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学案
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知识点1→氯化钠
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 食盐 ;而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 金属离子 加 酸根离子 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等。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 (填化学式),它是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是 白 色 固 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中 性。
3.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海水 、 盐湖 、 盐井 、 盐矿中都蕴藏着氯化钠,通过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都可以使 水分 蒸发,得到 粗盐 。
4.氯化钠的用途。
(1)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 生理盐水 。
(2)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 选种 。
(3)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 碳酸钠 、 氢氧化钠 、氯气和盐酸等。
(4)生活中的 调味品 、 食品防腐剂 、 融雪剂 。
知识点2→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1.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碳酸钠 纯碱 、 苏打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用于 玻璃 、 造纸 、 纺织 和洗涤剂的生产以及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用作制糕点所用的 发酵粉 医疗上,用于治疗 胃酸过多 症
碳酸钙 石灰石、大 理石的主要成分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建筑材料 、补 钙 剂、牙膏中的摩擦剂
2.化学性质。
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 +盐酸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 2HCl===2Na Cl+H2O+CO2↑,CO2+Ca(OH) 2===
碳酸氢钠+盐酸 反应比Na2CO3剧烈,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HCO3+HCl=== NaCl+H2O+CO2↑, CO2+Ca(OH )2===
3.纯碱不是碱,而是一种 盐 ,其水溶液显 碱 性。
4.碳酸钠、碳酸钙在化学式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都含有CO 。
5.检验某物质里含有碳酸氢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取待测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 离子。
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 侯德 榜 。这个碱指的物质是 纯碱 。
知识点1→氯化钠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例2.下列属于氯化钠用途的是 ( )
A.作为酸碱指示剂
B.制生理盐水
C.除去铁锈
D.制肥皂
知识点2→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例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比较异同。
(1)盐酸滴到大理石地面,产生气体
CaCO3+2HCl=== C aCl2+H2O+CO2↑ 。
(2)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 Na Cl+H2O+CO2↑ 。
(3)碳酸镁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气体
MgCO3+2HCl=== MgCl2 +H2O+CO2↑ 。
过关检测
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 )
A.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的是 ( )
A.NaHCO3 碳酸氢钠 苏打
B.CaO 氢氧化钙 石灰石
C.Na2CO3 碳酸钠 小苏打
D.NaCl 氯化钠 食盐
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4.以下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食盐
5.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有关碳酸氢钠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制得的糕点疏松多孔
B.干粉灭火器中含有碳酸氢钠,可用来扑灭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
D.碳酸氢钠不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6.下列物质能溶于水配成溶液的是 ( )
A.NaHCO3 B.AgCl C.BaSO4 D.Mg(OH)2
7.检验碳酸盐化合物最好的试剂是 ( )
A.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带火星的木条
8.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哪种离子 ( )
A.Cl- B.SO C.OH- D.CO
9.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 )
A.硝酸银溶液
B.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D.氢氯化钠溶液
第2课时 认识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1.观察课本第74页实验11-2,填写下表。
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 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 浊 Na2CO3+Ca(O)2=== CaCO3↓+2NaOH
2NaOH+CuSO4=== Na2SO4+ Cu(OH)2↓ NaOH+HCl=== NaCl+H2O CaCO3+2HCl=== CaCl2+ CO2↑ + H2O NaHCO3+HCl=== NaCl+ CO2↑ + H2O 发现以上化学反应的特点:都发生在溶液中,都由两种化合物互相 交换成分 而得到另外两种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3.注意: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根据教材P74~75页内容填写下表。
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分析
Cu(OH)2+稀盐酸 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Cu(OH)2+2HCl===CuCl2+2H O
Na2CO3+稀盐酸 蓝色沉淀逐渐消失, Na2CO3+2HCl===2NaCl+H2O+CO2↑
CuSO4溶液+NaOH溶液 蓝色沉淀逐渐消失, CuSO4+2NaOH===Cu(OH) 2↓+Na2SO4
CuSO4溶液+BaCl2溶液 蓝色沉淀逐渐消失, CuSO4+BaCl2===aS O4↓+CuCl2
CuSO4溶液+NaCl溶液 二者不发生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 水 或 气体 或 沉淀 生成。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方法。
(1)看反应物:盐盐、盐碱需可溶,有酸不看溶解性;
(2)看生成物:是否能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知识点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例2.判断以下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NaCl+AgNO3=== AgCl↓+NV a NO3 。
(2)Mg(OH)2+H2SO4=== MgSO4+2 H O 。
(3)NaCl+KNO3=== 不反应 。
(4)Ba(OH)2+K2CO3=== BaCO3↓+2K OH 。
(5)Cu(OH)2+K2CO3=== 不反应 。
(6)K2SO4+CaCl2=== CaSO4↓+2KCl 。
过关检测
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Cl和CuO
B.Na2CO3和H2SO4
C.Ca(OH)2和Na2CO3
D.KCl和CuSO4
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BaCl2与Na2SO4
B.HCl与NaHCO3
C.KNO3与NaOH
D.NaOH与HCl
3.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而且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
于解毒的药剂是 ( )
