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09:5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阅读理解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短文中,“果然”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写时间极短、极快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回答问题。
《海上日出》片段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篮),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犯 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晴 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4.第2自然段中的括号选择正确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蓝 范 睛 B.篮 犯 晴 C.蓝 犯 晴
5.文中的第2第3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的,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多云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情景。
B.描写晴朗天气的日出。
C.描写下雨时的日出。
6.“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这些词写的是( )
A.太阳的颜色。 B.亮光的变化。 C.太阳的位置变化。
7.在这个片段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8.加点字“贴”和“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过孔隙时的_______和_________,“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写出了___________的感觉。
9.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泉水是从右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B.画线句是一个设问句,具体说明了船的小,也给人新奇的感觉。
C.写船小主要是为了突出内洞的小。
10.“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中的“挤压”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选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表达游览完孔隙后的感受,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游颐和园
深冬的一天,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穿过文昌阁,便看到了围墙边那一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树枝光秃秃的,但在树的枝丫处却包蕴着无限的生机。
远望昆明湖,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站在湖边,透过那薄薄的冰层,能一眼望到湖底的卵石。远处几只黑点般的小鸟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一下寒冰,就又飞入碧空,慢慢地消失了。
我们继续沿着湖畔漫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了。它那坚硬的犄角、沉静的目光、憨厚的面庞和那健壮的身躯,处处显示着稳健的美。
来到十七孔桥跟前,我才看清了桥的真面目。桥头两尊石雕虬龙,目光炯炯,镇静地守卫着桥身。拱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排列着许多头狮子。有一头狮子笑呵呵地歪着头,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头小狮子正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吸吮乳汁。还有一头小狮子正趴在妈妈的背上,探着头,和妈妈脚掌下压着的那头调皮的小狮子玩耍。我数了数,这一根石栏上就有九头狮子。多有意思!我又往前走,看见了一头凶猛的雄狮,昂着头,瞪着眼,怒视前方,长长的鬃毛都竖了起来。它跟前的一头小狮子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我沿着桥边,一个栏一个栏地看着。那些狮子真是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穿过石桥,来到群树掩映的中心岛。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半藏半露。我们在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冲破严寒,回荡在四面八方。
12.“我们”游览的顺序是:穿过文昌阁,看到了_____;远望昆明湖,看到湖面和_____;沿着湖畔漫行,看到了_____;来到十七孔桥前,看到了两尊石雕虬龙和_____;穿过石桥,在_____的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
13.文中写十七孔桥上的狮子,这些狮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14.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写作者的想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1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
A.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 B.对冬季的喜爱之情。
阅读理解。
游古漪园
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期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 池的九曲石 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石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重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 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 面那艘古色古香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暴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6.根据词义找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 )
(2)形容字写得老练而雄健有力。( )
(3)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 )
17.作者是按  顺序来写古漪园的,用“  ”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并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大门→照壁→(  )→(   )→(   )
18.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19.说说“缺角亭”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游乐山
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我们一家人由乐山城乘船沿江而下,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尤山。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乌尤寺,乌尤寺坐落在乌尤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尤,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实在令人惊叹。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夕阳西沉,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
美誉: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乐山大佛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B.乐山大佛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C.乐山大佛位于三江激流汇合处,坐北朝南。
D.乐山大佛的脚背可以坐百余人。
23.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作者依次到了乐山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说“嘉州山水在凌云”?把原因用“ ”画出来。
25.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游庐山瀑布
①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悠然自得 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袋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 门庭若市),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1) ,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2) 。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文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自古以来,庐山瀑布以它无穷的魅力赢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青睞啊!的确,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26.把A、B两个短句分别还原到文中(1)、(2)两处。(填序号)
A.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B.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27.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8.用“ ”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声音的句子,用“﹏﹏﹏”画出第③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形状的句子。
29.请给短文第④⑤段各拟一个小标题。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30.文中说庐山瀑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因为( )(多选)
A.有许多文人墨客青睐它。
B.雨过天晴,庐山瀑布经常会出现彩虹。
C.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响彻天空的声响。
D.雨中的瀑布壮观,雨过天晴的瀑布更动人。
31.如果你是庐山风景区的小导游,请你用一句古诗向游客介绍一下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果然”的意思是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的相符。 在文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2.转眼间、一刹那间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4.A
5.B
6.C
7.在这个片段中,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8. 姿势 紧张的心理 紧张、担忧
9.B
10.不能,“挤压”一词写出了孔隙给“我”的感觉,进一步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11.我会说:“大家一定要坐船来感受孔隙的黑、小、险,领略奇特风光。”
12. 白杨树 小鸟 铜牛 石狮子 中心岛
13.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
14.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
15.A
16. 古色古香 苍劲有力 栩栩如生
17.游览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九曲石桥  缺角亭 浮筠阁
18.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9.这个亭子是四方的,共有四个檐角,其中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因此,人们叫它“缺角亭”。
20.表达了赞美、喜爱古漪园的情感。
21.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美好的名誉
22.C
23. 游览 乌尤山 乌尤寺 凌云山 乐山大佛
24.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
25.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
26.B A
27.心旷神怡 人喧马嘶
28.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袋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 门庭若市),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29. 急雨中的瀑布 彩虹下的瀑布
30.ACD
3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