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至爱亲情”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体味至爱亲情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5课时【原来4课时,修改原因:实际操作中,字词整理需要很长时间,一则学生文言知识不很牢固,二则文本难度颇大。】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话题之“体味至爱亲情”,旨在通过文本的学习,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本单元由《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项脊轩志》《我与地坛》4篇文本组成。本单元学习分2个专题进行:
专题一,积累文言知识,引领学生继续丰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专题二,体味至爱亲情的温馨,体会文本中感人之处,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写作练习,回想自己体会到的至爱亲情,挖掘自己的生活库里的素材,写成文字,表达深情。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础文言知识。
2、熟读文本,背诵《陈情表》。【增加背诵《项脊轩志》里“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桂影斑驳,珊珊可爱”一句。修改原因:此为写景佳句,情景交融,历来为人传诵。】
3、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开展研究性学习。
2、由学生朗读课文,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3、学生写作,并展示成果。
4、通过多媒体展示、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至爱亲情。
体味其对子女晚辈的深情。
关心父母长辈。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陈情表》 李密在忠和孝面前是如何抉择的?他是怎样说服武帝的?
2《我不是个好儿子》作者通篇写母亲,为什么却用《我不是个好儿子》作题目?
3《项脊轩志》中作者写了哪些有关项脊轩的亲情故事。
专题划分
专题一:积累文言知识,引领学生继续丰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专题二:体味至爱亲情的温馨,体会文本中感人之处,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写作练习,回想自己体会到的至爱亲情,挖掘自己的生活库里的素材,写成文字,表达深情。
专题一
积累文言知识,引领学生继续丰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所需课时
3课时【原来2课时,修改原因:实际操作中,字词整理需要很长时间,一则学生文言知识不很牢固,二则文本难度颇大。】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积累文言知识,如:“之”,“而”等词语。熟读文本,背诵《陈情表》。学生逐段分析理解文本,教师释疑解难。
【增加背诵《项脊轩志》里“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桂影斑驳,珊珊可爱”一句。修改原因:此为写景佳句,情景交融,历来为人传诵。】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陈情表》,熟读《项脊轩志》。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李密为什么不愿出仕为官?
2李密怎么说服武帝的?
3四篇文本有哪些感你的故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相关资料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1、李密资料:《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2、史铁生资料: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3、贾平凹资料:贾平凹(wā),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选入鲁教版语文必修三、作品《月迹》已选入苏教版语文课本、作品《落叶》入选北师大版和鲁教版中学教材。
4、归有光资料: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此四人均为文化名人,应让学生熟记其基本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文本,熟读文本。背诵《陈情表》
活动二: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如:“之”、“而”等词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的翻译。
小组交流,教师释疑解难。
活动三,巩固背诵,名句默写。鼓励学生爬黑板展示成果,开展背诵比赛。
作业布置:
完成文言文积累练习,巩固背诵。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3、能背诵《陈情表》,名句默写达标。
专题二
体味至爱亲情的温馨,体会文本中感人之处,涵养学生的性情,感悟浓浓的亲情,写作练习,回想自己体会到的至爱亲情,挖掘自己的生活库里的素材,写成文字,表达深情。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亲情是本单元主题,体味文本的亲情,提升学生涵养和思想。学生谈谈文本的感人之处,写出自己的亲情感悟,当堂朗读,展示成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感悟文本浓浓的亲情。2、练习写作,感悟亲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1、《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项脊轩志》《我与地坛》4篇文章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请你读出来,并说说动人之处的原因。
2、体味亲情,回味亲情,你生活中经历过哪些感人的亲情故事或感人瞬间,请写成文字,展示亲情的温馨、关爱。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相关资料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或者课堂。
其 他
人间万物,情意切切。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最让我们牵肠挂肚的、难以割舍的始终都是那浓浓的亲情。亲情如一盏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人生;亲情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亲情如一缕清风,抚慰着我们受伤的心灵。
亲情,是李密对祖母真真的孝情;亲情,是贾平凹对母亲无言的愧情;亲情,是归有光对妻子深深的爱之情。亲情,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亲情,是我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学习活动设计
(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导入:录音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亲情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真挚,读懂它的意义。
【此处也可以用阎维文的《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修改原因:歌词朴素实在,也很感人,容易打动学生。】
活动一:引领学生体会文本中的亲情故事。学生发言。
活动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经历的亲情故事。
【教师可以先介绍自己的亲情故事。修改原因:学生肯能不好意思说,老师先说以抛砖引玉,带动学生情绪,更好的完成本环节。】
活动三:亲情就是母亲柔情的呼唤,灼灼的泪水,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子女感激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请根据以上文段,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亲情故事,力争情浓言真。并展示写作成果。
作业布置:1、课下交流自己的文字。
2、阅读刊物《情感读本》,积累感人故事。
教师总结:至高至明的是日月,至近至爱的是亲情。在亲情的怀抱中,我们品味着真挚,感悟着人生。你拥有亲情,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教学评价
1、学生发言主动积极,知识点把握准确。
2、学生写作成果优秀,学生朗读情浓意切,声音哽咽,有的文字感动师生泪洒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