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章节练习四
选择题
1.连淮扬镇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小明和爸爸妈妈利用假期乘坐高铁出去游玩,当高铁启动时,小明发现高铁的动力系统与普通汽车不同,采用额定工作电压为25kV的电力驱动,如图,在高铁前进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与下列哪种家用电器工作时相同( )。
A.电风扇 B.电磁炉 C.电熨斗 D.电热水器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L1、L2的额定电压均为6V,L1、L2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逐步调大电源电压至其中一只灯泡首先正常发光,此时( )。
A.L1正常发光 B.电源电压为12V
C.L1的电阻为200Ω D.电路总功率为2.4W
3.标有“6V 3W”的甲灯和“12V 12W”的乙灯,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灯相同时间消耗的电能之比是1:4
B.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是1:2
C.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之比是1:2
D.甲、乙两灯的实际电功率之比是1:1
4.如图甲,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电阻R的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改变环境温度,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I、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D.
5.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图,容器中装有盐水,L1和L2分别是“2.5 V 0.3 A”和“2.5 V 0.5 A”的灯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是导体
B.若在电路中M点接入电铃,则电铃响说明水位到达警戒线板
C.L1正常工作1 min消耗45J的电能
D.液面上升,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6.做“影响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因素”实验时,将两段电阻丝R1和R2分别安装在两个相同的装置中,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下列正确的是( )。
A.R1和R2应选用相同的电阻
B.应保持R1和R2的电压相等
C.这是为了探究电流对产生热量的影响
D.用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表示电阻丝放出的热量
7.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
B.熔丝熔断后,可用钢丝替代保险丝
C.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D.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触碰测电笔上金属笔尾
8.如图甲所示,透明玻璃壳内有一个标有“6V 3W”字样的小灯泡L和一个由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A、B、C是其外露的三个接线柱。图乙为电源电压恒为6V的实验装置,其中M、O、N为三个接线柱。图丙是R两端电流随电压变化变化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Ω
B.用导线先把M、N分别与A、B相连,再把O与M相连,再用导线连接A和C,接着闭合开关S,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最左端,电流表示数为0.9A
C.拆除所有连接导线,把M、O、N分别与A、B、C相连,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4A,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为1Ω,则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84W
D.由图丙可知,电阻R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6V且恒定不变,R1为10Ω的定值电阻,R2为电阻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阻箱R2的阻值从小调大时,定值电阻R1上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B.当电阻箱R2的阻值从小调大时,定值电阻R1上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C.当电阻箱R2阻值为2Ω时与为50Ω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D.当电阻箱R2的阻值从小调大时,电阻箱R2上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10 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 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1消耗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2.5W
B.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2~0.3A
C.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的变化范围为2~20
D.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2~3W
填空题
11.图是某电饭锅内部电加热器电路,它有烧煮和保温两挡,当开关S____________时,电饭锅处于保温档。a、b两端____________端应该接火线,已知烧煮时的功率是保温时的11倍,则R1:R2=____________。
12.小明家的电饭锅额定电压为220V,“煮饭”时额定功率为880W,简化电路如图所示,S1为温控开关,发热电阻R1与R2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电阻R2在“保温”状态与“煮饭”状态时的功率之比为1:16。正常“煮饭”时,电流为______A,R1的阻值为_______Ω,在保温状态下工作10min,电路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
实验题
13.小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为2.5V,电源电压恒为4V,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请帮小华把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______;
(2)小华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但发现灯泡几乎不亮,于是立刻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其实小华的做法欠妥,正确的做法应该先(______)
A.更换电池 B.观察电表的示数情况再作决定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D.更换电表
(3)测量灯泡额定功率时,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直至_______时停止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若此时换成“2.5V1W”的另一灯泡,那么该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1W(选填“>”、“<”或“=”)。
计算题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5V,2.5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60Ω,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0Ω,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求:
(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多少?
(2)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点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定值电阻R2的电功率为多少?
