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显微镜对光的程序(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
④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①④
植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 )
A.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D.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将浸泡的玉米种子从中央切开,用稀释的蓝墨水染色,胚细胞着色浅;若将浸泡的玉米种子煮熟后从中央切开,用稀释的蓝墨水染色,胚细胞着色深.这个现象说明细胞膜( )
A. 是细胞的边界 B.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C.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是运输物质的结构
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
A. 洋葱表皮细胞 B. 黄瓜表皮果肉细胞
C. 黑藻叶片细胞 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易溃疡(俗称“烂嘴”)原因是人体内缺乏(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
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②食品的保质期③无机盐含量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 ⑥食物含能量高低⑦食物的营养价值⑧食物是否变质发霉.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④⑧ D. ③⑤⑥⑦
下列叙述中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长约5-6米 B. 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D. 小肠与大肠相连
一粒尘埃悄悄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一条细长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潜入蟋蟀湿润的身体。数日后这只蟋蟀成为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这些蟋蟀“杀手”最可能的繁殖方式是( )
A. 有性生殖 B. 分裂生殖 C. 出芽生殖 D. 孢子生殖
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
A. 灵芝、木耳、酵母菌、青霉
B. 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 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 肺炎双球菌、青霉、根瘤菌、牛肝菌
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 酵母菌 B. 青霉菌 C. 曲霉菌 D. 乳酸菌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C.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某一相对性状,甲桃树的基因组成为AA,乙桃树的基因组成为aa,如果甲桃树的花粉落到乙桃树的柱头上,结出桃子,那么该桃子胚的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 D. Aaa
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 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C. 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 F可以表示结构层次具有系统
李刚和父亲都是左撇子,头发为自来卷,李刚的这些性状是怎样从父亲身上获得的( )
A. 父亲的言传身教 B. 李刚的学习和模仿
C. 遗传了父亲的一部分基因 D. 李刚与父亲具有相同的饮食习惯
从一位健康成年男性体内获得了一个精子和三种成熟的血细胞各一个,这四个细胞中含有的Y染色体数目最少可能是( )
A. 4条 B. 2条 C. 1条 D. 0条
玉米种子的糯性与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糯玉米(aa)一行,非糯玉米(AA)一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
B. 非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糯玉米粒
C. 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
D. 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 起源于水生的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地的无脊椎动物
自然选择学说正确的解释了生物界中的哪种现象( )
A. 过度繁殖 B. 遗传和变异
C. 个体差异 D. 多样性和适应性
平时喜欢在街边小摊吃东西的人容易染上的疾病是( )
A. 狂犬病和结核病 B. 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甲亢
C. 细菌性痢疾和甲肝 D. 水痘和腮腺炎
当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时,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迅速且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
A.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B. 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
C. 充实医疗设备 D. 隔离病人
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对于遗传疾病,免疫功能有很强的修复能力
B. 免疫对传染病有防御作用
C. 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人体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D. 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癌细胞
关注健康,首先从家庭做起。下列各组药物中属于家庭必备的常用外用药是( )
A. 酒精、红药水、碘酒 B. 云南白药、阿司匹林、板蓝根
C. 创可贴、风湿止痛膏、乘晕宁 D. 风油精、红药水、黄连素
你的生存能力有多强?请根据你已有知识与技能,分析下列应急措施错误的是( )
A. 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场所
B. 发生骨折后,立即现场复位,然后赶至医院就诊
C. 地震时用手护住头部,有秩序地快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D. 腿部小块皮肤擦伤,血液渗出,先清洗伤口再贴上创可贴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指标的是( )
A.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 当受到挫折时,会向朋友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
C. 同男生和女生的关系都很好
D. 在做事或读书时,注意力很集中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如图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为鸡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图中6是 ______,它一般位于鸡卵的 ______端。
(3)整个卵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过程为 ______,f细胞为子女的体细胞包含了 ______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可遗传的性状。
(2)c、d中含有 ______条染色体。
(3)父亲将Y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的概率为 ______。
(4)父亲有酒窝,母亲有酒窝,女儿没有酒窝,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无酒窝的女儿的概率是 ______。
(5)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______。
(6)并指、多指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用字母B表示并指、多指基因,则正常人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猩红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传播。猩红热由链球菌引起,发病以3到8岁的儿童居多,患者出现发热、皮疹、咽峡炎等症状,目前尚无预防猩红热的疫苗。
资料2: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同学们采取了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例如:①勤洗手;②避免人群聚集;③佩戴口罩;④锻炼身体;⑤合理营养。
(1)链球菌是引起猩红热的 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猩红热患者体内白细胞能吞噬链球菌,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______免疫。
