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5 自相矛盾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 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 他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 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简单地说,“寓 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看下面的图片,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 寓言故事,并说一说寓意。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 制成的枪头,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盾:盾牌,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 武器。
你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作者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
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 物。又称“韩非子”。
代表作品:《韩非子》。其中著名的寓言故事 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老马识途》等。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初读课文
fú
其人弗能应也
f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w ú
吾盾之坚
学认字
多音字
夫
fú
fū
在文言文中用于句 首或句末表示语气
指成年男子,丈夫
农夫 丈夫
yù w ú
誉 吾
m á o
矛
dùn
盾
学写字
矛
不要漏了第二笔点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m á o
盾
下面是“目”
dù
半包围结构
誉
上半部分的最后 一笔要变为捺
yù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
/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 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 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yù
yù
自 相 矛 盾
根据划分 节奏读
互动课堂
我们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你还 记得吗?
结合注释 反复朗读 联系上下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
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
刺破 ”
锋利、锐利
·
(课后第2题)
上文:楚国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
下文: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无法刺破。
卖 人 称赞 坚固 没有什么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 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句意: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夸耀他 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无法刺 破。”又夸耀他的长矛说:“我的长矛锋利得什么 东西都能刺破。”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
能应也。
有的人 用 怎么样
·
不
(课后第2题)
上文:有的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 会怎么样呢?”
应答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
(课后第2题)
上文:刺不破的盾牌和什么都能刺破的长矛。
存在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 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句意:有的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 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 了。刺不破的盾牌和什么都能刺破的长矛, 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朗读指导(课后第2题)
读出围观者质问中所带的嘲讽语气
立读出。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语气
读出卖者夸耀他的盾和矛时的得意心理 想象卖者无法回答时的尴尬和窘态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 能陷也。”又誉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何盾如,何如 弗”能其应人也弗能 夫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课后第4题)
楚国有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一边夸耀自己 的盾牌坚不可破,一边又夸耀自己的矛无坚不摧,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若是用你的矛攻击你的盾会 怎么样?结果他无言以对。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 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用 课文里的原句回答。(课后第3题)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 同世而立。
课文一共有五句话,可以分成几 部分?为什么?
可以分成两部分,前面 四句话是讲述这个故事,最 后一句话是揭示一个道理。
生活中有类似的自相矛盾的事情吗?
有一则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
xxx”, 这种说法自相矛盾。
有人在墙上写着:“不准乱涂乱画”,可他
自己就在墙上乱画了,他的行为和言论自相矛盾。
班长说,丁丁同学在课堂上说话,丁丁说: “我没有说话,我只是小声地说话。” 他的话 自相矛盾。
分小组讨论:课文中人物的思维 过程是怎样的?
交流互动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夸大到 绝对化
夸大到 绝对化
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
……
哑口无言 无地自容 无言以对 呆若木鸡
瞠目结舌 面红耳赤 洋相百出 目瞪口呆
词语积累
你想到了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
词语积累(有“自”字的成语)
自相矛盾 自给自足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不量力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自欺欺人
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人物 对话时的语气,并熟读成诵。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_寓__言___故事,讲述了 楚国有个卖_盾__和__矛__的人,他在夸耀_自__己__的__矛__和__盾 __时,理由_前__后__互__相__抵__牾__,__不__能__自__圆__其__说___。这 一故事告诫人们_说__话__做__事__要__前__后__相__应__,__不__要__自___相 __矛__盾__。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呢
课堂演练
一、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他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 么都能戳破。”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
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二、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 有什么 作用?
这一句是议论,揭 示课文寓意,点明楚国 人自夸海口将自己陷入 自相矛盾、尴尬的境地。
议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