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19:0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列有关嫁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无性生殖
B. 嫁接时要使用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 后代只保持砧木的优良性状
D. 能够加快繁殖速度
蝉的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下列关于蝉生殖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有性生殖 B. 体内受精 C. 卵生 D. 完全变态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幼体用鳃呼吸 B. 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C. 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 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下列能说明鸟类的生殖发育比两栖类高等的是(  )
①胎生
②体内受精
③孵化、育雏
④卵外有卵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  )
A. 基因决定性状 B. 性状决定基因
C. 基因与性状无关 D. 性状决定蛋白质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片段组成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数目相同
D. 染色体、DNA和基因在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与浅色之分,深色(T)为显性性状,浅色(t)为隐性性状。现有四组桦尺蛾进行繁殖,环境改变使深色桦尺蛾更易被天敌捕食,表格中哪组亲代所繁殖的子代被捕食的数量最多(  )
组别 亲代的基因组成
甲 TT×Tt
乙 Tt×tt
丙 Tt×Tt
丁 tt×tt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一对黑猫交配后,产下3只白猫和2只黑猫,根据你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推断是(有关基因用A,a表示)(  )
A. 白色是隐性性状 B. 亲代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
C. 亲代母猫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D. 后代白猫的基因组成是aa
如图是人的性别决定遗传图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后代B的性别为男孩
B. 后代A产生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
C. 后代B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Y
D. 后代的性别由母亲决定
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泰安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
A. 哈密瓜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 哈密瓜的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
C. 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D.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不遗传
如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雀为了取食较硬的种子产生了喙长的变异
B. 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C. 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D.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缘长会迅速变短
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依次在更为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由此推测,出现最晚的动物类群是(  )
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去过高风险地区,应主动隔离
B. 人群聚集场所需定时通风、消毒
C. 适宜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D. 为保证呼吸畅通,将口罩拉到鼻孔下方
如图漫画表示了人体的某种免疫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属于抗原
B. 该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 该免疫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D. 该免疫细胞不可能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吃了虾、蟹,皮肤会奇痒难熬,对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 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的功能太强
B. 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太弱
C. 人体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的功能太强
D.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的功能太弱
换季时,气温的骤升或骤降易导致感冒。如图是常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成分: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5-1袋,一日3-4次。
有效期至:2021年2月
A. 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无需医生处方
B. 中药无副作用,可每天喝板蓝根以预防感冒
C. 为提前康复,可增加每次用药量或服用次数
D. 只要未拆封,此药在2021年3月可正常服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王叔被毒蛇咬伤小腿,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下方,清洗伤口,然后找医生救治
B. 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 小英实验时不小心将硫酸溅到身上,为防止老师发现,等到下课后才去清洗
D. 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必须马上进行初步急救处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打开门窗,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B. 打开电灯后查明情况再拨打急救电话
C. 关闭煤气阀门后点火看看是否还有泄露
D. 让中毒者仰卧、注意保暖,系好衣扣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三明市沙县总医院时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下列生活方式能为健康加分的是(  )
A. 被动吸烟的危害不比主动吸烟轻,应提倡戒烟
B. 果汁饮料含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代替饮水
C. 酒精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可多喝酒促进健康
D. 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赵因与患者密切接触而被隔离观察。隔离期间小赵心情郁闷、紧张。下列调节其心情的方法,最不合适的是(  )
A. 听听音乐 B. 看看报纸
C. 积极外出散步 D. 和好友视频聊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 ______ ] ______ ,其表面中央的盘状小白点是 ______ ,是发育成雏鸡的部位。
(2)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3)①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 ______ ,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4)以下情况的鸡蛋最可能孵化出小鸡的是 ______ 。
a.煮熟的鸡蛋
b.蛋鸡养殖场的鸡蛋
c.受过精的鸡蛋
d.腌制的鸡蛋
2021年5月9日,三亚水稻国家示范点传来喜讯,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1004.83公斤。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是高品质的软米,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水稻的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为研究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2400 0
2 有芒×无芒 1200 1200
3 无芒×无芒 600 1800
(1)袁隆平团队培育超级水稻多利用水稻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后代具有 ______ 的遗传特性。
(2)水稻稻壳顶端有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3)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基因用T、t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4)第3组两个无芒的亲本产生有芒的后代,这在遗传学上叫做 ______ 。在第3组后代的1800株无芒植株中,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植株在理论上数量应有 ______ 株。
(5)2021年5月22日,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离开了我们。“禾下乘凉梦”是袁爷爷的中国梦,梦想到禾下乘凉,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你认为要实现“禾下乘凉梦”可能会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______ 。
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资料二: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2021年6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6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4529.9万剂次。我国已批准的两款灭活疫苗,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用于3-17岁人群的疫苗接种。
(1)根据上述资料,从传染病的病因分析,结核杆菌与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引起该疾病的 ______ 。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上看,飞沫、气溶胶、接触等是新冠肺炎的 ______ 。
(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卡介苗和新冠疫苗都属于 ______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 ______ ,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体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 免疫(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3)接种疫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______ 。
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生病或发生意外,如溺水、触电、创伤等,因此懂得一些安全用药与急救的知识很有必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 ______ (任写两条)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2)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 ______ 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对刚停止心跳和呼吸的人,应该马上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 ______ 进行抢救。
(3)图一的操作是为了 ______ ,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4)图四中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正确部位是图三的 ______ 处(选填序号)。