A.糖水 B.食盐水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4.M是一种活动性强于锌的金属,其氧化物M2O3和它的氢氧化物M(OH)3都难溶于水,而MCl3和M(NO3)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的是 ( )
A.M(NO3)3+CaCl2 B.M+H2SO4
C.M(OH)3+HCl D.M2O3+H2SO4
5.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
A.H2 B.CO2 C.HNO3 D.Cu(OH)2
6.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a(OH)2 +Na2CO3=== 2NaOH+ CaCO3 ↓;
(2)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
(3)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7.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所示(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HSO4 ;C aCl2 。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 3↓+2NaOH 。
8.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型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 碱 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发生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 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 。
(3)利用K2CO3溶液和 Ca(OH)2[或Ba(OH)2] 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第3课时 物质的分类和盐的性质
知识点1→物质的分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将其按要求分类。
①纯碱 Na2CO2 ; ②生石灰 Na2CO2 ;
③液氮 Na2CO2 ; ④硫酸 Na2CO2 ;
⑤干冰 Na2CO2 ; ⑥火碱 Na2CO2 ;
⑦熟石灰 Na2CO2 ; ⑧硫酸铜 Na2CO2 ;
⑨水银 Na2CO2 ; ⑩硝酸 Na2CO2 。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③⑨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⑤ ,属于酸的是 ④⑩ ,属于碱的是 ⑥⑦ ,属于盐的是 ①⑧ 。
2.盐的分类。
盐的分类 举例
标准一 盐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等 NaCl、Na2CO3、Cu(NO3)2、K2SO4
标准二 钠盐、钙盐、铵盐、钾盐等 NaCl、CaCO3、NH4NO3、K2SO4
标准三 可溶性盐 NaCl 、 NH4NO3 、 CuSO4 、 Na2CO3 、 FeCl2(合理即可) (参考课本114页附录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写出五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下同)
难溶或不溶性盐 CaCO3 、 MgC3 、 BaCO3 、 BaSO4 、 AgCl(合理即可)
知识点2→酸、碱、盐的溶解性
根据教材第114页附录Ⅰ,填空:
(1)酸的溶解性情况是 全部溶 ;碱中只溶铵、K、Na、Ba的碱。
(2)盐的溶解性:
① 钾 盐、 钠 盐、 铵 盐、 硝酸 盐均可溶;
②盐酸盐除了 AgCl 不溶外,其余都可溶;
③硫酸盐除了 BaSO4 不溶, CaSO4 微溶,其余都可溶;
④碳酸盐除了 钾、钠、铵盐 可溶, 碳酸镁 微溶,其余都不
溶。
知识点3→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1.盐的化学性质。
性质 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例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①盐要溶于复 分; ②金属的活动性排在盐溶液中金属的 复分面 Fe+CuS O4=== Ca+FeSO4 Cu+2AgNO3=== 2Ag+Cu(NO3)2
盐+酸→新盐+新酸 ①酸必须是 复分解 性的; ②反应符合 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 AgNO3+HCl=== AgC l↓+HNO4 CaCO2+2HCl=== CaCl2+CO2↑+H2 O
盐+碱→新盐+新碱 ①反应物都能溶于 复分解 ; ②反应符合 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 Na2CO3+Ca(OH )2=== CaCO3↓+2NaOH Na2CO3+Ba(O H)2=== BaCO3↓+2NaOH
盐+盐→新盐1+新盐2 ①反应物都能溶于 复分解 ; ②反应符合复分解反 应发生的条件 NaCl+AgNO3=== A gCl↓+NaNO3 CuSO4+BaCl2 === BaSO4↓+CuCl2
2.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来确定要检验的物质是某种物质或不含某种成分的过程。
物质检验的原则:根据物质的某一特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确定物质的组成。
3.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各种物质的特性,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来区分一组物质的过程。
物质鉴别的原则: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将物质区分开。
4.物质的除杂,又称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该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
物质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即:不增加新的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例1.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习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
A.硝酸钾——盐
B.硫酸——酸
C.纯碱——碱
D.氧化铁——氧化物
例2.在①钾盐,②铵盐,③硝酸盐,④硫酸盐,⑤盐酸盐,⑥碳酸盐中,均能溶于水的一组盐是 (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⑥
例3.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1)Fe+3AgNO3=== Fe(NO3)3+3Ag
不正确,铁与盐反应 生成亚铁 盐 。
(2)Zn+MgSO4=== ZnSO4+Mg
不正确,Zn的活动性比 Mg 弱 。
(3)CaCl2+2AgNO3=== 2AgCl↓+Ca(NO3)2
正确 。
(4)2HNO3+BaCl2=== Ba(NO3)2+2HCl
不正确,生成物中无沉 淀、气体或水 。
(5) Mg(OH)2+CuCl2=== Cu(OH)2↓+MgCl2
不正确,Mg(OH)2难溶于水,反应不能发生 。
过关检测
1.对CO2、C2H2、H2CO3、Ca(HCO3)2、Na2CO3五种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C2H2、H2CO3都是有机物
B.CO2、H2CO3都属于氧化物
C.Ca(HCO3)2、Na2CO3都属于盐
D.H2CO3、Na2CO3溶液都显酸性
2.下列物质中能溶于水的有 ( )
①BaCl2 ②BaCO3 ③Ba(NO3)2 ④Ba(OH)2 ⑤BaSO4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 )
A.硫酸亚铁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B.铜和硝酸汞溶液
C.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D.铁和硫酸锌溶液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5.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
A.Ba(OH)2 B.CaCl2 C.HNO3 D.Na2SO4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7.通过分析表格,总结规律及含义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20℃的溶解性。
OH- NO Cl- CO SO
H+ - 溶、挥 溶、挥 溶、挥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不 微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不 溶
(1)查表,CaCO3的溶解性为 不溶 ;
(2)写化学式:一种酸 HC l等;一种不溶于水的盐CaCO 3等 ;
(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不满足复分解反发生的条件 ;
(4)写化学方程式:铁或铝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
Fe+CuSO4===FeSO 4+Cu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