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学业质量检测第二次联合检测
地理
本试卷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户分离指人口现住地与户籍地不同,是人口普查所定义的一种含义最宽泛的人口流动。下图示意2000——2021年我国总人户分离人口和市辖区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数据统计不含港、澳、台)。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时段,人户分离人口( )
A.市辖区内增长较慢 B.全国总量增速一直上升
C.市辖区内和全国总量等速增长 D.2015—2020年增长最快
2.推测形成图示人户分离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总量增量大,就业机会增加 ②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机会减少 ③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便捷提高 ④区域差异缩小,城乡经济渐趋平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根据我国国情,为减少人户分离,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制定政策,限制农村人口外流
B.调整行政区划,减少县乡数量
C.根据区域状况,实施积极的落户政策
D.放开限制,实现人口和户籍同步迁移
M现代农业产业园所产的水稻和稻田中养殖的鱼、虾、蟹全国知名。近年来,M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私人定制和认领蔚然成风。被认领地块,除了保证单位面积年产一定数量的优质大米外,稻田中养殖的鱼、虾、蟹等也是属于客户的。据此完成4~5题。
4.发展定制农业的前提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捷
C.农产品优质 D.劳动力丰富
5.发展定制农业能使当地( )
A.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产品产量增加 D.农产品市场适应性增强
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由人员来往、货物交换、资金流动、信息交流等构成,区域经济联系强度越大,表示城市间相互作用越强。下表为山东半岛以青岛为中心的蓝色经济区七个城市间实际距离(单位:千米)和相互间经济联系强度统计表。据此完成6~7题。
项目 青岛 东营 烟台 潍坊 威海 日照 滨州
青岛 实际距离 0 215.4 183.1 130.3 224.2 106.2 258.5
联系强度 — 6.4 13.8 18.3 3.1 22.3 1.8
东营 实际距离 — 0 245.6 91.2 304.4 237.3 61.1
联系强度 — — 3.0 14.4 0.7 1.7 12.2
烟台 实际距离 — — 0 219.5 59.2 285 306.8
联系强度 — — — 3.9 27.1 1.9 0.8
潍坊 实际距离 — — — 0 227.3 148.2 128.8
联系强度 — — — — 1.2 4.6 2.9
威海 实际距离 — — — — 0 328.6 366.4
联系强度 — — — — — 0.5 0.2
日照 实际距离 — — — — — 0 258.3
联系强度 — — — — — — 0.6
滨州 实际距离 — — — — — — 0
联系强度 — — — — — — —
6.六个城市与青岛的经济联系强度( )
A.与实际距离呈正相关 B.与实际距离呈负相关
C.与实际距离增长同幅度增大 D.与实距离增长同幅度减小
7.潍坊与青岛和潍坊与滨州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差异大,推测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人口规模 ③实际距离 ④城区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南极洲附近代号为A68的“世界最大冰山”覆盖面积接近6000平方千米,2017年从南极洲脱落,漂至大西洋,融化破碎若干小冰山。下图示意A68冰山自2017年7月12日脱落至2020年2月3日的漂移过程。据此完成8~10题。
8.图示冰山漂移的方向为(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向西
9.该时段,促使冰山漂移的主要动力是( )
A.西风漂流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地转偏向力
10.漂移的冰山及其融化可能( )
①加速全球气温升高 ②影响海上航运安全 ③改变局部海域生态 ④使南极地区降水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王家坝闸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初左岸,濛洼圈提与淮河交界处。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王家坝闸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称号。下图示意王家坝闸位置及该区域淮河水系。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王家坝闸以下淮河段(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下蚀强,河谷狭窄
C.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D.河湖相连,水网密集
12.图示范围内有多处圈提,圈提内( )
①无法耕作 ②建筑较少 ③常年蓄水 ④地势低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王家坝闸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淮河供水进入濛洼 B.便于淮河蓄水灌溉
C.控制濛洼洪水进入淮河 D.拦截淮河洪水发电
一般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又受挤压力作用弯曲形成的。同沉积褶皱是岩层变形过程中沉积同步发生而形成的一种褶皱,也就是岩层沉积和受力弯曲变形同步进行而形成的地质构造。在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同沉积褶皱相对上升,向斜槽部同沉积褶皱相对下降。下图示意某湖泊环境下形成的同沉积背斜剖面。据此完成14~16题。
14.与一般褶皱相比,同沉积褶皱( )
①同一岩层背斜顶部岩层厚度较大 ②同一岩层向斜槽岩层厚度较大 ③岩层整体厚度大,厚度均匀
④有的岩层可能有沉积间断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受湖泊环境的影响,同沉积褶皱中同一岩层的沉积物颗粒,一般( )
A.背斜顶部粗,向斜中心细 B.背斜顶部细,向斜中心粗
C.上层岩层细,下层岩层粗 D.上层岩层粗,下层岩层细
16.依据图示同沉积背斜不同岩层的岩性差异,可推断该背斜形成地质时期的( )
A.海陆分布格局 B.地壳运动方向
