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模 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下册 三、生活中的大数 《有多少个字》 教材30页到31页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教材首先呈现主题情境——关于祖冲之的故事,将我国数学的历史文化自然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鼓励学生凭直觉估计字数,出现估计结果的巨大差距,引导学生寻找帮助估计的“单位”,小组合作,估一估,说一说,找到估计单位,再根据“部分”估“整体”的策略,进行估计的练习。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大数之后,运用大数进行估计,让学生初步体会估计策略,发展数感,并为四年级的估计做铺垫。
3、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初步会用参照标准圈一圈,认识万以内的数,感受数的大小。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过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估计物体的长度等。会利用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等体会估计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估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经历估计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经验,并在估计过程中发展数感。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开展估计活动,利用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等体会估计方法的多样化,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从故事中感受我国数学的历史文化。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估计的策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1、合作探究法 2、讨论法 3、直观演示法
7、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ipad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PPT课件 flash课件 ):白板 投影 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白板出示由浅入深的两道数数题,并追问数数的方法。 2、呈现主题情境图——图文结合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小故事 要求:阅读小故事,说说祖冲之是个怎样的人? 1、利用数一数及乘法口诀等方法计算有多少个字 2、学生带着问题小声朗读 1、白板出示简单的数数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解决问题,并为接下来的寻找估计“单位”打下基础。 2、祖冲之的故事将我国数学的历史文化融合到学习过程之中。
新小结(我由简单的数数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既巩固了旧知又为获取新知铺下知识基础,引领学生探讨今天的主题)
探究新知 一、思考一:估一估这个故事大约有多少个字?(要求学生不要一个一个地数,凭直觉进行给出答案。) 问: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引导学生理解“大约” 怎样来大约数学上叫做估计板书——估计 过渡语:快速估计的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到底哪个结果更合适呢 引导学生探讨估计的方法:要求学生拿出资料一(祖冲之的小故事)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办法。 教师倾听学生的汇报展示并给予评价,并用课件演示给予验证。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1、一行多少字(几行) 2、一段多少字(几段) 3、部分 相加 教师让学生总结板书。 比较凭直觉估计的结果和依靠估计策略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二)思考二:估一估,填一填,有多少粒黄豆?(课件出示图文) 学生直觉判断的结果:1、估得太少, 2、估得太多。 学生探讨大约的相关问题1、什么是大约?2、怎样来大约? 学生齐读“估计” 学生拿出资料一,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利用展台或白板汇报小组的估计办法。 生发言:估计的方法。 生总结不同:依靠估计策略得出的结果快而准确,凭直觉的估计结果不可靠。 (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估计的“单位”根据3个杯子中黄豆高度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 有助于引导学生探讨估计的方法,寻找可以用于特定情境下帮助估计的“单位”。 此处齐读意在使学生明确探索的方向 通过“估一估,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估计,在自主探究,动手画一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白板的使用使学生的想法得到科学准确地验证,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反思,一方面帮助学生体会估计策略的价值,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二)、在新的情境下,运用部分估整体的策略进行估计的练习,对发展学生的数感非常有益。 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猜测得意验证。
小结(我为学生创造充分探索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及汇报,让学生经历估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进而掌握估计的基本策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得以有效清晰地验证。)
巩固应用 要求学生选择恰当估计策略完成课后练习题1、(课件出示练习题)以资料二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习题4以资料三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 课外延伸题: 1、教师课件出示学生广播操队列图,提问:全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做广播操 有什么好办法来估计? 2、提问学生:生活中你经历过估计这样的事情吗?教师追问学生举的事例是对哪方面的估计 教师请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估计“一根大头针”的重量的办法。 教师总结:(1)以多估少(2) 以少估多 完成数学书31页2、3、4(资料三)题。 学生思考回答:1.圈一圈。2、一行大约多少人看看大约有几行。3、一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乘以6个年级.4、一个班级大约多少人乘以班级数。 学生思考后举例并总结:高度的估计、数量的估计。。。。。。 3、学生思考后发言 让学生经历观察,推理,画一画,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巩固估计的经验,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得以有效清晰地验证。 通过身边的素材练习,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借助直观图片(课件)的展示,进一步熟悉关于估一估的各种类型的题目。 将估计归类使学生思路明确 通过逆向思维的估计(以多估少),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估计的方法。
小结(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由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估计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会了什么 怎么学会的 加深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与能力。
板书设计 有多少个字 估计 一行多少字 几行 一段多少字 几段 部分多少字 相加 以少估多 以多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