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返校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返校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4 10:32:40

文档简介

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3.借鉴上面的诗文整理单,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赏析划线句。(3分)
河婆旧卒[唐]张乔
源提丽:
1.本卷共8页,16小题。满分150(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少年随将讨河湟,时清头白返故乡。十万汉军季落尽,独吹边典②向残阳。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注释①时清:指天下安定,泼有战争烨烟。②边曲:边地的曲调。
一、写(5分)
三、阅谈(49分)
卷面分5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字迹潦草,随意涂改酌情扣分
二、积最(20分)
〖复习策略分享会名普专扬】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4.小瓯分享“巧用章回目录阅读古典小说”的阅读策略。以下是他的分享思路,请你帮忙完
成相关互动任务。(13分)
同学们,欢迎来到“语文复习策略”分享会!
阅读
举例
豆动任务
策略
我们与语文相伴湘行。我们曾感性奔放,á。(①盒)游在诗歌散文的天地,观自然,
绘生命,触摸作者的情思:也曾理性jⅱān(②盒)默,阅新闸,察事理,听演讲,学
(1)根据提示和日录特点,
习质疑与推理。时而走进小说的世界,俯察社会有态,在迷花中寻m(③盒)光明:
补充日录▲(2分)
时而追$(④△)过往,变身古人,或吟咏,或漫步,或雄辩,或沉尽。语文的趣味
第二十回黄风岭磨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提示:师徒四人路遥火焙山
无穷无尽,语文的间读策略则有迹可循。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无法通过,求助于牛魔王和缺
第六十一回猪八我助力败魔王
扇公主。)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感三藏谈诗
置良习策路分享会古诗词专场】
巧用
第七十二回盘坐洞七情迷本濯茶泉八戒忘形
2.小瓯根据古诗词阅读策略,对所学古诗词进行了梳埋,清你参与交流。(13分)
(2)小瓯通过目录检索,把与
章回
抒情方式
诗文例句
猪八戒相关的以上情节放在一
篟感赏析
目录
(《西游记》目录节选)
(1)人不寐,
起读,有何意义?(4分)
霜雪满地,笛声飘荡。借凄凉的
阅读
[甲]▲
—范仲淹《渔家微·秋思》
景抒发词人壮志
古典
第四间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蒈贼孟德献刀
(2)
,烟波江上使人懿。
江上雾离迷蒙,游子的故乡又在
(3)阅读左侧《三国演义》目
小说
第二十七回美馨公千里走单骑汉素候五关斩六将
崖颜《背鹩楼》
录,结合相关情节,探究:章
何方?借黄昏时分烟波江景,抒发
第七十回猛张飞暂取瓦口磁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回目录是否蕴含作者的情感倾
缠绵乡愁。
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道命奸雄数终
向?(4分)
即事抒情
(3)故园东塑路漫漫,
远行前偶遇返京使者,思乡情奔
-岑参《逢入京使》
(《三国演义》目亲节选)
消而出,化作磅礴泪水沾湿衣袖。
总结
寂寞沙洲冷。
(4)通过小瓯的分享,请你帮忙总结关注目录对干阅读古典小说有哪些帮助?(3分)
(4)
借鸿独宿荒冷沙洲,表现作者心
托物写怀
一苏轼《卜箕子。荧州定慈院寓居作》
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复习策略分享会小说专场】
(5)形影忽不见,
孤雁离去,无法传递信件,诗人
《小偷卢卡》
曾植《杂诗七首(其-一)》
怨怀无托,伤感惆怅溢于言表。
[意大利]马西葵·邦滕佩利
直抒胸臆
(6)念天地之悠悠,
一个“狼”字,道尽诗人报国无
一个布满阴云的夜晚,一轮明月从云彩后面唇出了四分之一的脸儿,少许的几颗星犀在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门、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抑
夜空囚烁着。对小偷卢卡来说,这祥的天时已足以帮助他从天窗钻进一户人家,把上好的财
郁的孤独之情。
物劫掠一空了。
(7)怀旧空吟闻笛赋,
借向秀四年嵇康所作的《思旧
现在,他提着塞满了赃物的沉甸甸的袋子,英滋滋地钻出天窗。他拾起头来,放眼眺望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连席上见赠》