(5)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侧面出血,医生现场对其进行如图五方法止血,据此判断该病人的出血类型是 ______ (选填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或毛细血管出血)。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低头族的数量越来越多,青少年、白领人群尤为多发。低头族带来的不好影响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导致了人们交流的缺失,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现实交流因为低头族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减少。某中学社团在校园随机发放问卷两千份进行调查,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及健康危害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使用电子产品情况 健康危害情况人数
使用时间 人数 颈肩痛 手腕部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交障碍
2-4小时 963 178 48 288 136
5-6小时 579 115 102 252 127
6小时以上 458 174 92 224 133
合计 2000 467 242 764 396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要从身体上、 ______ 上和 ______ 三个方面来评价人体健康。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 ______ 方面的健康状态。
(2)从表格数据分析,使用时间为 ______ 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3)如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请你将图补充完整。
(4)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 ______ (语言简练,一句话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有分析知道:嫁接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B正确。
C、嫁接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C错误。
D、嫁接能够加快繁殖速度,D正确。
故选:C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只要掌握了嫁接的概念及优点,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2.【答案】D
【解析】解: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蝉属于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可见D错误。
故选:D。
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叫做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叫做不完全变态。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蝉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3.【答案】D
【解析】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正确;
BD、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由于青蛙的受精和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因此生殖的过程离不开水。B正确;D错误;
C、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故选:D。
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由于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利用潮湿皮肤来进行辅助呼吸,因此成体的两栖动物需要呆在潮湿的地带。它们的食物也从水生植物而转为昆虫或小动物。这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为代表。
考查了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4.【答案】B
【解析】解:①胎生,鸟类和两栖类都不具有胎生的特点,错误;
②③鸟类为体内受精,卵生且卵外有卵壳保护,提高了精子和卵细胞的成活率,另外,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正确;
④鸟卵外有卵壳,可起到保护,正确。
故选:B。
鸟类的生殖行为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以及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考查的重点的内容是重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5.【答案】A
【解析】解:小鼠生长速度慢,是由小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大鼠生长速度快,是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小鼠生下转基因超级鼠属于变异现象,不是因为小鼠自身的基因发生变化,而是在小鼠细胞核未融合的受精卵内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结果,这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选:A
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该研究过程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的细胞核中,而不是生长激素导入到代孕母鼠受精卵内。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雌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该受精卵在小鼠的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6.【答案】B
【解析】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因此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不相等,C错误;
D、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数,基因也是单数不成对,D错误。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7.【答案】A
【解析】解:已知某种昆虫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深色对浅色为显性,以T表示显性等位基因,以t表示隐性等位基因。则控制深色昆虫的基因是TT或Tt,控制浅色基因是tt,根据表中的甲、乙、丙及丁四组不同基因型的亲代繁殖可知:甲组亲代基因型Tt×TT,后代基因型均为TT或Tt,后代全表现为深色;乙组亲代基因型Tt×tt,后代基因型均为Tt,tt,表现为深色和浅色性状各占50%;丙组亲代基因型Tt×Tt,后代基因型均为TT:Tt:tt=1:2:1,后代深色:浅色=3:1。丁组亲代基因型tt×tt,后代基因型均为tt,表现为浅色性状;因此,当此栖地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甲组后代全是深色,甲组被捕食的数量最多,A符合题意。
故选: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8.【答案】C
【解析】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一对黑猫交配后,产下3只白猫和2只黑猫,则猫的黑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黑猫生下了3只白猫,后代白猫的基因组成是aa,则这对黑猫的基因组成均是Aa(杂合),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9.【答案】B
【解析】解:A、该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因此后代A和后代B的性别分别是男性和女性,A错误;
B、后代A为男性,其性染色体是XY,产生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B正确;
C、后代B为女性,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X,C错误;
D、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D错误。
故选:B。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10.【答案】D
【解析】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又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题干中“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泰安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D。
此题考查的变异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变异原因和类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类型和原因。
11.【答案】C
【解析】解:A、喙长的变化只能说明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A错误;
B、在自然选择中喙短的被淘汰,B错误;
C、地雀平均喙长增加是种子硬度的定向选择的结果,C正确;
D、在1978年时种子虽然硬度很低,但因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故此时低硬度的种子对喙长的地雀无选择淘汰作用,喙长的地雀与喙短的地雀生存机会均等,因此相关基因频率不会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联系: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识图能力,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其它三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也就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是鱼类。最高等的是哺乳类。
故选:D。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13.【答案】D
【解析】解:A、去过高风险地区,应主动隔离,正确;
B、人群聚集场所需定时通风、消毒,正确;
C、适宜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正确;
D、乘坐公交、地铁,必须正确佩戴口罩,不能将口罩拉到鼻孔下方,错误;
故选:D。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正确;
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该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C错误;
D、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导致病毒失活,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掉,而不是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D正确。
故选:C。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特点以及免疫的类型。
15.【答案】C
【解析】解: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特别提醒: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吃了虾、蟹,皮肤会奇痒难熬属于人体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的功能太强。
故选:C。
(1)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免疫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免疫的功能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16.【答案】A
【解析】解:A、板蓝根颗粒说明书上有OTC标志,说明其是非处方药,而购买非处方药时是无需医生处方的,A正确。
BC、“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故必须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BC错误。
D、根据说明书,有效期至2021年2月,意为该药品可使用到2021年2月28日,D错误。
故选:A。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标志位Rx,必须由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
熟知安全用药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B
【解析】解:A、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立即用肥皂水清理伤口,并注射抗蛇毒血清,错误。
B、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正确;
C、硫酸具有腐蚀性,被硫酸伤到之后要立即用大量的水稀释,不能等到下课后才去清洗,错误;
D、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时,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而煤气中毒不需要,错误。
故选:B。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自救或救助他人.
