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计算器开机后,要计算0.8+1.70的结果,至少按( )次键.
A.6 B.7 C.8 D.9
2.下面键中,( )既有开机功能,又有清除功能。
A.C/CE B.OFF C.+ D.×
3.可可用计算器计算7629+385,按键时把3 8 5按成了 8 8 5 接着再按照( )的方式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A.+ 5 0 0 B.- 5 0 C.- 5 0 0
4.计算器上的关机键是以下选项的( )
A.ON B.OFF C.AC
5.在计算器上进行下面这些操作时,最后在显示屏上会出现( ).
A.5 B.15 C.4
二、填空题
6.键CE是( )键.
7.我们在估算59×201时,可以把59看成60,把201看成( ),结果大约是( ).
8.在计算器中,( )键是用来清除数据的。
9.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
1×9+2=_______
12×9+3=_______
123×9+4=_______
1234×9+5=_______
12345×9+6=_______
123456×9+7=_______
1234567×9+8=_______
12345678×9+9=_______
123456789×9+10=_______
10.小丁丁把5×(□+4)错写成5×□+4,它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答案相差 .
11.键“+-×÷”是( )键。
12.用计算器计算,速度( ),正确率( ).
13.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________;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________.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________,然后再拨数.
14.54×19+46×19=19( + )简算时运用了 律.
15.根据前两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
,, ( ),( )。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1020( )999 5千克( )4999克
17.根据9×9+19=100,99×99+199=10000,999×999+1999=1000000,可以知道9999×9999+19999=( )。
18.小雨早上从家出发上学用了12分钟,他的平均速度是60米/分,小雨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放学回家由于帮助他人占用了3分钟,总共用了15分钟才到家,他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米/分。
19.根据48×25﹦1200,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8×25﹦( ) 4.8×0.025﹦( ) 480×2.5﹦( )
三、其他计算
20.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875+4512= 569434-247589= 9842+5698=
586×36= 354×89= 20592÷78=
四、解答题
21.小芳和她的2个好朋友一起折千纸鹤,6天共折了306个,平均每人每天折了多少个?
22.学校计划按原价购买140张课桌。现在家具厂开展优惠活动,学校原来准备的钱现在能购买多少张课桌?
23.粮店运进1吨大米,已经卖出59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4.123×5.67+8.77×567= .
25.“六字数轮”是把6个不同的数字用如图的方式组合起来。6个数字的和为“轮缘”(图中为24);“数轮”中的数字按顺时针方向组成的6个三位数为“轮辐”(图中为:124、243、439、395、951、512);6个“轮辐”相加的和为“轮速”;“轮速”除以“轮缘”为“档位”。
(1)计算上面数轮的“档位”。
(2)图2数轮的“轮速”为2886,请算出空格中的数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略
2.A
【解析】
【分析】
计算器中,C/CE键既有开机功能,又有清除功能。OFF键有关机功能。+和×是运算符号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C/CE既有开机功能,又有清除功能。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计算器中各个键的功能,例如AC键是清除键,ON/AC键是开机及清屏键,CE键是局部清除键等。
3.C
【解析】
【详解】
略
4.B
【解析】
【详解】
ON键是开机键,OFF键是关机键,AC键是消除键,据此可得出答案为B.
5.C
【解析】
【详解】
略
6.清除
【解析】
略
7. 200 12000
【解析】
略
8.AC
【解析】
【分析】
在计算器中,ON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AC是清除键,SET是设置键;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在计算器中,AC键是用来清除数据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器上按键表示的功能的掌握。
9. 11 111 1111 11111 111111 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 1111111111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前几个算式,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填空即可。
【详解】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123456789×9+10=1111111111
【点睛】
此题考查了算式的规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和观察能力。
10.16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5×(□+4),根据乘法分配律,5×(□+4)=5×口+5×4,而小丁丁错写成5×□+4,所以它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答案相差16.
解:根据乘法分配律,5×(□+4)=5×口+5×4,
而小丁丁错写成5×□+4,所以它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答案相差5×4﹣4=20﹣4=16.
