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课时训练题:16.1磁体与磁场(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课时训练题:16.1磁体与磁场(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2 20: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课时训练题:16.1磁体与磁场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E为电源,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电路接通后,增大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总电阻变小 B.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D.弹簧乙的长度变小
2.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它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司南长柄一端是磁石的南极
B.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D.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3.在举行沙滩排球比赛的场地上,人们往往先用“磁选”来对沙子进行处理。“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 B.铜、铝碎片
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铁钉、铁片
4.现有下列各物体:(1)录像机用的录像带;(2)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3)VCD播放用的光盘;(4)录音机用的录音带.其中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是( )
A.(1)(2)(3) B.(2)(3)(4) C.(1)(2)(4) D.(1)(3)(4)
5.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
B.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
C.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熔化和凝固现象
D.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6.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中的
A. B.
C. D.
二、填空题
7.(1)我国古代利用司南来辨别方向.司南是指南针的始祖(如甲).司南用磁铁制成.它静止时,勺柄总是指向南方,这是因为它受到了 _________ 的作用,且勺柄是磁铁的 _________ 极。
(2)如图乙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时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
8.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填空和回答问题.
磁畴
分子或原子是构成物质材料的基元,基元中电子绕原子核的运转形成了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使每个基元都相当于一个微小磁体.由大量的基元组成一个集团结构,集团中的所有基元产生的磁场都同方向整齐排列,这样的集团叫做磁畴.
物体中含有大量的磁畴,但绝大多数物体中,磁畴磁场的指向是杂乱无章的,结果使各个磁场几乎完全被抵消.所以,这些物体的磁性通常很弱,往往无法检测到.
在铁块未被磁化时,众多磁畴磁场的指向是杂乱无章的.这时,一些磁畴产生的磁场和另一些磁畴产生的磁场彼此抵消,铁块不显磁性.当铁块被磁化后,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磁畴磁场都沿相同方向排列,这时铁块就有很强且持久的磁性.
在受到剧烈振动或高温下,磁畴磁场整齐排列的方向,又会变成杂乱无章,使磁铁的磁性减弱,甚至消失.
阅读上述材料可知:
(1)未被磁化的铁块没有磁性是因为磁畴磁场的指向______.
(2)为防止磁铁退磁,使用磁铁时应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磁铁的磁场,本质上也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
9.如图所示是温度自动报警器,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电铃发声报警,此时电磁铁的右端是_____极。
10.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________.
11.在探究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条形磁体平放在玻璃板上,轻敲玻璃板,细铁屑由于具有______会与玻璃板分离,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所示,借助细铁屑可以显示磁体周围______的分布特点。
12.有一学生拿条形磁铁做如下实验:
(1)用条形磁铁的中间去吸铁块,未吸住则说明_______;
A.条形磁铁没有磁性了 B.条形磁铁磁性强的部分在中间
C.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 D.条形磁铁中间部分没有磁性
(2)他一不小心将条形磁铁摔成两段,用断缺部分再去吸铁屑居然吸住了,这说明_______ ;
A.原来整块磁铁有磁性 B.两极变成不同的四极
C.每部分磁体上都有相同的两极 D.每部分磁体都有两个不同的磁极
(3)他把断缺的部分靠近时直至接触发现_______ ;
A.铁屑从一个磁体移到另一个磁体上 B.铁屑被吸得更牢靠
C.铁屑移向原来整体磁铁的两端 D.铁屑全部掉落
(4)在图中,帮助他画出中间断缺部分的磁感线 ________。
13.图甲是“压缩气体做功”实验: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此实验可观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的缘故。图乙是“压缩乙醚液化”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器的下端,乙醚会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向内推动活塞,看到乙醚发生液化现象,但乙醚没有燃烧。即使快速推动活塞,乙醚也不会燃烧,是因为______。
14.每个磁体都有________个磁极,分别叫做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
三、作图题
15.画出两条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______。
四、实验题
16.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与论证】(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
(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______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4)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仅由图D、E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压力F越大时,滑片下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永磁体受到磁力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乙弹簧长度的变化.
【详解】
当压力F越大时,滑片下移,甲弹簧越短,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越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故A、B错误;
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下方为N极,上方为S极,故C错误;
因同一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永磁体受到的吸引力减弱,乙弹簧变短,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
【详解】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司南指示南北;静止时长柄指向南方(指向地理南极),则司南长柄一端是磁石的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是在地磁场的北极附近,即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铁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录像机用的录像带,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录音机用的录音带中,这些都用到磁性材料,VCD播放用的光盘没有用到磁性材料,光盘上刻录的是数据信息.故A、B、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故A错误;
B.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是同一个温度,故水的凝固点也降低了,而白霜的形成是冰熔化吸热,导致周围气温变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霜,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冰熔化和水蒸气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霜是固体,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故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分析】
根据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进行分析.
【详解】
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小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排斥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大的.故选D.
7. 地磁场 S(南) 任意方向
【解析】
【详解】
(1)[1][2]勺柄总是指向南方,这是因为它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地理南极的附近是地磁北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那么勺柄是磁铁的南极;
(2)[3]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无论是上下左右或任意方向的磁场,都能指示出来。
8. 杂乱无章 高温 振动 电流
【解析】
【详解】
由短文内容可知未被磁化的铁块没有磁性是因为磁畴磁场的指向;
在受到剧烈振动或高温下,磁畴磁场整齐排列的方向,又会变成杂乱无章,使磁铁的磁性减弱,甚至消失.使用磁铁时应避免高温 (3). 由题意可知,磁畴是由于电子绕原子核形成的,本质上也是由电流产生的.
9. 98 N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由图示可知,当温度达到98℃时,左边的控制电路就会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此时电铃发声报警,由安培定则可知,此时电磁铁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
10.磁化
【解析】
【详解】
使铁钴镍等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11. 惯性 磁场
【解析】
【详解】
[1]铁屑质量较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周围的铁屑会倍磁化,借助细铁屑可以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
12. C A A
【解析】
【详解】
(1)[1]用条形磁铁的中间去吸铁块,未吸住则说明中间部分磁性最弱。
故选C。
(2)[2]条形磁铁摔成两段,用断缺部分再去吸铁屑居然吸住了说明原来整块的磁铁有磁性。
故选A。
(3)[3]断缺的部分的极性相反,把断缺的部分靠近时直至接触发现铁屑移向原来整体磁铁的两端。
故选A。
(4)[4]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如下图:

13. 增加 汽化(沸腾) 没有充足的氧气(空气)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由题意知浸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而燃烧.用图乙压缩乙醚液化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由于乙醚的沸点很低,易汽化,故乙醚会发生汽化(沸腾).使乙醚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有充足的氧气,内推动活塞时,乙醚没有燃烧,即使快速推动活塞,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乙醚也不会燃烧,其原因是没有充足的氧气(空气).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物态变化——汽化,燃烧的条件
14. 两 磁南极和磁北极 S N
【解析】
【分析】
磁体的磁性在不同部位的强弱是不同的,对于条形磁体来说,磁性最弱的部分在中间,两端的磁性最强,故有两个磁极,一个是磁北极,用N极表示,另一个是磁南极,用S极表示.
【详解】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一个磁体上有两个磁极,分别叫磁南极和磁北极,用字母N和S表示.
15.
【解析】
【详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
16.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A、B; 更小;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增大受力面积。
【解析】
【详解】
(1)[1]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应该过图中A、B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3]放在水平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图D中,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则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变小,因此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更小了;
(4)[4]图E中,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其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因此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仅由图D、E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 这是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6]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