C.地理环境变化 D.挤压力量来源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汽车制造业投资大,生产设施多,厂区占地面积广。长春是我国建设最早的、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春城市核心区的工业空间不断被居住空间和服务空间所取代,城市内部不断发生土地置换过程,但城区西南部区域这种土地置换却很少发生,更多的是工业空间不断向城市边缘区及郊区扩展。下图示意长春城区西南部区域工业空间分布。
(1)分析图示区域工业空间很少发生土地置换的原因。(6分)
(2)图示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区有数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说明汽车配件厂在该处集中布局的好处。(6分)
(3)目前,该区域附近及郊区乡镇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的汽车零部件厂有近百家。说明过度建设汽车零部件厂对工厂生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电网覆盖难以实现的广大非洲乡村,离网微型光伏供电系统以其发电的经济性、无污染、安全系数高、设施寿命长和使用便捷等优点,受到非洲客户的欢迎。2020年10月8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某公司承建的爱沙俄比亚索马里州离网光伏电站项目正式竣工。下图为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及相关自然要素分布示意图。
(1)虽然埃塞俄比亚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对其境内太阳能发电影响小,但其光伏电站发电量季节变化明细,试解释原因。(4分)
(2)分析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以离网形式修建的原因。(4分)
(3)依据图中所示自然条件,提出解决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离网光伏电站电能不稳定的措施。(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森林植被碳密度(计算方法为区域森林碳储量除以区域森林面积)一般用于衡量森林生物量的分布密度和碳汇功能。长江流域或某省级行政区境内地貌复杂,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都有分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春易遭受雨雪冻害。自1983年到2009年进行了4次森林清查。下图示意4次清查时期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植被碳密度和面积变化。
(1)根据材料,分析清查时期该省级行政区中森林碳储量的变化。(6分)
(2)2008年初,该省级行政区遭遇了罕见的雨雪冻害。根据图中心胸,对比人工林和天然林抵御雨雪冻害的能力。(4分)
(3)针对清查统计数据状况,为增加该省级行政区森林碳储量,有研究人员认为应以保育天然林为主,有研究人员认为应以培育人工林为主,你赞成哪个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三峡大坝修建之前,长江三峡因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峡谷型旅游观光胜地。长江三峡蓄水成库后,高峡出平湖,形成1000多个岛屿,有的岛屿原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还形成了大量风景秀丽的生态小岛,有得天独厚的库区岛屿旅游开发条件。
(1)根据材料,指出长江三峡库区岛屿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6分)
(2)为保护三峡水域环境,说明三峡库区岛屿旅游开发应注意的事项。(4分)
2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一次性口罩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制造一次性口罩的无纺布和熔喷布都是由难以降解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按照规范,用过的废气口罩应该集中高温焚烧处理,但目前很多散落在自然环境中。据估算,2020年全球共生产了约520亿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亿个最终漂流入海,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很大危害。
(1)分析今年来海洋中出现大量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因。(6分)
(2)列举从源头上防止一次性口罩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2届湖南省高三学业质量第二次联合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
1.D【解析】人户分离是人口普查所定义的一种含义最宽泛的人口流动。图示时段,全国总人户分离人口占比由11.41%增加到34.9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占比由1.84%增加到8.2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更快;读图可知,全国总人户分离人口的增速波动上升;两条折线不平行,说明市辖区内和全国总量增长速度不同;无论是总人户分离人口占比,还是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占比,都是2015—2020年增速最快。
2.A【解析】人户分离是广义的人口流动。我国总人户分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即人口流动量不断增加,而人口流动绝大多数是为了务工经商,寿命我国经济总量增量大,就业机会增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便捷提高,给人口流动提供了便捷条件;区域差异越大,越会促使人口流动,若区域差异缩小,城乡经济渐趋平衡,人口流动量会减少。
3.C【解析】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的总趋势是由农村流向城市。放开限制,实现人口和户籍同步迁移不现实,目前很多城市基础设施没有能力承担过量的迁入人口,不符合我国国情;调整行政区划,减少县乡数量,会增加人户分离人口;制定政策,限制农村人口外流,不利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最适宜的措施是各地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实施积极的落户政策。
4.C【解析】客户私人定制和认领稻田,追求的是高品质的农产品,所以,发展定制农业的前提是定制地有优质的农产品。科技发达、交通便捷等属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
5.D【解析】定制农业在进行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是根据客户需求来明确生产方向和生产产品的,所以,农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