赋》和王质烂柯的典故,表达世态
鸟云浮动的夜空。然后,缓缓地环视着四周屋顶。在这广大而空旷的世界,万籁俱寂。除了
他卢卡站在接近天空的屋顶上,四周见不到一个人影儿。
典故寓情
变迁、物是入非、孤独怅惘的感惯
(8)
一▲,忽复采舟梦日边。
借羡尚钓鱼,得遇文王和伊乎受
他觉得腰部有点儿疲劳,但心里却舒爽坦然。从天窗里往外钻出来的时候,卢卡仰起头
-李白《行路难》
聘前梦到自己乘船绕日月的典故,
来,只见天空变成了一条狭长的垂直线:探身朝前俯视,周围是望不到尽头的被面,一直仲
表达[乙]▲
向大楼的另一端,被突出屋脊的一只烟肉隔绝了:坡面朝下延伸,跟装饰精雅的飞檐连在一
(9)小瓯通过以上的梳理,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词的快乐。
起了。
正如《论语》中所说:“
这时,他向屋脊扫了一眼,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顿时惊呆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九年级检测参考答案
语文
1.(4分)①遨 ②缄 ③觅 ④溯
2.(13分)(1)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2) 日暮乡关何处是
(3) 故园东望路漫漫
(4) 拣尽寒枝不肯栖
(5) 翩翩伤我心
(6) 独怆然而涕下
(7) 到乡翻似烂柯人
(8) 闲来垂钓碧溪上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甲】借景抒情
【乙】表达自己希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决心。
3.示例1:借景抒情。“残阳”渲染了荒凉、凄清的氛围,有气息奄奄、暮色沉沉之感。老兵独自在残阳中吹边塞的曲子,饱含了对自身境遇的忧愁及对弃骨边地的战友的深切怀念,从而传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之情。
示例2:即事抒情。通过写老兵独自一人在残阳中吹边塞的曲子,表现了老兵从军返乡后无亲无故、形单影只的孤独惆怅,及对弃骨边地的战友的深切怀念。从而传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之情。(方法+表现+情感,各一分)
4.(1) 孙行者三打白骨精 (2分)(要对称)
(2) (4分)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集中阅读有关猪八戒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全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如,濯垢泉八戒忘形中的八戒好色、贪吃懒作,但猪八戒义激猴王一节又可见他粗中有细、有智慧有情义的特点。(要具体结合文本来阐述)
(3)(4分)章回目录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董卓立刘协为帝,自己担任相国,独揽朝政,残暴不仁。作者称之为“董贼”,可见他认为董卓是个应该被唾弃的乱臣贼子。“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是说关羽单枪匹马护送皇嫂千里寻兄。“美髯公”可见作者对关羽忠义行为的欣赏推崇。“传遗命奸雄数终”是写曹操命华佗为自己医治头风病。华佗说自己必须开头颅做手术,曹操大怒,将之囚于狱中,而自己最终病逝。“奸雄”写出作者对曹操奸诈、多疑而不失为豪杰的感叹惋惜。(结合两个称呼回答即可)
(4)(3分)借助回目,可以快速把握故事情节、来龙去脉,可以全面感知人物形象,可以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答出2点即可)
5.(1)(3分)①失足遇险②施以援手③获救致谢(大体意思对即可给分,1空1分)。
(2)(4分)示例一:我觉得甲图更好。因为甲图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梳理的,让人一目了然发生了什么事情,便于后面的深入理解。其次,甲图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小偷卢卡与警察的行为、态度形成了对比,有利于把握人物形象(1点2分,2点满分)。
示例二:我觉得乙图更好。因为乙图展示了小偷卢卡在整个事件中的前后心理变化过程,整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形象,更有利于主旨“良知”的呈现。其次,乙图从采用了曲线图,直观的展示了该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道题为开放题,支持哪个观点都可以,理由要充分,2点满分。)
6. (3分)这两句话是写在警察“命悬一线”的时候,第一个“又”字写出看到警察如此危险至极,卢卡内心“良知”的唤醒。下文的两个“又”字,可以看出卢卡有犹豫,但是最终“良知”和“生命至上”战胜了一切。从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卢卡是一个良知未泯、内心善良的人。(分析“又”字2分,人物形象的总结和概括1分)
