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五 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版必修五 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9 10: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爱的生命的乐章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兼葭》中对伊人的上下求索,还是梁山泊与祝英台相互间魂牵梦绕的执着痴狂,都让我们为之动容。本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选取了各种爱情文学,交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把本单元划分了四个专题,专题一:中国典型的凄婉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让学生感知东方古代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古代浪漫主义的体现——神话般的结局。专题二:外国代表性的爱情巨著《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让同学们感知外国文学的魅力。主题三:中国文学与外国的碰撞。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内容上的对比阅读以及与《长亭送别》形式上的对比,感受中外文学的影响力。主题四:体味爱的生命的乐章。通过《中外诗歌四首》的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致橡树》女子的独立,自主。《小花》物是人非,一切也会成为过去。《公园里》爱情中的美好。《当你老了》真正永恒的爱情是相濡以沫,携手白头,是平平淡淡的。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对爱情的认识,拥有欣赏文学的能力。高二年级的同学正处于对爱情的朦胧与渴求时期,教师不应一味的避讳这一话题,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拥有识别真正爱情与一时迷恋的能力,学会鉴赏文学,特别是喜剧。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为代表的乐府诗歌,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长亭送别》片段、《中外诗歌四首》。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正确对待爱情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的爱情观和婚恋观。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孔雀东南飞》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试分析人物形象?寻找悲剧的现实意义。
2.通过品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语言感受人物情绪,分析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东西方文化爱情表达的差异 。
4.什么是真正永恒的爱情?
专题划分
专题一:中国典型的凄婉爱情故事 ( 2课时)
专题二:外国代表性的爱情巨著 ( 1课时)
专题三:中国文学与外国的碰撞。 ( 1课时)
主题四:体味爱的生命的乐章 ( 2课时)
专题一
中国典型的凄婉爱情故事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品读中国古典艺术奇葩《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鲁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诗中人物的对话极富个性,用赋比兴的手法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人物,尤其是刘兰芝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拟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全诗主旨。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分角色诵读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古代的悲剧爱情故事,分析悲剧的现实意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3.通过写作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 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通过分角色诵读,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悲剧的现实意义。
1.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异。?
2.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
3.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她儿子的美满婚姻?
4. 如何理解结尾的“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五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诵读,初步体会故事情节,理顺文章结构。
2.多媒体展示:乐府诗歌的相关内容和文学常识。
3.自由朗读:扫清《诗歌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个性化语言展现的人物性格。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小组探究:
(1)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异?
(2)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
(3)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她儿子的美满婚姻?
(4)如何理解结尾的“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
3.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专题二
外国代表性的爱情巨著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高中语文教材鲁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沙士比亚早期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一对相互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爱情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莎士比亚通过这一悲剧,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主义.可以说,反封建是这部作品的主旨所在,也是其思想价值所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恋人,死于封建伦理观念,死于陈旧的腐朽的封建意识,死于封建家长制,死于封建世仇.所以,这部作品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就具有了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值得强调的是,作者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的,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其基调,是在于鼓舞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未来,主人公双双殉情,却换取了两家的和解.作者对戏剧冲突的如此处理,昭示着腐朽封建家庭的没落花流水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高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戏剧的要求是: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认识剧中的戏剧冲突,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发展的。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欧洲戏剧的代表作品,通过莎士比亚这个剧本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
2.欣赏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
3.品味诗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心理。
本专题问题设计
分析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1.浏览课文,从人物的对话里梳理一下他们有怎样的情感心绪?
2.你觉得这部剧作反映了什么样的矛盾?是罗密欧、朱丽叶这对贵族青年与两家家长、两个家族间的矛盾吗?
3.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呢?如果以殉情的悲惨一幕作结,不更富于感染力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莎士比亚研究
常规资源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幻灯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导入课文,介绍作者及边背景,简介剧情内容。 2.学生朗读罗密欧的台词,讨论其体现的人物心理及性格特点。归纳莎士比亚语言特色。 3.拓展讨论,认识作品主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课外延伸:阅读写作。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中国文学与外国的碰撞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比较归类。学生自由写讨论:中外文学的异同。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读课文《长亭送别》自己提炼升华,得出中外文学的异同,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正确的爱情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较交流评点,感悟中外作品的不同魅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比较《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析相似内容的不同写作方式和结局。
2.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长亭送别》,分析相同题材,不同的戏剧魅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中外文化有何异同?
1.比较《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何异同?
2.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长亭送别》,有何异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幻灯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比较《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析相似内容的不同写作方式和结局。
小组讨论,总结发言,整理成文。
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长亭送别》,有何异同?
根据表格,小组合作
比较项目
《长亭送别》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整体感觉
?
?
风格类型
?
?
写景抒情
?
?
表现手法
?
?
5.总结写作:风雨人生路,人生不了情。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3.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专题四
体味爱的生命的乐章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自读课文,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进行比较归类。学生自由讨论:中外诗歌的异同。同时通过四首小诗,认识真正的爱情,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较交流评点,感悟爱情的真谛。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四首诗歌,感受中外诗歌的异同
2.熟读成诵,认识真正的爱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什么样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
1.这四首诗歌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爱情?
2.究竟怎样的爱情才会长久?才是真正的爱情?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幻灯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自由诵读《中外诗歌四首》。
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主题
小组诵读比赛
第二课时:
通过四首诗歌,分析中外诗歌的异同。
合作探究:什么样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
你学习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或感悟,你对爱情的理解,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散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整理成文。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5.学生很热情,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