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
蜈蚣是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体节上均有步足,蜈蚣依靠这些步足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是( )
A. 行走 B. 爬行 C. 奔跑 D. 跳跃
运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动物通过运动可以( )
A. 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栖息的场所
B. 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
C. 完成求偶和交配
D. 以上三项都是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 骨、骨连结、骨骼肌 B. 骨、骨连结、神经
C.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D. 骨、关节面、骨骼肌
当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如何运动(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小狗做数学题 B. 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 D. 小熊走钢丝
据传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曾用计让楚霸王项羽于乌江自刎,他用白糖汁在乌江边书写了“项羽死于此”五个大字,然后将大量蚂蚁放于其上,当项羽逃到乌江边时,误以为天意如此,随后拔剑自刎,你认为张良利用了蚂蚁的( )
A. 学习行为 B. 社会行为 C. 觅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目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采取( )
A. 观察法和实验法 B. 观察法和调查法
C. 调查法和实验法 D. 实验法和饲养驯化
蝗虫所到之处,农作物枝残叶落,使农作物完全遭到破坏。下列控制蝗虫的方法中,对环境有较大破坏的是( )
A. 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的雄虫 B. 利用蝗虫的天敌
C. 用杀虫剂消灭蝗虫 D. 利用对人类无害的微生物
牛、鹿、兔等植食性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我国四川省建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下列哪种珍稀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
A. 扬子鳄 B. 大熊猫 C. 扭角羚 D. 褐马鸡
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和蛇、偷猎鸟类时,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 告诉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B. 自己将这些人抓住,送往公安局惩处
C.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 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
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变形虫 B. 烟草花叶病毒 C. 霉菌 D. 酵母菌
我国目前发现的7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感染途径是( )
A. 输血 B. 注射毒品 C. 母婴传播 D. 性接触
贵州遵义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与其酿制过程有密切关系的微生物是( )
A. 乳酸菌 B. 醋酸菌 C. 酵母菌 D. 产甲烷菌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B.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 帮助植物传粉、授精
在下列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中,能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 )
A. 输卵管和子宫 B. 睾丸和卵巢
C. 输卵管和输精管 D. 附睾和精囊腺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般来说,人体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是( )
A. 200天 B. 260天 C. 280天 D. 300天
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 身高和体重突增 B.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C. 出现第二性征 D. 神经系统开始发育
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那么蝴蝶与“毛毛虫”分别处于发育的哪个阶段( )
A. 卵、幼虫 B. 若虫、蛹 C. 成虫、幼虫 D. 成虫、若虫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 )
A. 卵生、体外受精 B. 卵生、体内受精
C. 胎生、体外受精 D. 胎生、体内受精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 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B. 能否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并结合
C. 能够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D. 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把鸡蛋打破,将蛋黄和蛋清倒入培养皿,发现蛋黄两端分别有一条白色的带是( )
A. 系带 B. 卵黄膜 C. 卵白 D. 气室
如图表示植物生殖方式,分别表示的是( )
A. 有性生殖、嫁接、扦插 B. 扦插、嫁接、压条
C. 组织培养、扦插、嫁接 D. 有性生殖、扦插、压条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B. 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
C. 麻雀变凤凰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的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关于人的体细胞中基因、DNA数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3个基因、23个DNA B. 23个基因、46个DNA
C. 许多个基因、23个DNA D. 许多个基因、46个DNA
人的有酒窝(B)对无酒窝(b)是显性。某同学无酒窝,该同学的基因型是( )
A. BB B. Bb C. bb D. 以上均有可能
最初吸食鸦片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疼,吸食多次就会上瘾。鸦片源于罂粟植物的( )
A. 蒴果 B. 叶 C. 根 D. 种子
女性生殖细胞里含有的性染色体为( )
A. X B. XX C. Y D. XY
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 猫的白毛和黑毛 B. 玉米的白粒和黄粒
C. 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D. 不同人种的肤色
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①色盲
②血友病
③坏血病
④白化病
⑤夜盲症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③⑤ D. ④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人的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 对染色体。在成对的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______ ,父母通过 ______ 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2)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是生物的 ______ 现象。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______ 。
如图是与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②] ______ 、[③] ______ 。
(2)图乙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______ 。
(3)图丙长骨的表面覆盖着[2] ______ ,2内有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 ______ 物质。
如图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______ ,消费者是 ______ ,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______ 。
(2)数一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兔和鹰之间是 ______ 关系。
(3)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就是隔离,尽量减少外出、聚会等;若要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此外还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等。
(1)根据2019新型冠状所感染的生物不同,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______ 病毒。
(2)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没有 ______ 。
(3)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营养方式属于 ______ 。(异养或自养)
(4)当前,你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如乌贼生活在水中,故运动方式为游泳;蜈蚣生活在陆地上,属于节肢动物,运动方式为爬行。
故选:B。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具体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动物的运动可以改变动物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可见D正确。
故选:D。
运动的意义:动物的运动,既能使其找到食物,又有利于躲避敌害,其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动物运动的意义.
3.【答案】A
【解析】解: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故选:A。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据此解答。
熟练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关节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A。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5.【答案】C
【解析】解:小狗做数学题、鹦鹉学舌、小熊走钢丝,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而蜘蛛结网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6.【答案】C
【解析】解: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B、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C、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D、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题干中张良利用了蚂蚁的觅食行为,蚂蚁属于昆虫,它喜食糖类。
故选:C。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这部分是考试的重点,注意对各种行为的理解和掌握.
