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解读昨日战争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我们都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场面是血腥的,可以说一场场战争,就是一场场噩梦,每一场让人们引以为豪的战役都是靠森森白骨堆积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反思战争。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必修一中的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由《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永别了,武器》四篇文章组成,同样都是战争题材,但写法和写作重点却不尽相同:《永别了,武器》通过场面描写反映战争的残忍惨烈,这是我们一贯对战争的印象;而《荷花淀》恰恰一反战争的常态,用清新的笔调写出白洋淀环境的唯美,用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的心灵之美;《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又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侧重反映战争中将领的智慧谋略。由此,设计了三个专题进行学习:专题一,斗谋逐智、运筹帷幄的战争;专题二,硝烟弥漫、残酷激烈的战争;专题三,纯美诗意、浪漫清新的战争。总之,通过学习古今中外几位作家用不同文体,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解读的昨日战争,引领学生多读勤思,从战争中汲取智慧,从惨烈中洞悉正义。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情况,了解作者作品和文章背景,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和实记,学会了浅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提升了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通过诵读文本以及合作探究,掌握了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以及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帮助同学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热爱真理,坚守正义,明辨是非。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古代战争强调作战战略,《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是如何体现斗谋逐智、运筹帷幄的?
2、现代战争多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永别了,武器》中是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的?
3、《荷花淀》描写的战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而体味“白洋淀派”诗情画意的风格特点)
专题划分
专题一,斗谋逐智、运筹帷幄的战争;
专题二,硝烟弥漫、残酷激烈的战争;
专题三,纯美诗意、浪漫清新的战争。
专题一
斗谋逐智、运筹帷幄的战争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两篇文章的基础上,通过文章中的细节刻画了解人物形象,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两篇文言文,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认识烛之武、鲁肃、诸葛亮、周瑜等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
3、学习论辩艺术,培养爱国情操。
本专题问题设计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诸葛亮为什么能舌战群儒取得成效?
??如何使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烛之武、诸葛亮、周瑜等人的人物形象的?
3、掌握论辩的艺术,培养明辨是非的情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必修一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2节课时间阅读2篇古文,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课下已读文本,请同学们从两个文本中任选一篇,讲述其故事梗概。
2、依据文本,组内交流塑造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采用的细节描写,掌握塑造人物的手法。
3、依据文本,组内交流《赤壁之战》中如何塑造鲁肃、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4、解读战争,洞察人性善恶:请问同学们谈一谈你认为作战什么最重要?对战争又有了新的认识吗?
课下作业:依据文本,就烛之武和诸葛亮的论辩艺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课下阅读掌握文本内容并分析概括人物的形象。
4.能客观评价人物并对战争有自己的认识,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硝烟弥漫、残酷激烈的战争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对《永别了,武器》的阅读,学习作品把场面描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不幸以及人物心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手法,认识海明威“电报体”的语言风格及极高的艺术成就,理解小说反战主题,培养热爱和平的理念。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其创作;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3.体会课文“电报式”的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理念。?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课文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可以借助这个问题交待本文的主题、“电报式”的语言风格)
打动读者最主要的还是文中关于战争的场面描写,请问《永别了,武器》中的战争描写有何特点?(请同学们找出场面描写并赏析)
3、结合国际形势,师生互动谈谈对战争的看法,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必修一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推荐其他战争题材的文章,课外阅读推荐海明威《老人与海》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阅读课文并阅读全文《永别了,武器》,并小组合作上网或者查阅图书搜集海明威的相关资料,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老人与海》,理解作者的情怀。)
组内推荐简要介绍《永别了,武器》。
多媒体播放学生搜集到的《永别了,武器》视频片段,直观感知。
小组讨论重点研究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心里描写。
交流探讨: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最后归结到文章的反战主题,珍惜和平环境下的幸福。)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对文章的手法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3.对战争有自己的认识,尤其很多学生能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进行客观的分析。
专题三
纯美诗意、浪漫清新的战争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学习《荷花淀》,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及细节描写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并掌握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思想的写法。(此目标去掉)???
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通过人物分析理解小说的主题。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树立热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意识,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专题问题设计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请找出环境描写有哪些,并加以赏析。
作者什么要把战争阴影笼罩下的白洋淀写得那么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鲁人版必修一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孙犁的其他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用1节课的时间阅读《荷花淀》,了解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重点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及细节描写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并掌握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活动一:走近孙犁
自由交流
1.孙犁知多少?
2.概述文章故事情节?
活动二:通过赏析环境描写来体会本文的诗意美。
1、请同学们找到环境描写并朗诵。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段。3、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战争阴影下的白洋淀写得这么美?
活动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印发阅读素材)
阅读、赏析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相关情节描写和小说《百合花》,加深对本专题学习内容的理解。
单元作业:结合本单元对战争不同侧面的描写和当今时代的生活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
2.能客观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资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