(3)疫情虽无情,人间有大爱。许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后,积极参加献血,因为他们的血浆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 ______,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为早日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科学家们努力研发出相应的疫苗,研发思路之一是用 ______的新冠病毒来制成生物制品。
(4)借鉴预防新冠肺炎经验,资料2中可用于切断猩红热传播途径的有 ______(写序号)。
(5)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属于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胃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灌胃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表: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胃未霉变甘蔗汁0.2ml 0
B 10 灌胃50%霉变甘蔗汁______ 3
C 10 灌胃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 10 灌胃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 ______。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 ______。
(3)为确保实验的成功,B组的横线空白处应填 ______。分析实验结果,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 ______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______。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对光的操作步骤包括: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载物台下的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光孔;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视野。当光线强时,让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的时候,用凹面镜对着光源。所以,题中正确操作步骤:②①③④。
故选:B。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收镜,对光是观察的前提,据此分析作答。
掌握显微镜使用的操作方法。
2.【答案】B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如图: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再往里面是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在里面是细胞质,可以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质内有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和线粒体。
故选:B。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3.【答案】C
【解析】解: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可以用此方法鉴定储存种子的死活:将浸泡的玉米种子从中央切开,用稀释的蓝墨水染色,胚细胞着色浅;若将浸泡的玉米种子煮熟后从中央切开,用稀释的蓝墨水染色,胚细胞着色深.这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死的种子的细胞膜失去了其控制作用.
故选:C
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胞膜的作用,并结合题干的材料分析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ABC、洋葱表皮细胞、黄瓜表皮果肉细胞、黑藻叶片细胞,都是植物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
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表明这种细胞是植物细胞,不是动物细胞.所以这种细胞肯定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故选:D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胞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二者的异同点.
5.【答案】D
【解析】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维生素的作用却很大,如果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如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炎、脚气病、口角炎等症状。缺乏维生素C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粗粮或粮食的麸皮中维生素B1的含量非常丰富,因此要多吃粗粮,如果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就会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神经炎、脚气病、口角炎等。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我们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低,但其作用却很大,如果缺乏易患相应的缺乏症,据此作答。
键点:维生素B1的缺乏症是神经炎、脚气病、口角炎等,粗粮或粮食的麸皮中维生素B1的含量非常丰富。
6.【答案】D
【解析】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口腔是消化道的器官,A错误;
B、胃能暂时储存食物,并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
C、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到乳化作用,C错误;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D正确。
故选:D。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
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7.【答案】C
【解析】解: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所以“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②食品的保质期、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⑧食物是否变质发霉”是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
故选:C。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它既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8.【答案】D
【解析】解: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是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D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
生物体的任何器官都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9.【答案】D
【解析】解:一粒尘埃可能是空气中的孢子,塞满致命丝线,表明产生了菌丝,因此这些蟋蟀“杀手”最可能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故选:D
大部分的真菌靠产生大量的孢子进行繁殖,也有少数能进行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菌丝最后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孢子生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孢子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10.【答案】A
【解析】解:选项中的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霉菌、猴头菌、曲霉、灵芝、木耳、牛肝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球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
故选:A。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解答此题关键掌握真菌和细菌的特征。
11.【答案】A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题意可知,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中,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的知识,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作答。