(3)保证电路安全时,该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3W”的字样,其电阻不随温度变化,R0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标有“18Ω 1.5A”,电流表量程为0~3。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向a端滑过三分之一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S1、S2,发现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12W。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当S、S1、S2都闭合时,移动滑片P且电路安全,则10s内电路消耗电能的最大值。
1.【答案】A。
【解析】高铁前进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A.电风扇是电能转换为动能,故A符合题意;
BCD.电磁炉、电熨斗、电热水器是电能转换为内能,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由图乙知道,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0.6A、I2=0.3A,由电路图知道,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I2=0.3A
则L2正常发光,故A错误;
B.由图乙知道,L1两端的电压U1′=2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U1′+U2=2V+6V=8V
故B错误;
C.由欧姆定律知道L1的电阻
故C错误;
D.电路的总功率P=UI=8V×0.3A=2.4W
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A.由选项D可知,已求出两灯的实际功率,通电时间相同,根据公式
可求甲、乙两灯消耗的电能,甲灯消耗电能W甲=P甲t
乙灯消耗电能W乙=P乙实t
所以甲、乙两灯相同时间消耗的电能之比===
故A错误;
B.已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功率公式
可求两灯泡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阻之比,已知两灯两灯的电压和各自的电阻,根据公式
可求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所以甲灯电阻为
乙灯电阻为
所以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是1:1,故B错误;
C.通过甲灯的电流为I甲===0.5A
通过乙灯的电流为I乙===0.5A
所以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之比是1:1.故C错误。
D.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在甲灯的额定电压下,甲灯正常发光,功率为额定功率,乙灯根据公式
可求实际功率,进一步求出功率之比,所以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甲灯正常发光,甲灯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为P甲=3W
乙灯实际功率为
所以甲、乙两灯的实际电功率之比是1:1,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B.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0和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且电阻R的阻值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图乙可知,U0-t图线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即温度升高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线性变小,由I=可知,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线性变小;故B正确,A错误;
CD.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温度升高时电路中的电流线性变小,所以,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线性变小(即P-t图线应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故C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金属块AB都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盐水接触B金属块,电磁铁工作,说明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盐水是导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M 点接入电铃时,当电磁铁没有磁性时,电铃和灯泡L1和电源构成电路,电铃工作,当电磁铁有磁性时,电铃和灯泡L2和电源构成电路,电铃工作,所以无论电磁铁是否工作,电铃都工作,故B错误,符合题意;
C.L1正常工作1 min电流做功W=UIt=2.5V×0.3A×60s=45J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面上升,液体的密度不变,A的深度增加,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p=ρgh,所以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R大小关系时,应控制电流的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阻大小,所以R1和R2应选用阻值不同的电阻,故A错误;
B.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通电电流I、导体电阻R、通电时间有关,与电压U无关,不必保持R1和R2的电压相等,故B错误;
C.“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是探究电阻对产生热量的影响,故C错误;
D.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容器中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变大,所以通过液体温度的变化表示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A.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分析,开关必须串联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故A正确;
B.钢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因此钢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B错误;
C.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C错误;
D.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体,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手指要接触测电笔上金属笔尾,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
故A错误;
B.用导线先把M、N分别与A、B相连,再把O与M相连,再用导线连接A和C,接着闭合开关S,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最左端,灯泡和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此时灯泡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由图丙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45A,灯泡的电流
电流表示数为I=IR+IL=0.45A+0.5A=0.95A
故B错误;
C.把M、O、N分别与A、B、C相连,闭合开关S,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Ω,电阻R、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4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U滑=I′R滑=0.4A×1Ω=0.4V
由图丙得对应0.4A的电阻R两端电压为3.5V,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实=U-U滑-UL=6V-0.4V-3.5V=2.1V
此时小灯功率为PL实=UL实I′=2.1V×0.4A=0.84W
故C正确;
