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卷
一、选择题
1.小明和李达约好周六下午去公园放风筝,但是到了周六,小明的爸爸不让小明去。小明该如何对爸爸说呢?下列最恰当的是( )
A.“爸爸,爱人者,人恒爱之。我和李达约好了,我不能不去啊。”
B.“爸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和李达约好了今天下午公园见,我要去。”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爸爸,我与李达约好了今天下午公园见,我怎么能失信呢?”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爸爸,我与李达约好了今天下午公园见,我应该诚心才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黄山的奇峰异石,就仿佛含苞待放的金莲,峭立,娇艳,真是巧夺天工。
B.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C.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D.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了解鹅吃食的规律,可见它吃饭多么三眼一板。
B.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意在指鹅像老爷一般难伺候。
C.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亲昵,表现出对鹅的爱意。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知的署名和日期要写在正文右下方,日期在上一行,署名在下一行。
B.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C.《童年的水墨画》为我们呈现了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嬉闹三幅图画
D.《漏》中,贼以为“漏”是老虎,其实老婆婆说的“漏”指屋顶漏雨。
5.下列词语中与“津津有味”不同类的一组( )
A.源源不断 B.窃窃私语 C.坑坑洼洼 D.翩翩起舞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幔(màn) 丞相(chén) B.蹿下来(cuàn) 血泊(pō)
C.迸裂(bèng) 倚靠(yī) D.晦气(huì) 敞地(chǎng)
二、填空题
7.给形近字组词。
晒________ 蔬________ 预________ 抵________ 较________
洒________ 疏________ 顶________ 氏________ 校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非常高兴。近义词:( ) 反义词:( )
2.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近义词:( ) 反义词:( )
3.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近义词:( ) 反义词:( )
9.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反义词: 专心致志——( ) 近——( ) 热——( )
近义词: 沧沧凉凉——( ) 惟——(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选择 ( )的微笑 ( )的关怀
( )的话语 ( )的身躯 ( )的战争
11.读句子,将画线部分换为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婶婶和阿姨在街边小声地说话,不知道在议论什么呢!( )
2.只见森林茂密,绿叶葱葱,千山万壑,景色很特别。( )
3.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出产的物品非常多的国家。(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2.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13.文段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式结构。
14.海里的动物的活动特点,具体为:海参_________;梭子鱼__________;乌贼和章鱼_______________;有些贝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陆地上的动物也有不同的活动特点,仿照文段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陆地上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月光饼》
月光饼是故乡一种特有的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会用一根红丝带穿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中间加上一丝红糖,面上撒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供过月亮之后,拿下来在平底锅上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
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却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能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掰开细细地嚼。家里亲朋好友送过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一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都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图画,还印有说明。我就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还把它订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到我家过中秋节,她特别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月光饼,我跟她要五张。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有一些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还吃!再吃,脸上的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一样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掩面哭了起来,把一大叠画纸撕成了碎片片,一阵风刮过,满天飞舞,我也气得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看到一地的碎饼,我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地一声哭起来,母亲发现了严厉地训了我一顿,又捧了一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又抬头望着母亲问:“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拍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长大后,雀斑就没有了。”母亲又笑了笑说:“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让你越来越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呆愣愣地和我对望了一会儿,突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了吧。”我看看地上撕碎的画纸和踩烂的饼屑,感谢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去后院,恭恭敬敬地向着天上的月亮拜了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如出水芙蓉一般。我们再见面时谈起幼年抢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了我的祝愿的,我的脸上的雀斑虽然越来越多,可我的两个女儿却越来越漂亮。”
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再回家吃月光饼啊!
16.用“严”字组词填空。
( )的态度 ( )的要求 ( )的组织
( )的形势 ( )的纪律 ( )的表情
17.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制作原料、________描写了月光饼。
18.贯穿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时隔多年,作者为什么会对家乡的月光饼还能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习作乐园
文题一: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有的外形奇特,有的性格可爱,还有的和我们发生过有趣的故事。请选一种动物,把它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方法,把笔下的动物写得鲜活些。
文题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请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请同学们从以上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350字以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本题旨在劝说爸爸同意。
劝告就是拿道理劝人或劝人的话。劝说要注意分析清楚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的形势和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方式得当,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就能到达目的。
劝说的技巧
1.选一个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最好是能让当事人安静下来的氛围场所,比如可以带他去寺庙,或深山古林里,让他的心情放松,把心扉敞开。
2.先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假设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体会他的心情,可以在说的时候不停地说“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我仔细一想……”尽量把他的观点引导到自己的观点上来。
3.为他作一下分析,如果他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换一种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最后把所有的后果比较起来,看哪一种后果是最好的,对当事人最有利的,那么最后再让他自己做出判断。
2.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做本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成语意思,然后根据句子意思和成语意思,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A 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本题中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都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的产物,所以这句话中用巧夺天工一词不准确。答案错误。
B 伶伶俐俐:机灵;灵活的意思。这个词语在本句中使用正确。
C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这个词语在本句中使用正确。
D 念念叨叨:因惦记或想念而在谈话中不停地提到。这个词语在本句中使用正确。
3.B
【解析】
【详解】
略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字内容的掌握。
A项,题目叙述错误。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上一行是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B项,题目叙述正确。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定义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C项,题目叙述正确。《童年的水墨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这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静、动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画面。
D项,题目叙述正确。《漏》文章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不约而同去偷一户人家的驴,听到户主说“漏”,以为对方就是厉害的“漏”,因而互相惊吓逃跑,最后双双摔晕过去的故事。殊不知户主说的“漏”其实指的是“漏雨”罢了,贼和老虎却以为是怪兽。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类型。“津津有味”是AABC式的词语,“源源不断、窃窃私语、翩翩起舞”也是AABC式的词语,C选项是AABB式的词语。
6.D
【解析】
略
7. 晾晒; 蔬菜; 预习; 抵挡; 比较; 洒水; 疏远; 山顶; 摄氏; 学校
【解析】
【详解】
略
8. 开心 伤心 难过 高兴 温和 暴躁
【解析】
略
9. 三心二意 远 凉 清清凉凉 只
【解析】
【详解】
略
10. 错误 迷人 无微不至 铿锵 坚硬 激烈
【解析】
【详解】
略
11. 窃窃私语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积累。明确句子描写的情景和作者的情感,在理解词语含义的情况下,给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景色奇异:形容景色很特别。
物产丰富:物产指这个地方的土地所产的农作物或者特产,丰富的意思是丰厚,富饶。
1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13.总一分
14. 靠肌肉伸缩爬行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5.袋鼠靠发达的后腿蹦跳前行;灵长类动物大部分靠发达的前肢在树上攀爬荡行……
【解析】
【分析】
12.