关键点: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其它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也要注意掌握。
12.【答案】B
【解析】解: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
B、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一个椭圆形或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用来抵抗寒冷、干旱、高温等恶劣的环境,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芽孢和孢子比较轻,可以随风飘动,孢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B正确。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C错误。
D、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真菌如霉菌使食品发霉,黄曲霉有致癌作用对人有害,有的真菌如酵母菌可以酿酒,对人有益;故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D错误。
故选:B。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大都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明确细菌、真菌,有的是有益,有的是有害的。
13.【答案】C
【解析】解:一朵花开花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受精卵发育成胚。
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后代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基因有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甲桃树的基因组成为AA,甲桃树的花粉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乙桃树的基因组成为aa,乙桃树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因此,由精子基因组成是A和卵细胞基因组成是a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Aa.故如果甲桃树的花粉落到乙桃树的柱头上,结出桃子,那么该桃子胚的基因组成是Aa。
故选: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4.【答案】AD
【解析】解:A、青蛙是变态发育,而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A的说法错误;
B、青蛙、蝗虫和家兔都属于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生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消费者,B的说法正确;
C、青蛙和家兔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的说法正确;
D、家兔和蝗虫都是生活在陆地上,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都是真正的陆生动物,D的说法正确;
故选:AD。
本题综合考察动物的特征。P是青蛙和蝗虫的共同特征,Q是青蛙、蝗虫和家兔的共同特征,E是青蛙和家兔的共同特征,F是家兔和蝗虫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
仔细分析三种动物的特点,结合分析选项和题意,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5.【答案】C
【解析】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李刚和父亲都是左撇子,头发为自来卷,李刚的这些性状是通过精子遗传了父亲的一部分基因.
故选:C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16.【答案】C
【解析】解: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从体细胞到生殖细胞精子染色体要两两分离,即性染色体就为X或Y,所以精子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中没有细胞核,所以不会有Y染色体;白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属于该男性的体细胞,一定有Y染色体,所以一个精子和三种成熟的血细胞含有的Y染色体数目最少可能是0条;而这四个细胞“一共”含有的Y染色体数目最少可能是1条。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在不同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的细胞结构不同,染色体的数目也就不同。
不同的细胞结构不同,染色体的数目也就不同多以判断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17.【答案】A
【解析】解:当控制玉米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时,玉米种子的性状是非糯玉米;当控制玉米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时,由于隐性基因a控制的绿色性状在显性基因A的作用下得不到表现,因而玉米种子的性状仍然是非糯玉米,即非糯玉米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糯玉米种子的基因是aa。现将糯玉米(aa)一行,非糯玉米(AA)一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子代表现非糯玉米性状。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基因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AA,也可能是Aa.所以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非糯玉米植株上不可能有糯玉米粒,故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8.【答案】B
【解析】解:所有生物的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可以说明生物是由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的。
故选:B。
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关键:知道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规律。
19.【答案】D
【解析】解:生物进化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其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进化论是从宏观表型上,即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同说明生物进化及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成功地说明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但是这些学说在阐述生物进化时,在许多方面只是进行了定性的、描述性的阐述,未能进行定量的、精确的描述,生物进化停留在个体水平上;无法对遗传变异的本质加以解释。
故选:D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主要科学成就: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0.【答案】C
【解析】解:人类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和甲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狂犬病、水痘属于体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细菌性痢疾和甲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平常喜欢在路边小吃摊吃东西的人,不太卫生,所以容易染上细菌性痢疾和甲肝。
故选:C。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类型及特点。
21.【答案】D
【解析】解:传染病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以上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当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时,早隔离病人,最能迅速且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故选:D
此题考查传染病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只要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的工作,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22.【答案】A
【解析】解: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因此 BCD都是免疫的功能,对于遗传病,免疫没有修复功能,故A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根据免疫的功能进行分析回答.
