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洪方中学 叶龙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概述祖国保守的建筑艺术和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绩。
3、简述方位词在依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整体掌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依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灵活运用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会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发明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准备】 计算机辅助软件、视频投影仪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去过北京的故宫(也即紫禁城)吗?请你说说游览后的印象。唐朝诗人骆宾王有这样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感受故宫独特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 殿檐(yán)??????藻井(zǎo)??????蟠龙(pán)????????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 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报(zòu) 慈禧(xǐ)???????额枋(fāng)?????妃嫔(pín)????????翊坤宫(yì) 屏幕显示。每个生字词都配有读音,只要用鼠标在相应位置一按即可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
1、请同学们在文后练习一“故宫平面示意图”上注明各部分建筑的名称,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互相交流,补充一下) 2、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说明顺序,说出屏幕上所指各处名称。 3、通过这副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学生浏览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展示) 明确说明顺序:沿紫禁城中轴线由南向北,空间顺序
4、教师小结: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的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四、研读课本,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征。
1、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中概括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的语句。 明确:第2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总说)
第16节“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总括)
2、请同学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共同点:都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宏伟);布局的和谐统一(统一)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同义词的变化运用来形容同一事物的同一特点,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多样化。
3、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故宫建筑群这两个特征的语句。 ?当堂交流,边读边体会。
4、再请同学们把刚才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是否发现了两者在概括故宫建筑群特征时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建筑精美? 前者:从午门出发,就近游览,逐一观察,比较清晰,细致。 后者:站在景山的高处俯瞰故宫,得到的是一个整体印象,而建筑的精美大都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 ? 教师小结:立足点不同,观察得到的感受后不同,评价也不同。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最能体现故宫建筑精美的地方(太和殿 )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师引导: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故宫建筑的艺术风格,也是本文说明的重点。
1、请同学们读一读5-8节,思考:太和殿的精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如:色调相互衬映 、色彩绚丽鲜明 、图案多态多姿…… 2、太和殿作为故宫的代表性建筑,它除了体现精美以外,也体现出外观的雄伟壮丽,布局的和谐统一。找出具体语句,读一读。 如: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宫殿。 太和殿位于中轴线上…… 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太和殿的介绍,进一步突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也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六、延伸拓展 (屏幕显示)
故宫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人说“建筑是凝动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是否对建筑也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请你模仿上面的句式,说说:“建筑是……”。 七、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学习本文后的启示: ? 1、抓住说明对象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八、布置作业: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就如本文重点介绍太和殿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 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是个老篇目,而且是讲读课文。以前讲完这课,自己都觉得没有滋味,所以我想重新设计。 就说明条理而言,《故宫博物院》一文,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览者参观故宫的顺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绍说明;就内容而言,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特点、布局等,详略分明得当。这两点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者,我非常清楚,但我不能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应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觉认识到,并能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因为多数学生对说明文很厌烦,他们认为说明文无故事情节,单调、乏味,没吸引力,实在不愿意读。针对这种情况我也费了番心思。最后终于想出了比较满意的构思。首先通过一组故宫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设计一副故宫博物院的动态平面示意图,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然后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学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