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波的反射和折射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波的反射和折射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3 06: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波的反射和折射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现象中利用波的反射的有(  )
①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
②医生给病人做超声波检查
③雷达的工作原理
④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波的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B.入射波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入射角
C.入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D.在波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波是球面波
B.声波是球面波
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4.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墙前面,两人相距,距墙均为。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在什么时候能听到第二声枪响(假设距离足够大)(  )
A.甲开枪后时间
B.甲开枪后时间
C.甲开枪后时间
D.甲开枪后时间
5.以下关于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利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
B.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C.超声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波的折射
D.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与观察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增大
B.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有关
C.用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波的传播方向
D.波长越长的波,沿直线传播的特性越明显
7.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
A.波速在逐渐变小 B.频率在逐渐变小
C.振幅在逐渐变小 D.波长在逐渐变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均为水平的波可能是横波,也可能是纵波
B.波速表示了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快慢,且质点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C.惠更斯原理完美地解释了波传播过程中的所有现象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一定相同
9.一列波以60°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反射波线刚好与折射波线垂直,若入射波的波长为,则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波长分别为(  )
A., B.,
C., D.,
10.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C.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大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11.在均匀介质中,关于波线和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面一定是球面(形状)
B.波线一定是平行直线
C.波线有时候与波面垂直,有时候与波面平行
D.同一波源的不同波面上的各点振动周期相同
12.下面四幅图描述的场景分别是:图甲是测量单摆的周期时选取计时的开始(和终止)的位置;图乙是用惠更斯原理解释球面波的传播;图丙是产生电磁振荡的电路;图丁是氢原子能级图。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取小球到达最高点时作为计时起点较好
B.图乙中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新的子波源
C.图丙中开关从a端拨到b端的一瞬间线圈L中的磁场能最大
D.图丁中的若干条“跃迁线”说明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13.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又高又宽的墙前面,二人相距,距墙均为,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A.甲开枪后 B.甲开枪后
C.甲开枪后 D.甲开枪后
14.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如果用射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线与反射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法线与这一平面垂直
B.入射线与反射线可能在法线同侧
C.“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D.“回声”是声波的折射现象
15.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 B.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D.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
二、填空题(共3题)
16.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A点此时在平衡位置,B点则在波谷处。设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当s时,A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________m,B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________m。
17.图(a)是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图(b)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固定不动,测速仪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8.形成:
条件:同时存在波源和______
原因:介质质点间有相互作用力
实质:传播振动形式、能量、信息
分类:
横波: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______
纵波:振动方向跟传播方______
物理量:
波长:一个周期波传播的______
周期:波源的振动周期
频率:波源的振动频率
波速:由介质决定,______
波动图象:
意义:某时刻参与波动的所有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情况
坐标:横轴表示平衡位置,纵轴表示位移
信息:波长、振幅等
波的性质:
反射:波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返回原介质
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衍射:经过______或______继续传播
干涉:两列相干波源在空间的______
多普勒效应:观察者与波源有相对运动,接收到的______发生变化
惠更斯原理
三、综合题(共4题)
19.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20.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21.某旅游者走过一个山谷,他拍手后经过0.5听到右侧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1.5s听到左侧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22.一只汽船以的速度在无风河面上航行,船上发出声鸣笛,旅客在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悬崖离汽船鸣笛时的位置有多远。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C
6.C
7.C
8.C
9.A
10.A
11.D
12.B
13.B
14.C
15.D
16. 0.1 0
17. 17 17.9
18. 质 垂直 在一条直线上 距离 障碍物 孔 叠加 频率
19.(1) ; (2) 3000m
20.(1) ; (2) 3000m
21.340m
22.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