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摘抄名言警句,增加文学积累。
2.通读课文,画出文中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
3.体会文章的深邃哲理,认识作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4.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学习重点:
1体会文章的深邃哲理,认识作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教学方法:
导学;自读;讨论;展示;讲评。
教学条件:
教材;导学案;黑板;课件;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思路;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完成导学案基础部分。
二、检查预习
(一)论说文
1、特点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内容: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2、随笔与散文
随笔主“理”,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二)作者作品
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诵两首诗。
(二)自读课文,理清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人与自然界的万物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是人能够思想。
第二部分(第2-4段):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5段):指出人追求自己的尊严,应求之于思想的规定。
(三)分析
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2.帕斯卡尔为什么把人比作“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①以“苇草”为喻,形象地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②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作者把思想看做是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他的精神上,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4.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为道德的原则,说明作者思想的高度重视。
5、文章揭示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命。
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
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6、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四、探讨:
你如何看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