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的秘密
——叙述视角考点透析
小说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的体裁。以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观照小说,可以有效建构新的解读视角,加强同学们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叙述视角、叙述者等叙事学知识也成为近年的高频考点。因此,同学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叙事学知识,才能在答题时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叙事艺术,提高对小说的文本解读能力。
考题再现
(2019年浙江高考卷)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分析
第一人称叙述。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地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分析
开篇即为我们呈现了一段生动细致、温暖美好的描写,营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分析
稚拙化、口语化的表达风格符合孩童的身份。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分析
天真烂漫的描绘、稚拙化的表达都暗示了文中叙述者的儿童身份。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离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籽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地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分析
准确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分析
儿童关注的,恰恰是这些为成人所忽视的植物、动物。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黏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黏糕。黄米黏糕,撒上大芸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地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分析
儿童视角带来的对植物、动物、食物等细微事物的关注,以及对这些事物细腻的描绘,使文章形成了一种舒缓诗意的叙述风格。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黏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去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分析
由儿童的心理特征带来一种特有的天真有趣的叙述效果。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黏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黏糕”“黏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黏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待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黏糕送上来了。
(选自《呼兰河传》第七章,有删改)
问: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_
_
小说工具箱
一、叙述视角的分类和作用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即故事是由叙述者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根据视角受限制的程度,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其概念及特征如下。
(一) 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非聚焦视角或“上帝视角”,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以高高在上地鸟瞰全貌,也可以看到在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叙述者事无巨细地为我们讲述故事的发展进程,包括林冲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果把眼界放到整部《水浒传》,其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则更为明显。
全知视角的作用:
1.视野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
2.自由自在:叙述时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
3.客观全面: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所有的真相。
(二) 限知视角
限知视角,又称有限视角或者聚焦视角。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限知内视角:叙述者从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出发,叙述其体验的世界。如茹志鹃的《百合花》,全文是以作为文工团女战士的“我”的视角展开的。
2.限知外视角:通俗来讲,类似于“摄像机”的视角,即叙述者以一种“非人格化”的冷漠态度叙述其“所见所闻”,不介入故事中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去。如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全篇所有的笔墨都集中于奥楚蔑洛夫与路人的对话以及他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行为。全篇没有任何内心的独白,只是让读者自己从奥楚蔑洛夫的言行中体会其人物形象。
限知视角的作用: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小说从格里高尔的视角展开叙述,开篇就以“我发生什么事啦”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之后跟随着格里高尔的眼睛,读者才慢慢了解格里高尔“出事”的原因。
2.增强代入感与真实性。如《红楼梦》写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从林黛玉的角度展开叙述,作者通过黛玉的眼睛,带领读者去领略贾府的雍容华贵,让读者获得了更真切、更自然的感受。
3.最大限度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一点主要是限知外视角的作用。
(三) 视角的转换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种叙述视角的类型,一篇小说中甚至也会出现多次视角的转换,作者选取不同的视角类型,对小说内容主题的升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从总体上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这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这样能更好地反映故事较宽广的生活广度和较大的时间跨度。同时作者又在全知视角中融入了参与叙述之人的限知视角。如叙述黛玉进贾府的这一回,出场的人物众多,曹雪芹在此就精心穿插了几组人物的限知叙述,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从黛玉的视角看贾府,从黛玉的视角看宝玉,再从别人的视角看黛玉,这样使作品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
(四) 特殊视角
从叙述主体的角度来看,有一种常为作者所青睐的限知叙述视角——儿童视角。儿童视角,即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儿童视角可以是一部作品的唯一视角,也可以与成人视角共存于一部作品中。例如萧红的《呼兰河传》,鲁迅的《孔乙己》《社戏》等,均使用儿童视角,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儿童视角的作用:
1.单纯的儿童视角更能触摸到生活的本质。
2.儿童世界的单纯更能反衬出成人世界的虚伪、冷漠与残酷。
3.儿童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有利于形成活泼、诗性的表达风格。
二、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与理解叙述视角紧密相关的便是叙述人称。但小说的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小说的叙述人称一共有四种情形:第一人称叙述(“我”“我们”)、第二人称叙述(“你”“你们”)、第三人称叙述(“他”“她”“它”“他们”等)和人称变换叙述。其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人称,而第二人称一般很少出现在叙事作品中。
(一) 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的关系
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和第二人称“你”的叙述都是限知视角。第三人称的叙述可能是全知视角,也可能是限知视角。例如:《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叙述人称是“她”,尽管属于第三人称,但作者主要是从林黛玉的视角展开叙述,因此,从叙述视角来看仍是限知视角。
(二) 各种叙述人称的作用
1. 第一人称:
(1)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
(2)便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第二人称:
(1)增加亲切感,拉近了读者与文字的距离。
(2)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增强感染力。
(3)能够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
3.第三人称:
(1)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
(2)叙述角度灵活自由。
(3)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4.人称变换叙述:
(1)叙述更生动。
(2)情感态度的抒发较为自由。
(3)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因此,我们在分析小说时,要学会观察作者以何种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进行叙述,是否转换了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以此深入理解作者的用意。
三、试题透析
关于叙述视角,近年来不少高考题中已有涉及。考查内容多集中在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两方面;考查的题型多集中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简答题,这些简答题的提问方式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以近五年的高考题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明确点出要考查的内容。如2016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玻璃》中,设置了这样一道简答题:“‘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017年全国卷Ⅱ文学类文本阅读《窗子以外》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另一类则不明确提示答题方向,提问内容比较含蓄,需要同学们自己领会答题方向。如2017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9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这时候,如果具备一定的叙述视角的相关知识,就能够帮助我们培养一定的答题敏感度。
答案解析
开篇的阅读题你做对了吗?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① 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