7.【答案】A
【解析】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故选:A。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掌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8.【答案】C
【解析】解:A、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的雄虫,对环境破坏较小,可以使用。不合题意;
BD、利用蝗虫的天敌、利用对人类无害的微生物都属于生物防治,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防治面广。不合题意;
C、用杀虫剂消灭蝗虫,不但成本高,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有较大破坏,我们不提倡这种方法。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防治面广,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熟记掌握生物防治的概念以及方法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牛、鹿、兔等植食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故选:B。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10.【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
故选: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熟知我国主要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对象.
11.【答案】A
【解析】解: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盗伐林木,这些行为都能够破坏生态环境,所以我们都应该制止这些行为。但我们是青少年,力量还有限,为了自身安全,所以遇上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要跟他们辩论,最好是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知识点。
注意:由于我们是未成年人,因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自身安全。
12.【答案】B
【解析】解:A、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有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烟草花叶病毒的形体及其微小,它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符合题意;
C、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对于病毒的判断,可结合者具体的实例进行。
13.【答案】D
【解析】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我国目前发现的7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感染途径是性传播。
故选:D。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
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4.【答案】C
【解析】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酿酒时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据此作答。
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做这题主要掌握酵母菌在做馒头和制酒中的应用。
15.【答案】B
【解析】解:A、有些细菌、真菌能使动植物和人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等。正确;
BC、腐生细菌和真菌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所以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错误;C正确;
D、有些细菌、真菌能帮助植物传粉、授精,正确。
故选:B。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掌握细菌、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就能解答本题。
16.【答案】B
【解析】解: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所以在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中,能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卵巢和睾丸。
故选:B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解答。
本题是一个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7.【答案】C
【解析】解: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因此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约需280天左右,而不是十个月。
故选:C。
怀孕是受精卵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对于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受精卵的发育是中考的热点.学生容易受俗语的影响误认为是十个月.
18.【答案】D
【解析】解: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正确。
BC、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正确。
D、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掌握青春期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
因此蝴蝶与毛毛虫分别处于成虫、幼虫的发育阶段,C符合题意;
故选:C。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0.【答案】A
【解析】解: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常一团团地附着在水草上,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
故选:A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注意抱对不是交配,是为了提高卵的受精率.
关键是掌握青蛙的生殖方式.
21.【答案】B
【解析】解: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能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可通过列表比较其异同来掌握.
22.【答案】A
【解析】解:蛋黄即鸡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鸡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两端各有一条白色的带叫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故选:A。
如图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卵壳。
蛋黄即鸡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鸡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
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3.【答案】B
【解析】解:观图可知:A是扦插、B是嫁接、C是压条、三者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可见B正确。
故选:B。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采用植物的扦插、嫁接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果树、花卉等经济植物。
正确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ABC、“一树结果,酸甜各异”、“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麻雀变风凰”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ABC不符合题意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上的遗传和变异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在性状方面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25.【答案】D
【解析】解: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所以人的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染色体,即人体细胞有46个DNA和多个基因。
故选:D。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
26.【答案】C
【解析】解:有酒窝(B)和无酒窝(b)是一对相对性状,则某同学无酒窝的基因型是bb,有酒窝的基因型是BB或Bb。
故选:C。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7.【答案】A
【解析】解: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A正确。
故选:A。
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
关键熟记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坚决拒绝吸食毒品。解答时可以从吸毒的危害等方面来切入。
28.【答案】A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生殖细胞里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9.【答案】C
【解析】解:ABD、猫的白毛和黑毛,玉米的白粒和黄粒,不同人种的肤色,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用眼不当导致近视,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选:C。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30.【答案】A
【解析】解:①色盲、②血友病、④白化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
③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属于营养缺乏症,不属于遗传病。
⑤夜盲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属于营养缺乏症,不属于遗传病。
故选:A。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色盲、白血病、先天性聋哑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
血友病、色盲、白血病、先天性聋哑是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记住这些就能解决种类题目。
31.【答案】23 母方 生殖细胞 变异 75%
【解析】解:(1)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由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因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白化病患儿,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表明该夫妇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如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若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表现正常的可能性为75%。
故答案为:(1)23;母方;生殖细胞;
(2)变异;75%。
(1)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32.【答案】关节囊 关节腔 A 骨膜 营养
【解析】解:(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图中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
(2)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可见A正确。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2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故答案为:(1)关节囊;关节腔
(2)A
(3)骨膜;营养
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1血管、2骨膜、3骨髓、4骨髓腔。
掌握运动的产生及骨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草 各种动物 太阳能 4 捕食 草→鼠→蛇→鹰
【解析】解:(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各种动物,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2)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吃和被吃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图中4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鼠→狐狸,鹰吃兔,兔和鹰之间是捕食关系;
(3)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故答案为:
(1)草;各种动物;太阳能;
(2)4;捕食;
(3)草→鼠→蛇→鹰.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答案】动物 细胞结构 异养 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房间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与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
【解析】解:(1)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而酵母菌是真菌,有细胞结构。
(3)病毒和细菌一样,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所以营养方式为异养。
(4)预防传染病的合理建议: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房间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与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
故答案为:(1)动物;
(2)细胞结构;
(3)异养;
(4)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房间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与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符合题意即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