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课时
4.3 凸透镜成像规律
活动
请大家拿起桌面上的凸透镜,看自己书上的字,然后再拿凸透镜观察远处的树木,建筑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收集凸透镜成像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3、能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想象和收集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具座
光屏
器材
实验步骤:
1、记录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cm.
实验步骤: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
3、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4、调整物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实验步骤:
5、再调整物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记录实验数据:
像的性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 缩小 的像
倒立 放大 的像
实验步骤:
6、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试一试,成倒立,等大的像时,焦距、物距和像距各是多少?。
记录实验数据:
像的性质 凸透镜的焦距 f/cm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 等大 的像
实验步骤:
7、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像吗?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它的像吗?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将光屏置于像的位置,你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吗?
交流与小结:
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 (实/虚)像。
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 (实/虚)像。
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 (实/虚)像。
当物距 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实/虚)像。
【归纳】
物距u / cm 像距v / cm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虚实 同异侧
u>2f
u=2f
2f>u>f
u=f
u凸透镜成像规律
缩小
倒立
实像
倒立
倒立
正立
等大
实像
不成像
实像
异侧
异侧
异侧
放大
2f>v>f
v=2f
v>2f
v>u
放大
虚像
同侧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3.像距大则像放大,像距小则像缩小
1、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
(1)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
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 点处;
(2)能在光屏上成离透镜最近的像的是 点处;
能在光屏上成最大的像的点是 点处;
(3)成虚像的点是 点。
a
a
d
c
课堂检测
(1)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
(2)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
f <9cm
9cm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