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阅读理解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阅读。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猫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月的小猫可爱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作者非常喜欢那只猫,找两处写出来。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 )之情。
A.宽容、喜爱 B.责备、批评 C.喜爱、赞美
内阅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解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 )是在院里,( )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暗叫,顶尖锐,顶凄惨,( )多么贪睡的人( )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5.短文选自《母鸡》,作者是(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
6.在文中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无论……都……、不论……还……
7.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顶尖锐,顶凄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 )
A.它孵出一群小雏鸡。
B.它当母亲后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9.短文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 )作用。
10.文中哪段话是对母鸡直接的肯定和赞美,用曲线划下来。
11.关于“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的赏析错误的是( )
A.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母鸡的慈爱和勇敢。
B.这句话朗读应读出情感的变化,小鸡读出高兴,母鸡读出心疼。
12.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的感情是( )
A.讨厌 B.钦佩、赞赏 C.又爱又恨
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白鹅(节选)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3.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14.本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鹅与__________相比,突出鹅步态的_______________。
15.这么傲慢的鹅,作者喜不喜欢它呢?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白公鹅
叶·诺索夫(俄)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16.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17.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18.课文是从白公鹅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的,表现了白公鹅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鹦鹉
我有一对逗人喜爱的鹦鹉,那是爸爸的朋友黄叔叔送给我的。
鹦鹉很漂亮。它们头上的羽毛是绿色的,背部和翅膀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腹部的羽毛却是翠绿色的,就像爱打扮的小姑娘穿了一件连帽的花风衣。
起初,鹦鹉很胆小。每当我给它们喂食时,它们总是睁着珍珠般的小眼睛,紧张地在笼子里,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叫着,好像很讨厌我。可我不生它们的气,我按黄叔叔的方法,边喂食边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没过几天,两只鹦鹉再见我给它们喂食,就翘起尾巴点点头,向我表示感谢。
鹦鹉吃食很有趣。它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啄住一粒小米,仰起头,小嘴,才把米粒吞进肚子里。喝水也一样,它们不会“咕噜咕嘟”地喝,只会啄一口,仰起头,伸一伸脖子,再把水咽下去。鹦鹉吃饱喝足后往往要休息一会儿,这时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像在啄痒痒似的。
鹦鹉就像淘气的小孩儿,很好动。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_____;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终于有一天,我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时,它们也跟着说“您好,您好”。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妈妈直夸我训练有方。
现在,两只鹦鹉已经会说“您好”“早上好”和“晚安”了。如今我正在教它们说“请”“谢谢”呢。
19.把下面描写小鹦鹉动态的词语序号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张一合 B.飞来飞去 C.跳来跳去
20.这篇文章,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鹦鹉?( )
A.鹦鹉很漂亮。 B.鹦鹉很胆小。 C.鹦鹉吃食很有趣。 D.鹦鹉很淘气。 E.以上都是
21.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
(2)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 ( )
22.阅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后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④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撤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他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他不是乞讨的,他是靠劳动吃饭的……”
⑤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他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开心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 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他劳动的尊严。
⑥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⑦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2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画“ ”的部分是对女儿的______描写,从中读出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中,“真正需要它的人”指的是___
24.联系短文内容,对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留下的空水瓶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使老人感到很温暖
B.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的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C.“我”给捡废品的老人递上一两块硬币,使他感到很温暖
25.你是怎样理解画“﹏﹏”的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的爸爸,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各色各样乞讨的人,和他们相比,你怎么看文中这个捡废品的老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把鸡毛和线团当做玩具;不知道摔多少跟头,跌倒又起来,再跌倒。
2.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打秋千。
3.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4.A
5. 老舍 猫
6.不论……还 无论……都
7.特别、十分、很
8.B
9.承上启下
10.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1.A
12.B
13.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14. 鸭 傲慢
15.喜欢。作者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描写。用反语手法,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6. 比喻 B
17.慢条斯理
18. 走路的姿态 平时的活动 慢条斯理、无忧无虑
19.CAB
20.E
21. 排比 比喻
22.短文主要写“我”有一对逗人喜爱的鹦鹉,它们漂亮、胆小、有趣、淘气。表达了“我”对鹦鹉的喜爱之情。
23. 语言 善良的、懂得尊重别人 那个捡废品的老人,或有尊严的、靠劳动生活的、经济困难的人。
24.B
25.示例:帮助一个人,不要让他感觉到你是在施舍他,这样会伤害他的尊严,要给他劳动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帮助。
26.一是因为女儿把空瓶子放在垃圾箱旁。给了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他却没有想到这一层;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三是因为误解了女儿。
27.示例:乞讨的人是靠乞讨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生活,自己不付出劳动,这是没有尊严的,而文中捡废品的老人,虽然生活贫穷,需要靠捡瓶子换钱来维持生活,但这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是有尊严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