D.由图丙可知,当R两端的电压为1V、3.5V、6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0.4A、0.45A,由可知,R的阻值依次为5Ω、8.75Ω、13.3Ω,电阻R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以看出,定值电阻R1与电阻箱R2串联,当电阻箱R2的阻值从小调大时,电路电阻不断变大,电路电流变小,定值电阻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不断变小,故AB错误;
当电阻箱接入的电阻为2Ω时,电路电阻
电路电流
R2上消耗的电功率
当电阻箱接入的电阻为50Ω时,电路电阻
电路电流
R2上消耗的电功率
C.因此当电阻箱R2阻值为2Ω时与为50Ω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相等,故C正确;
D.当电阻箱R2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10Ω时,电阻箱的电功率最大,电阻箱R2的阻值从小调大时,电阻箱R2上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电源两端电压为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为10Ω,由题意可知,当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为3V时,此时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3V
电路中的电流
因此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2min=U-U1=6V-3V=3V
则最小电阻为
AB.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则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2~0.3A。
电阻R1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最小功率为
电阻R1消耗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0.9W。故A错误,B正确;
C.以上分析可知,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10Ω~20Ω。故C错误。
D.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2~1.8W。故D错误。故选B。
11.【答案】断开 b 10:1
【解析】根据,电源电压一定,故总电阻最小时,电功率最大,为加热档,而当总电阻最大时,电功率最小,为保温档,而当开关断开时,只有一个电阻R1接入,而当开关闭合时,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此时为加热档,故开关断开时,为保温档。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与b端相连的接火线。
已知烧煮时的功率是保温时的11倍,则保温时的功率为
烧煮时的功率
经整理即可得出
故R1:R2比值为10:1。
12.【答案】4 165 1.32×105
【解析】
正常“煮饭”时,电流为
由图知,当两开关都闭合时,只有R2接入电路,电路中电阻最小,由,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电饭锅处于“煮饭”状态,当S闭合,S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此时总功率最小,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电阻R2在“保温”状态与“煮饭”状态时的功率之比为
所以
R2的阻值
煮饭电流4A,所以保温电流1A,R1的阻值为
在保温状态下工作10min,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W=UI2t=220V×1A×600s=1.32×105J
13.【答案】如图 C 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0.75 小于
【解析】
(1)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量程选择为0~3V,因为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即接入的电阻变小,所以接右下端接线柱,如图所示:
(2)小华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但发现灯泡几乎不亮,很有可能是电路中的总电阻太大,电流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引起的,所以应先移动滑动变阻器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再去判断其它故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测量灯泡额定功率时,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灯泡的额定电压,即2.5V时,停止移动滑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示数为0.3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若此时换成“2.5V1W”的另一灯泡,根据可知,这一个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大于原来灯泡的电功率,所以这个灯泡的电阻较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2.5V,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1W。
14.【答案】(1)10Ω;(2)1.25W;(3)0.5W
【解析】
解:(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
(2)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点时,R2与L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5V,此时定值电阻R2的电功率
(3)当只闭合S1、S3时R1与R2串联,当只闭合S2、S3时R1与L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当电压表的示数U滑=3V时,R2或L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2=U-U滑=5V-3V=2V
UL′=U-U滑=5V-3V=2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1A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则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小=UI1=5V×0.1A=0.5W
答:(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10Ω;
(2)定值电阻R2的电功率为1.25W;
(3)保证电路安全时,该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0.5W。
15.【答案】(1)0.5A ; (2)12V; (3)240J
【解析】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6V,功率PL=3W,由P=UI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
(2)由知道,灯泡的电阻
当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向a端滑过三分之一时,灯泡与变阻器的 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IL=0.5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3)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向a端滑过三分之一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12V×0.5A=6W
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S1、S2时,R0与变阻器的电阻并联,由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12W,所以,电路中的总功率
P=12W+6W=18W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R0的电功率
P0=P-PR=18W-12W=6W
当S、S1、S2都闭合时,要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又因为“滑动变阻器R标有“18Ω 1.5A”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应是1.5A,故电路消耗电能的最大功率
由 知道,10s内电路消耗电能的最大值
答:(1)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是0.5A;
(2)电源电压是12V;
(3)10s内电路消耗电能的最大值是24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