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 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常识积累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
《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续汉志》。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初中课文《乐羊子妻》便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文体知识
《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评传。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技能):礼、乐、射、御、书、术
古代与官职调动、委派有关系的词:
(1)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 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 就:就职,任职。
(5) 召:召来授官。(“累召不应”)
(6) 应:应职,接受官职。
(7)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4、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三、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一)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 结交 今:①连接 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 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 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 辟: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10、公车特征拜郎中 拜: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11、其牙机巧制 牙: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12、覆盖周密无际 周密: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13、振声激扬 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4、寻其方面 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15、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16、中有都柱 都: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二)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 “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
(三)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5、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四)一词多义
观 、因 、乃、制 、属、善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接龙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2)张衡的潜心科研。 (3)张衡的不慕名利。 (4)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思考: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点拨: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 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执著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4、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请概括要点。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
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
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
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
④功能和作用(6、7、8句);
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
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
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5、在第5、6段中,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1)引导“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二、课堂小结
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字词。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三、深入探究
课文在剪裁上,重点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请学生上网搜寻资料,了解张衡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更多而具体的成就,并思考张衡给我们的启示。参考:
(1)罕见的科圣——张衡
(2)张衡的成才之路
(3)张衡若在今天
(4)张衡的创造性思维
【布置作业】
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请以“我看张衡”为题,各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 (2)张衡的潜心科研。
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3)张衡的不慕名利。
(4)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教学反思】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