23.【答案】A
【解析】解:内服药是指必须口服,经消化道才能吸收的药物,如板蓝根、黄连素、速效感冒片、阿司匹林、牛黄解毒片等;外用药是指在体表黏贴的膏药,或涂抹的药物,外用药有:眼药水、创可贴、烫伤膏、红花油、酒精、碘酒、红药水、风油精等。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从内服药、外用药方面来分析,内服药是指必须口服,经消化道才能吸收的药物,外用药是指在体表黏贴的膏药,或涂抹的药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家庭小药箱常用药物分类和使用方法。
24.【答案】B
【解析】解:A、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故不符合题意。
B、发生骨折后,不能现场复位,以免处理不当,造成骨骼错位,应用担架等送至医院就诊,故符合题意。
C、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及时安全撤离,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护住头部,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故不符合题意。
D、腿部小块皮肤擦伤,血液渗出,属于毛细血管出血,可自行止血,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局部清洁即可,再贴上创可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思考解答。
关键是基础扎实和注意灵活答题。
25.【答案】D
【解析】解:AB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当受到挫折时会向朋友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同男生和女生的关系都很好,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合题意。
D、做事或读书时注意力很集中,体现的是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属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指标。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6.【答案】3 卵黄 5 卵白 气室 钝 3 卵黄 4 胚盘 7 卵黄膜
【解析】解:(1)③3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5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2)图中6是气室,其作用是给胚胎发育提供氧气。鸡卵的气室一般位于鸡卵的钝端。
(3)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卵中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
(4)8系带起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利于孵化。
故答案为:(1)3;卵黄;5;卵白
(2)气室;钝;
(3)3;卵黄;4;胚盘;7;卵黄膜。
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起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利于孵化(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图中的1卵壳,②2壳膜,3卵黄,4胚盘,5卵白,6气室,7卵黄膜,8系带。
鸟类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能够牢固记忆。
27.【答案】个体发育 46 23 0 12.5% 20条+X bb
【解析】解:(1)图中丙表示个体发育的过程。f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6 条,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f细胞包含46个DNA分子。
(2)“甲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叫做精子,生殖细胞d叫卵细胞。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d的染色体均为23条,比a、b减少一半。
(3)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儿的染色体中XX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父亲一定为女儿提供X染色体,男子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一个男子把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0。
(4)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决定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有一对夫妇都有酒窝,他们生了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因此无酒窝男孩的基因组成是bb.这对夫妇遗传给孩子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这对夫妇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
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能生育出无酒窝孩子的概率是25%。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从性别遗传图解图2可知,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各是50%.所以这对夫妇能生育出女儿的概率是50%。
因此,这对夫妇能生育出无酒窝女儿的概率是25%×50%═12.5%。
(5)“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0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0条+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20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条+X。
(6)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多指是显性性状。“若控制手指性状的显性基因用B表示,控制手指性状的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正常指的基因组成是bb。
故答案为:(1)个体发育;46;
(2)23;
(3)0;
(4)12.5%;
(5)20条+X;
(6)bb。
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8.【答案】病原体 非特异性 抗体 没活或减毒 ①②③ 抗原
【解析】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链球菌是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
(2)猩红热惠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白细胞能吞噬各种病菌,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新冠肺炎病人经医生救治痊愈后,他们的血浆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疫苗是用毒性减弱或者已经死亡的病原体制成生物制品,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4)猩红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过飞沫传播。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①勤洗手;②避免人群聚集;③佩戴口罩,目的是阻止病原体感染健康人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
故答案为:
(1)病原体;
(2)非特异性;
(3)抗体;没活或减毒;
(4)①②③;
(5)抗原。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9.【答案】作为对照 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0.2mL 细菌和真菌 C
【解析】解:(1)(3)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灌胃未霉变甘蔗汁0.2mL,B组灌胃50%霉变甘蔗汁0.2mL,C组灌胃75%霉变甘蔗汁0.2mL;D组灌胃100%霉变甘蔗汁0.2mL,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
(2)实验中,每组用了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③迅速到医院救治,④拨打“120”求救等,如果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只会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间,故C正确。
故答案为:(1)作为对照;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3)0.2mL;
(4)细菌和真菌;
(5)C。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注意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