18.【答案】A
【解析】解: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物质,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引起人体组织缺氧。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如救治不及时会死亡。如果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并拨打急救电话;如发现呼吸骤停,应做人工呼吸。煤气中毒者须在医院通过高压氧舱治疗才可痊愈,A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煤气中毒及其预防.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煤气中毒是指大量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缺氧.
19.【答案】A
【解析】解:A、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应全民戒烟,A正确;
B、果汁饮料含有维C等营养成分,但不能多喝代替饮水,B错误;
C、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C错误;
D、尽管蛋白质本身也参与供能,但是多余的蛋白质作为“燃料”给燃烧掉了,并且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身体更加疲劳,因此并不是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D错误。
故选:A。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0.【答案】C
【解析】解: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小赵因与患者密切接触而被隔离观察。隔离期间小赵心情郁闷、紧张。最不合适的是积极外出散步。
故选:C。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21.【答案】③ 卵黄 胚盘 卵壳 卵壳膜 气孔 c
【解析】解:(1)图中的③卵黄(相当于细胞质)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④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发育成雏鸡的部位。
(2)①卵壳位于鸟卵的最外层,起保护作用,②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上面有许多的小孔,通气,利于呼吸。卵黄和卵白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3)图中1是卵壳,在最外层,卵壳上约有7000多个小孔,可通气,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4)a煮熟的鸡蛋内是死细胞、b蛋鸡养殖场的鸡蛋没有完成受精、d腌制的鸡蛋内是死细胞,因此,都不能孵化出小鸡;
根据对卵生的认识,只有c受过精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化出小鸡。故选c。
故答案为:(1)③卵黄;胚盘;
(2)卵壳;卵壳膜;
(3)气孔;
(4)c。
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壳、②卵壳膜、③卵黄、④胚盘、⑤卵白、⑥气室、⑦卵黄膜、⑧系带。
明确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双亲 相对性状 Tt 变异 1200 转基因技术
【解析】解:(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水稻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这种繁殖方式的特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3)根据表格中第3组,亲代都是无芒,而后代出现了有芒,表明新出现的有芒是隐性性状,无芒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以推测无芒是显性性状,有芒是隐性性状。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第2组子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第2组亲代无芒的基因组成是Tt。
(4)第3组两个无芒的亲本产生有芒的后代,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变异。在第3组后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双亲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后代出现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1800×═1200(株)。
(4)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种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要实现“禾下乘凉梦”可能会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1)双亲;
(2)相对性状;
(3)Tt;
(4)变异;1200;
(5)转基因技术(或克隆技术等)(其他的现代生物技术合理即可)。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3.【答案】病原体 传播途径 抗原 抗体 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解:(1)根据上述资料,从传染病的病因分析,结核杆菌与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引起该疾病的病原体。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上看,飞沫、气溶胶、接触等是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
(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卡介苗和新冠疫苗都属于抗原。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体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接种疫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病原体;传播途径(2)抗原;抗体;特异性(3)保护易感人群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
(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24.【答案】功能主治、成分 120 人工呼吸 保证呼吸道畅通(或开放气道) ② 动脉出血
【解析】解:(1)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功能主治、成分、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2)对刚停止心跳和呼吸的人,应该马上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需配合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如果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部逐渐转为红润,则证明抢救有效。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3)图一的操作是为了畅通呼吸道,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4)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②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5)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图五所示止血部位是伤口的近心端,因此判断是动脉出血。
故答案为:(1)功能主治、成分;
(2)120;人工呼吸;
(3)保证呼吸道畅通(或开放气道);
(4)②;
(5)动脉出血。
(1)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
(2)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是关键。
25.【答案】心理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 6小时 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
【解析】解:(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社会适应方面的态。
(2)据表格数据可见:使用2--4小时手机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78÷963=18.4%;使用5小时手机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15÷579=19.8%,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74÷458=37.9%,可见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3)如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
(4)“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各位“低头族”,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
故答案为:(1)心理;社会适应;社会适应
(2)6小时
(3)
(4)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意思正确即可)
根据健康的定义分析解答。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掌握健康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