故答案为1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1.运算符号
【解析】
【分析】
根据我们对计算器的认识,可知“+-×÷”是运算符号键。
【详解】
因为“+-×÷”是运算符号,所以“+-×÷”是运算符号键。
故答案为:运算符号键
【点睛】
此题比较简单,是考察对计算器的认识。
12. 快 高
【解析】
略
13. 5 1 个位
【解析】
【分析】
根据算盘的特点作答即可.
【详解】
解: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5;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1.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故答案为5;1;个位.
14.54,46,乘法分配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54×19+46×19,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54×19+46×19,
=19×(54+46),
=19×100,
=1900.
故答案为54,46,乘法分配.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5. 89991 899991
【解析】
【分析】
观察题文中的算式可以发现,都是两个数相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都是9,第二个因数都是9。由前两个算式可知,算式的积的位数等于第一个因数的位数加1;积从高位到低位由数字8、9、1组成,积的首位是8,中间数字9的个数等于第一个因数的位数减1,积的个位是1,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9999×9=89991
99999×9=899991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即可求解。
16. > >
【解析】
略
17.100000000
【解析】
【分析】
观察式子:第一个式子,最大的一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加10得数为100,1后面两颗0;第二个式子,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加上最大的两位数加100得数为10000,1后面四颗0;第三个式子,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三位数加1000得数为1000000,1后面六颗0;所以第四个式子,最大的四位数乘最大的四位数加上最大的四位数加10000,所得的得数应为1后面有2×4颗0,是100000000。
【详解】
由分析可得:
9×9+19=100
99×99+199=10000
999×999+1999=1000000
9999×9999+19999=100000000。
故答案为:100000000
【点睛】
本题考查寻找式子的规律。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善于观察、分析、总结,就能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8. 720 48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小雨去时的速度乘用的时间,求出小雨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再用小雨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小雨返回用的时间,求出放学时小雨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即可。
【详解】
12×60=720(米)
720÷15=48(米/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小雨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19. 12 0.12 1200
【解析】
【详解】
略
20.14387 321845 15540 21096 31506 264
【解析】
【详解】
用计算器计算一步计算的算式时,可以直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最后显示屏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例:计算“9875+4512=”的按键步骤及屏幕显示如下:
按键 9 8 7 5 + 4 5 1 2 =
屏幕显示 9875. 9875. 4512. 14387.
按完“=”键后,屏幕的显示数据“14387”即为“9875+4512 =”的计算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每按一个键,一定要认真核对所要输入的数据与显示屏上所显示的数据是否一致.
21.17个
【解析】
【分析】
6天共折了306个,306除以6可求出一天折的个数,小芳和她的2个朋友一共是3个人,再用所得商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
306÷6÷3
=51÷3
=17(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折了17个。
【点睛】
此题两次求平均数,第一次先求几个人平均一天共做的数量,再求一个人一天平均做的数量。
22.168张
【解析】
【分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计算出原价购买140张课桌需要的钱数,再用总钱数除以现价,计算可得能购买多少张课桌,据此解答。
【详解】
120×140=16800(元)
16800÷100=168(张)
答:学校原来准备的钱现在能购买168张课桌。
【点睛】
先求出原价购买的总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404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统一单位把吨换算成千克,然后让总千克数减去卖出的千克数就等于还剩的千克数。
【详解】
1吨=1000千克
1000-596=404(千克)
答:还剩404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的换算和整数减法计算的实际应用,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24.567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可把“123×5.67”转化成“1.23×567”,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解:123×5.67+8.77×567
=1.23×567+8.77×567
=(1.23+8.77)×567
=10×567
=5670;
故答案为5670.
点评:此题是考查简便计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5.(1)111;(2)
【解析】
【分析】
(1)把图一中的六个轮辐数字加起来,求出和就是轮速,然后除以它的轮缘24即可;
(2)因为每个数字都在百位、十位、个位分别出现一次,所以档位都是111,用轮速除以档位,求出轮缘,再用轮缘减去已知的五个数的和就是空格中的数字.
【详解】
(1)(124+243+439+395+951+512)÷24,
=2664÷24,
=111;
答:数轮上的档位是111.
(2)每个数字都在百位、十位、个位分别出现一次,所以档位都是111;
(2886÷111)﹣(1+2+3+5+7),
=26﹣18,
=8;
空格中的数字是8,如下图: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是要读懂题意,知道这类数轮的档位都是11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