本题考查找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一段的中心,也就是说整段都是围绕着这一句写的。
本段主要写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所以第一句是中心句。
13.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本文第一句是中心句,后面例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几种动物来说明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所以运用了总分结构。
14.
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 填空。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句子“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可完成填空。
15.
本题考查围绕中心意思写句子。本句要例举几种陆地上的动物的活动方法来说明这句话。
16. 严厉 严格 严密 严峻 严明 严肃
17. 形状 味道
18. 月光饼 最后一段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在内容上深化了文章中心(或点明中心)
19.本文记叙了作者为了五彩画纸与表姑争吵,后来又和好的故事。(或:本文描述了月光饼的形状.制作原料.味道等方面及与月光饼有关的故事。)
20.月光饼寄托了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所以才会记忆犹新。
【解析】
16.
考查组词和词语搭配。用“严”字可组词为:严肃、严格、严密、严峻、严明、严厉。根据词语的意思可填空为: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峻的形势、严明的纪律、严厉的表情。
17.
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可知,作者从月光饼如何制作、制作原料以及月光饼的味道几方面描写了月光饼。
18.
考查了对短文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纵观全文可知:贯穿本文的线索是月光饼,短文开头回忆了童年时候吃月光饼的经历,写出了月光饼酥脆可口的特点,最后一段又发出“什么时候回家乡吃月光饼呢!”这样的感叹,与短文开头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19.
考查概括能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短文通过描写月光饼的做法、吃法、玩法的介绍,以及回忆童年时候吃月光饼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
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这篇短文主要是对作者童年时候吃月光饼的回忆,虽然时隔多年,可作者依然对月光饼的做法、吃法、玩法等记忆犹新,这说明月光饼是作者童年生活中不可忘却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21.范文:
小仓鼠
“两颗圆豆豆眼,粉红的小鼻子,四只小巧的爪子,又大又圆的肥肚子,一个几乎看不到的小尾巴。”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对了,它就是小仓鼠。
我家的仓鼠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吃东西、睡觉、运动。一天我抓了点瓜子给仓鼠吃,结果这九只仓鼠只是闻了闻瓜子,一口也没吃,然后又到窝里睡觉去了。哎,这九只仓鼠真难伺候,我没办法只好给仓鼠们吃谷子和面包虫,这下仓鼠可喜欢了,争先恐后地往食盘里钻,吃饱了还不够,把剩余的食物塞在嘴里,嘴巴马上变得鼓鼓的了。这群“懒猪”吃饱了就是往窝里钻,这下你挤我碰了都想给自己找一个中间的位子这样别人都在外面了,可以给自己暖身子。小仓鼠闭上眼睛,马上睡觉了。它们正睡得正香时我摇了摇笼子,小仓鼠马上惊醒了,吱吱叫起来,好像在说:“地震了,地震了。”当它们知道是我干的,它们用圆豆豆眼生气地看着我。不过它们的气马上消了,刚才还怒气冲冲地看着我,这会儿正躺在我手心上撒娇呢!小仓鼠睡够了在跑轮上玩起了跑步,还时不时发出吱吱的欢快叫声,好像在说:“外面仓鼠爱运动!”
小仓鼠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让我知道了不能欺负小动物,要爱护它们。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习作一:
一、审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题目自拟。
二、选材,立意。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介绍,通过文章,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写作思路。
开头:简单的介绍动物的外在特征,如毛发、颜色、体型、神态等等。描写动物的外形时,即可以写静止的样子,又可以写动起来的形态。
中间:要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就是要从观察中发现,比如吃饭的动作,睡觉的样子,生活的规律等。再选取具体的事例,表现动物的特点,在具体的事例细节里,加入一些动物的动作与形态,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在写事例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展示出你对动物的感受,喜爱,生气,疑惑,还是又爱又恨。
结尾:点题,升华主题,表明自己对动物的感情,或者在与动物相处时给人的启示。
习作二:
一、审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二、选材,立意。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写出来,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用抒情的方法,引出自己成长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中间:叙事的作文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般要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题,抒发自己的情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