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文档属性

名称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09 09: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第三章第六节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上课班级
高一X班
上课时间
40分钟
课的类型
新知识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作用力和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经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理过程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学现象,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过程
教学用具
弹簧秤、图钉若干
教学方法
谈话法、科学探究法
评价方法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活动、探究实验及讨论等方面表现。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引入
上课前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做一个小实验:用手掌稍用力压在一粗铁钉上,同学们认真观察。请问这位同学在压铁钉的同时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用手掌压铁钉同时会感到接触的地方会痛?是不是手掌在给铁钉一个力的同时,铁钉也给手掌一个力的作用呢?生活中,打排球的时候,我们给排球一个“飞”出去的力同时我们的手会感到很痛。不小心踢到凳脚,我们的脚也很痛啊。这几种现象中,明明是我们的手或脚给物体力的作用,但是为什么同时会觉得有痛感?
认真观察、
有点痛

议论、同意
认真听 、思考
应该是物体同时也给了
手掌或脚 力的作用,所以会感到痛!
小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新课教学
1、


力 与

作 用 力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啊!在我们学习力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讨论过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譬如甲物体对乙有作用力的同时,甲也受到了乙对它的作用力。 通常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的这种互相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那么同学们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没错!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希望同学们细心观察。


领悟、记录
交流、讨论
用力推墙壁,手给墙壁一推力,同时墙壁也给手一个推力。这两个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人提水时候,人对水和桶一个作用力,水和桶对手一个反作用力。
放在桌面的书本对桌面有一个压力,同时桌面对书本有一个支持力。压力与支持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从生活中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用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例子
新课教学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提出问题
对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们想了解它们吗?想知道它们什么呢?
2、猜想假设
对于这些的问题你们猜想答案可能是什么?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来证明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发给你们的器材及你们准备的器具来设计和进行实验,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巡回指导)
4、表达与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展示并说明自己的实验设计、现象还有结论。
思考
在上述描述中我们感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力,那么可以从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它们应该大小相等吧,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探究小组汇报
1、将两个弹簧秤的挂钩钩在一起水平对拉,A弹簧秤对B弹簧秤的拉力和B弹簧秤对A弹簧秤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弹簧秤的示数表示A对B 的拉力;B弹簧秤的示数表示B对A的拉力。我们可以观察到弹簧秤A和B的示数是一样的。
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该是相等的。
2、用手指按压在图钉上,发现正是手指与图钉接触的地方有个凹痕,那么图钉对手的力和手按钉的力是正对着的,即它们的方向相反。我们小组还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溜冰的时候,站在墙壁前,双手用力向里推墙壁,人会同时被向外推开一段距离。 在游湖划船时,我们将船桨向后划,水上的小船会向前进。
科学探究即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从操作的角度将猜想假设具体化、程序化,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探究结论是很重要的。表达与交流这一环节在培养学生准确表达的意识,团队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课教学
5、引导分析
同学们的实验设计的很不错,通过实验验证了你们的假设,你们能对以上几组同学的实验现象做一个总结吗?
很好,同学们都能做到了亲自动手实验和能够独立思考!以后要继续发扬!
那么在实验过程中除了从力的三要素方面去探索外,还有发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其他关系没有呢?
可以给同学们说明理由吗?
此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而船会向前应该是水给船一个向前的力。从这类现象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小明用手掌大力打在小李的手掌上。小明对小李手的力和小李对小明手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被打的人小李的手掌会痛,同时主动打人的小明的手也痛;即小明的手对小李的手的力的作用点在小李的手上,小李的手对小明的手的力的作用点在小明的手上。所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放在桌面上的一只铁锤也是这个原理。铁锤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铁锤的支持力作用在铁锤上。
两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感到高兴、满足
老师,我还发现了一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又同时消失的。
我用手大力压在桌面上,如果先产生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其总结归纳的能力。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新课教学
3、
牛顿第三定律
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啊。的确是这样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大家可以课后做实验感受下。还有同学发现其他问题吗?
嗯,对于这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大家有异议吗?
我们现在一起总结: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实这个规律早在300多年前就被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事实总结出来了。所以这个定律叫“牛顿第三定律”。
而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利用到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呢?
非常好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生活中的的确运用到的地方很多。或许你们也有可能利用这牛顿第三定律去发明创造一些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的话,那么当我撤销手对桌面压力后,应该桌面对手的力还会存在一段时间才会消失的;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撤销手对桌面压力后,桌面对手的力也没有了,是同时消失的。例如手推墙壁也是。
思考
我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一样性质的。
以放在桌面上的书本为例,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马拉车时,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都是属于弹力,是相同性质的!
思考、讨论
赞同以上同学的说法。
是的
神舟九号飞船升空、火箭升空、划船或竹排时候、溜冰时需要改变方向的时候
……
是啊
着重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与人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
学以致用,把物理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为人类造福的意识。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请同学们归纳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同学们对这节课学习得很认真呐。
认识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道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进行了实验探究,通过自己的实验和老师的引导,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互相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在变速运动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
对于静止的桌子和桌子上静止的书所受到的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书对桌子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支持力
B、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C、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和书所受的重力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效果不能抵消,故A错误.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故B错误.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正确. D、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情况,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A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等值、反向、同线、异物,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两个力同向,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C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D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和书所受的重力,两个力同物、同线、等值、反向,属于平衡力。
评价反馈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让教师掌握和反思教学情况,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3、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保持静止,受到_______力和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选填“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悬挂在楼板下的电灯,受到地球对它的_______和电线对它的_______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选填“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地球所给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悬挂在楼板下的电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和电线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为:重;支持;地球;地面;平衡力;重力;拉力;平衡力.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先分析书的受力情况,并指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再分析书与桌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总结出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不同点?
2、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可能分出胜负,实际上却总是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呢?如果让比赛一方坐在一只船上,另一方站在岸上进行比赛,结果又会怎样?从上面结果看,取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作业是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这两道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三章第六节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概念:两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研究方法: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同时性 (2)同种性质
(3)异体性 (4)大小相等
(5)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通过提纲式的板书将所学的内容精要地浓缩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了学习的进行程序和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