6.B【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随着与青岛实际距离的增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六个城市与青岛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小,经济联系强度与实际距离呈负相关。
7.A【解析】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由人员来往、货物交换、资金流动、信息交流等构成,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规模越大,与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就越强,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也就越大;由表可知,两地实际距离差异不大,故推测潍坊与青岛和潍坊与滨州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
8.A【解析】从南极地区上空看,顺时针方向为自西向东。自2017年7月12日至2020年2月3日,冰山逐渐远离南极点,在维度上向着北方运动,在经度上顺时针向东运动,综合判断冰山漂移的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
9.C【解析】图示冰山漂移的海域位于南极圈附近,虽然冰山总体漂移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但基本上似绕着南极半岛东侧轮廓移动(不是直接偏离陆地),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受极地东南风作用,海水向西运动,受南极半岛陆地海域收到极地东南风作用,海水向西运动,受南极半岛陆地轮廓阻挡发生偏移,从而促使冰山漂移,故动力主要来自极地东风。
10.B【解析】冰山融化要吸收热量,冰山融化是全球气温升高的结果;在海上漂移的冰山可能会危及海上航运安全;冰山融化能改变局部海域的海水状况,可能会在局部影响生物的觅食和生存空间,导致局部海域生态改变;南极附近冰山融化,大气中水汽会增加,可能导致降水增多。
11.C【解析】图示王家坝闸以下淮河段河道弯曲,且河道中有淤积的河心洲,可推知河流流速缓慢,多泥沙沉积,水流不畅,河床较浅;图中没有湖泊分布。
12.D【解析】图中大型圈堤内有濛洼和洪洼两个洼池,还有三个小心圈堤。圈堤外都经临河流,圈堤内少有村镇,仅大型圈堤有很少村镇分布在堤坝内部边缘。据此判断,圈堤内为蓄洪、滞洪区,地势低洼,红汛期可用于分洪、蓄洪,平时作为耕地,一般不布局建设工厂、学校、交通线路等基础设施。
13.A【解析】王家坝闸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左岸,处于濛洼圈提与淮河交界处,无法拦截淮河洪水;洼内有村镇分布,不是常年蓄水区;王家坝闸是淮河濛洼蓄洪工程入口,主要作用是洪汛期调节淮河洪水进入濛洼,减轻淮河的防洪压力。
14.A【解析】同沉积褶皱是岩层沉积和受力弯曲变形同步进行,在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同沉积褶皱相对上升,向斜槽部同沉积褶皱相对下降,沉积物正常情况下高处、上升处沉积少,低处、下降处沉积多,所以,同一岩层背斜顶部岩层厚度较小,向斜槽部岩层厚度较大;如果褶皱发展强烈,背斜上升幅度大,其顶部出露水面,背斜顶部可能发沉积终端,所以,有岩层可能有沉积间断。
15.A【解析】同沉积褶皱是岩层沉积于受力弯曲变形同步进行,背斜顶部为浅水环境,水的流动性较强,沉积颗粒相对较粗;向斜中心为深水环境,水的流动性较弱,沉积颗粒一般较细。所以,构成同沉积褶皱的岩层物质颗粒一般背斜顶部粗,向斜中心细。
16.C【解析】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和颗粒大小受形成时周围环境的影响明显,所以,依据同沉积褶皱不同岩的岩性差异,可推断褶皱形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变化;依据岩性差异无法判断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方向和挤压力量来源。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7.(1)该区域不位于城市核心区,商业和住宅用地竞争压力小;区域内以汽车制造业为主;汽车制造业投资 大,生产设施多,厂区占地面积广,调整生产空间难度大。(每点2分,共6分)
(2)靠近汽车制造厂,产品运输费用低;便于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用基础设施(靠近高速交通线和物流站,便于产品外输)。(每点2分,共6分)
(3)导致同类产品恶性竞争,降低生产利润;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需求量大,导致高素质劳动力短缺。(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18.(1)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阴雨天多、光照少;干季晴天多、光照强,导致光伏发电量季节变化明显。 (每点2分,共4分)
(2)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形成输电网络;与城市距离远,人口居住较分散;离网微型光伏电站发电经济、无污染、安全系数高、设施寿命长、使用便捷。(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3)州内有河流分布,河流落差大,(2分)可修建小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2分)
19.(1)森林碳储量是森林碳密度与森林面积的乘积;该省级行政区总森林碳储量是人工林碳储量和天然林碳储量之和;清查时期该省级行政区总森林碳储量一直在上升。(每点2分,共6分。若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也可适当给分)
(2)2009年人工林面积和碳密度都明显下降,受灾害影响大,抵御雨雪冻害的能力弱;2009年天然林面积和碳密度都上升,受灾害影响小,抵御雨雪冻害的能力强。(每点2分,共4分)
(3)以保育天然林为主。理由:天然林碳密度高;抵御雨雪冻害的能力强。(每点2分,共4分)
或以培育人工林为主。理由:人工林原有碳密度低,增长潜力大;人工林扩种速度快。(每点2分,共4分)
(二)选考题
20.(1)三峡旅游品牌效应好,影响力强;岛屿多,岛屿环境良好,旅游资源品质高;部分岛屿原有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旅游投入少,开发期短。(每点2分,共6分)
(2)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和自然景观,避免大拆大建;严禁污染物排放,注意保护环境。(每点2分,共4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21.(1)(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一次性口罩使用量增大;部分废弃口罩没有得到合理处理;口罩自然降解难度大,降解时间长;散失的废弃口罩随江河漂流入海。(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杜绝随意丢弃废弃口罩;加快研制可降解的替代性材料。(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