7.(4分)开头说“少许的几颗星星在夜空闪烁着”,结尾写到“天空中竟有那么多灿烂的星星”,这种微妙的变化,其一是暗示了故事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其二这样的变化隐喻了故事结尾卢卡在救人后良知上的一种满足,升华了主旨。这样的一种反差,也营造了一种韵味,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主旨、结构、心理变化等角度来赏析,1点2分,2点满分。)
8.(6分) 示例一:小说是总能引发我们的深思。站在警察的视角,我觉得应该放了卢卡。尽管卢卡是个惯偷,但他在关键时刻救了警察,倘若不是这一关键时刻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以觉醒,警察早已命丧黄泉。警察放走卢卡具有象征意义,那就是人性当中的善的肯定与回报。我们这个社会应该鼓励这种善心、善行。不然,如果大家都担心像彭宇一样扶老人而要赔偿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就会面临集体的滑坡了。
示例二:小说是总能引发我们的深思。我觉得警察不应该放了卢卡。卢卡救了警察,警察理应感恩,但是小偷毕竟是小偷,警察毕竟是警察。法律赋予警察的职责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情而有所改变,要不然社会的正义就无法得以彰显。试想,如果我们都可以将个人的情感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社会岂不是一团糟了。像文强、成克杰、王辉忠之流之所以被绳之以法不就是因为徇私枉法吗?(观点明确1分,表述1分;结合文章,抓住警察的职责和社会的正义3分;联系现实1分;意思对即可)(6分)
9. (3分)(1)改善空气质量(2)减少噪音、垃圾污染,改善市容市貌。(3)减少事故、火灾警情的发生。(2点即可满分)
10. A (B.0—50为优;C.除了罚款,对违规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规定的区域内,不是全市全部地区)
11. 示例一:我认为春节期间应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首先,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对身体的危害;其次,限制燃放有利于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的减少,改善居住环境。再次,限制烟花爆竹有利于减少火灾、事故等险情的发生,大家平平安安过大年。
示例二:我认为春节期间不应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首先,不燃放烟花爆竹,年味缺乏,春节会索然无味。其次,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庆祝新年的传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心理期待,禁止燃放会伤害国人情感。再次,不能全靠一个“禁”字,更应该要正面引导、组织。(观点明确1分,表述2分,理由充分,至少两个理由,理由合理即可)
12.(4分)(1)有人 (2)遗憾 (3)排遣 (4)再(③) (每空一分)
13.(3分)我赞同小瓯/小越,
理由:示例一:“即”后停顿,表明文与可犹豫时间之短,突出文与可坚决不肯为人作画,也为下文“至终岁不可得”做铺垫。
示例二:“逡巡”与“避去”之间的停顿突出了文与可的犹豫不决,形象地表明文与可画意之浓,也是对前文“见精缣良纸,辄愤笔挥洒”的一个补充,但他最终还是“避去”,表现了文与可拒绝为人作画的态度之坚定。(结合语句写出人物当时状态2分,作用1分)
14.(3分)示例1:通过士大夫们竞相阅读、收藏苏东坡诗文的盛行之风,写出东坡诗文在当时极为受捧,侧面写出苏东坡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之高。
示例2:通过“朝廷的禁止,赏钱的多,禁愈严”,但“传愈多,以多相夸”,进行对比写出士大夫们竞相阅读、收藏苏东坡诗文的盛行之风,进而写出东坡诗文在当时极为受捧,苏东坡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之高。(结合语句具体赏析得1分,写出手法———侧面或对比或某几个词得1分,写出东坡的相关得1分)
15.(6分)正如丙文所说,人、物因得一知己,而此生无憾,文与可无“恨”,因为苏轼理解文与可以“病已好”为拒人求画的借口,也知道他的病还会复发,并且爱其墨竹画到如痴如病的地步,有知己如此,无憾;(3分)苏东坡无“恨”,因为欧阳修理解他的诗文,赏识他的才华,并能成功预见三十年后,苏轼文章被世人广为传诵的盛况,可见他是苏轼的知己。(3分)
(能结合甲乙丙的具体内容,以“有知己而无遗憾”作为答题勾连点,言之成理即可;如结合相关材料回答“有恨”,言之有理最多4分。)
