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史记》之??义薄云天?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三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其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别是那些具有正义精神的人物,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人格。司马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这些人物的?如何选材的?在他们身上,司马迁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作为21世纪的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评价这些人物?本单元将通过《史记》的几篇作品走进司马迁的充满正义感的人物,了解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鉴赏评价人物,理解正义的含义和对中国民族精神形成深远的影响。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进人物;专题二:《史记》人物性格的刻画;专题三:“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他笔下的人物。本单元通过《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等作品来了解《史记》人物,并以《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主体探讨《史记》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司马迁人生经历,进而理解司马迁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史记》义薄云天人物的论文写作。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文本,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和“以”“则”“为”“之”等文言虚词,了解词类活用的形式与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作者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凸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提高传记文学的阅读、写作能力。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几位人物义的行为,明确义的含义。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史记》人物刻画的方法,学会如何刻画人物,如何选材。
3.挖掘文本潜在信息,大胆联想、想象,丰富文本内涵。
4.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认识“义”的丰富内涵及人物立身行事的价值取向,体会人物的高尚精神,从而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3.感受《史记》所蕴含民族精神。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给《史记》的“义”下定义?
2.司马迁是怎样来凸显人物“义”的?
3.怎样理解司马迁和他笔下人物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人物
专题二:《史记》人物性格的刻画;
专题三:“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他笔下的人物。
专题一
走进《史记》的人物。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笔下的人物的义行,分析概括他们各自的义行,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四篇传文,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梳理词类活用的类型
2.熟悉五位传主的人生经历及相关故事。
3.通过对五位传主的分析,总结他们各自的行为,概括义的含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能用流畅的语言讲述故事?
2. 他们面对着怎样的困境?又是如何做的?
3.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他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3节课时间阅读四篇传记,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相关故事。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义?你熟悉的悲剧有哪些你认为什么是正义的行为?
3.组内讨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几位传主的行为的历史意义?
4.试着根据五位传主的行为,为正义的行为分类,那些是我们要提倡的,那些是需要我们辩证分析的
5.思考:他们感人故事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每小组选取一组人物,如赵胜与信陵君、程婴与鲁仲连等,讨论人物人物行为对当时和后来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7.你认为什么样的义行更有利于各人和国家的发展?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志上。
8.课下思考:司马迁是如何来刻画笔下的人物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史记》如何刻画人物的性格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四篇文章的阅读,研究探讨司马迁笔下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准确、用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把信陵君早年的生活经历去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会有何影响?信陵君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义行,为何文章只选择描述窃符救赵一件事?
2. 公孙、程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文章通过哪些材料和细节来刻画的?
3.《管鲍之交》本文重点在写谁?为什么?他们分别是怎样一个人
4.鲁仲连是怎样一个人?李白为什么以他为榜样?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信陵君窃符救赵》
1.讨论:把信陵君早年的生活经历去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会有何影响?信陵君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义行,为何文章只选择描述窃符救赵一件事?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2.讨论:从刻画人物出发,文章选材应该注意什么?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阅读《赵氏孤儿》《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
思考:
1. 公孙、程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文章通过哪些材料和细节来刻画的?
2.《管鲍之交》本文重点在写谁?为什么?他们分别是怎样一个人
3.鲁仲连是怎样一个人?李白为什么以他为榜样?
学习活动三: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1.从文章中的找出细节描写?谈谈这些细节凸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思考:司马迁通过选材、细节、对比等手法来刻画人物之外,你还看出了什么方法?(
4.作业:写一篇小论文,谈谈《史记》的选材艺术。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他笔下的义行人物。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赵氏孤儿》《管鲍之交》,了解司马迁主要的人生经历及“李陵之祸”对他的影响,探究司马迁写作这些人物的心理背景,进而了解他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史记》人物与司马迁”的论文写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作品。
2.结合司马迁的遭际,探讨他在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进一步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的深刻内涵。
3.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发愤著书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那些了解?
怎样看待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人物的关系?
3.如何理解“无韵之离骚”的深刻内涵。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常规资源
《报任安书》苏教版《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用2节课的时间阅读《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了解司马迁人生经历,重点关注李陵之祸后司马迁艰难的心路历程,结合《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屈原列传》等作品,探讨司马迁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寄予的情感。(课下印发“李陵之祸”的相关背景)
活动一:走近司马迁
自由交流
1.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那些了解?
2.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从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司马迁?
活动二:探讨司马迁的遭际与笔下人物的内在联系 (小组探讨)
1.你认为司马迁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什么态度?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人物有哪些不同之处?他为什么要对他们的义行如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你认为司马迁创作这些传记的意图是什么呢?
活动三:面对磨难
思考:司马迁对于人生磨难是怎样的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境?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史记》中的义薄云天的人物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