地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磁感线密的地方,磁感线密;磁感应强度小的地方,磁感线疏.a点磁感线密,磁感线密.
(2)比较次数1和2,在q、B、R相同时,m变为原来的两倍,Ek变为原来的1/2,可知动能Ek与质量m成反比;
比较次数1和2,在m、B、R相同时,q变为原来的3倍,Ek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动能Ek与q2成正比
比较次数2和4,在q、m、R相同时,B变为原来的两倍,Ek变为原来的4倍,可知动能Ek与B2成正比
比较次数1和5,在q、B相同时,m变为原来的两倍,R变为原来的3倍,Ek变为原来的18倍,可知动能Ek与R2成正比.
综上所述:Ek= k将第一组使用数据代入解得,k=0.5J kg/(C2 T2 m2);
②由Ek= k,B=,对于同一带电粒子.在不同的同旋加速器中去,q和m相同,要获得相同的最大动能,则金属盒半径R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应成反比.C图像符合要求.
考点:控制变量法,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