【译文】【甲】曾经文与可画墨竹,一看到细绢好用的纸,就开始肆意挥毫,不能自拔,(画作完成后,)在座宾客争着去夺他的画,与可也不感到可惜和心疼。后来看到有人准备好了笔墨砚台,想请他作画,他就欲进不进、迟疑不决,人们前去索求,但到头来一年也得不到一幅。有人问他现在为什么不作画了,与可就说:“当初的时候我学画不精,心中的不如意没地方排遣,所以才画竹子,这是个病啊。现在我病已经好了,我又能怎么样呢?”但是在我看来,与可的病,也没有彻底好,哪有不再发作的道理呢?我将趁着他发病的时候偷他画的竹子。他们现在认为他病了,我却因为他病了可以得到他的画,这也是我的病啊。
【乙】苏东坡写的诗词文章,每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柴谈论文章谈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人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虽然尝试禁止(苏轼在岭南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越严密传送得越多,经常凭借拥有(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多而相互炫耀。士大夫不能诵读苏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气短,而且别人或许会说他不雅。
【丙】天下只要有一知己,就不会有遗憾了。不只人是这样,万物也是这样的。例如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视作知己,莲花把濂溪视作知己,桃花把躲避秦人的人视作知己……他们之间一旦相互交定,就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至于说像泰山松与秦始皇,春秋鹤与卫懿公那样,就是彼此不能相交的缘故了。
四、写作(60分)
16.作文评分标准
分类 分数档 文章
一类 60—55 分 ○写作目的明确,选择文体恰当,文体特征明显。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对所写内容有深入思考,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作对象、目的明确,文本类型清晰,表达方式恰当,结构合理。 ○叙述经历,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有感染力。 ○写议论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语言有感染力。○写书信,格式正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语言有感染力。
二类 54—48 分 ○写作目的较明确,选择的文体较恰当,文体特征较明显。 ○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对所写内容有较深入思考,有一定的生活感受。○写作对象、目的较明确,文本类型较清晰,表达方式较恰当,结构较合理。○叙述经历,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挚,语言较有感染力。 ○写议论文,观点明确,内容较具体,逻辑较清晰,语言较有感染力。○写书信,格式正确,内容具体,逻辑较清晰,语言有感染力。
三类 47—42 分 ○写作目的基本明确,选择的文体基本恰当,基本符合文体特征。 ○有一定立意,中心基本明确,对所写内容有所思考。 ○有一定读者意识,结构较合理。 ○叙述经历,内容较完整,语言较通顺。 ○写议论文,观点基本明确,有一定的内容,基本有逻辑,语言较通顺。○写书信,格式基本正确,内容较具体,逻辑较清晰,语言较通顺。
四类 41—36 分 ○写作目的不明确,文体混乱。 ○立意不清,几无思考。 ○读者不明,目的不清,结构不合理。 ○叙述经历,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顺。 ○写议论文,观点不明确,内容不完整,逻辑混乱,语言不通顺。○写书信,格式基本正确,内容不完整,逻辑不清晰,语言不通顺。
五类 36 分以下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 200。
说明:1.评分关注不同文体的特征。 2. 评卷以47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严密、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有表现力等,鼓励打高分。3. 36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套题或抄袭的作文,酌情扣分,扣至 0 分为止。 4.未写题目扣 2 分。 5.特定文体出现格式错误,酌情扣 1-2 分。 6.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扣 2 分。 7.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者不计),不足 3 个不扣分,扣完 2 分为止。8.字数不足,每少 50 字扣 1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