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3 22: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亚洲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课题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设计较为合理,通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形”和“亚洲地形构成”饼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通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形”和剖面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势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方法。然后通过“活动”——“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学以致用,达到锻炼这种方法的效果。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的完成了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计算相对高度,所以在教学多应用已有知识来进行分析。但本班学生读图归纳能力仍有欠缺,应注重引导。另外,空间读图判断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采用多媒体和活动穿插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归纳的能力。
【设计思路】
设计过程中始终以亚洲为案例,通过穿插活动、举一反三和学法归纳,从而获得归纳大洲的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力。基于这一基本理念,本节课从七年级学生特点出发,通过情境创设、妙笔生花、快乐之旅、造型活动等突破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结合新课标的培养要求,课堂中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特点。 ②学会举一反三,运用认识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规律去归纳其他地区的地形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进一步加强了读图析图的地理技能。 ②通过亚洲案例掌握归纳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和自豪感。②通过分析其他大洲的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 ②掌握归纳一个地区自然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分析非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归纳总结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器材】
空白亚洲轮廓图、空白亚洲地形图、彩色纸条、彩色便利贴、双面胶、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习本节课前,请同学们观察教室,描述教室的环境要素。 播放用Google Earth录制的视频《亚洲自然风光集锦》。 提出问题:从刚才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整体感知中,你能归纳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要素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室环境的组成:课桌,电脑,黑板等。 学生观看视频并归纳。 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主题;以视觉的享受导入,通过播放视频和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吸引学生走进本节课的探索之旅,提高学生学习亚洲自然环境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增强身在亚洲的自豪感。
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过渡:地形是自然环境的一大要素,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呢?
提问地形地势的概念、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 回顾地形地势的定义与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和地形类型。 复习旧知,为新知作铺垫
过渡:回顾之后,我们能不能把这张亚洲空白轮廓图摇身一变成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呢?
活动1:妙笔生花认地形(全班分为两大组六小组,每组任选两张颜色不同的彩纸,每张彩纸上对应一个地形名称,充分讨论后,每组派出两名代表拿一支与彩纸颜色相同的彩笔在亚洲空白轮廓图上绘出相应的区域范围,并将彩纸贴在对应的序号旁) 每小组讨论确定彩纸上对应的地形位置及区域范围 这一环节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合作读图和绘出地形区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空间位置的定位与落实
根据同学们共同完成的亚洲主要地形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发现了亚洲的地形类型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观察亚洲地形构成饼状图,又能得出亚洲地形怎样的特点? 1、学生: 高原山地多居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 学生: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切块归纳 化难为易
过渡:在亚洲复杂多样的地形类型中,其地势在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活动2:亚洲之旅识地势。A大组沿80°E自北向南、B大组沿30°N自西向东来一次旅行。各大组分为绿、黄、褐三小组,讨论后,在对应颜色的贴纸上写出经过的所有该颜色区域,并注明海拔范围。最后选出代表上前在亚洲空白地形图上贴出对应地名的位置,同时向大家介绍海拔范围。 1、学生读图,记录经过的地形区。 2、学生归纳 用“快乐旅行”设置情景,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意与乐趣。 通过读图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造型活动:老师从每组经过的地形中筛选出6张彩纸,请代表同学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将手中的彩纸贴在身上最合适的位置,上前按一定方向一字排开,手持绳子放在彩纸中央,彼此连接,向全班同学展示。 学生根据造型要求,确定对应地形的大致海拔及彩纸位置,上前展示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看到亚洲地势的什么特点? 同学们演示的地势高低起伏,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30°N和沿80°E的地形剖面图。 学生: 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切块归纳 化难为易
归纳:认识大洲的地形地势特征,一般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 学生: 地形类型构成 主要地形分布 地势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形成交流共享的学习理念
活动3:思维迁移摸规律。根据已经总结出来的规律,你能否得出非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最终确定答案: 类型单一 以高原为主 东南高,西北低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深化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课堂小结 通过亚洲和非洲地形特征的比较,可以看到亚洲的地形类型是如此的复杂多样,而这也造就了其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大好河山。今天我们因亚洲而骄傲,希望明天亚洲会因有你们而自豪!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一定应强调学生的亲历性,只有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亲身体验学习中的问题、困惑,才能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悟到主动探究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在预设教学识一定要与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去体会对知识的感受、体验,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兴奋点,由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体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